探秘网店背后的故事:一本万利只是传说

来源 :知音励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到针线纽扣,大到家用电器;从几元钱的简单服饰,到数万元的奢侈品甚至数百万元的豪车,网络购物已经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然而,正当人们沉浸于一个个以网店迅速起家致富的神话时,网店的老板们却发出了“亲,网店并不是一本万利、满地黄金”的疾呼!12月4日,记者走近岛城一位网店店主的工作生活,这位刚刚结婚、山东大学本科毕业的店主向记者倾诉了在网店背后不为人知的辛酸和内幕。
  上午8时 夫妻俩在家上班
  尽管是周日,刘君和妻子小郭一如继往地在早上7时30分左右起床,并在8时准时打开电脑、登录淘宝网开始上班。随着接连不断“叮咚”响的提示音,网店正式“开门”营业。这处位于劲松三路的家是刘君在半年前租来的,三室一厅一厨两卫的房子大约150平方米,听上去面积不小,但除了厨房和一个卫生间,真正供夫妻俩生活用的只有一间小卧室。在非常宽敞的客厅里,地上整齐摆满了一个个大纸箱,纸箱里是叠放整齐的羽绒服等大衣和外套。在主卧室和一个未使用的卫生间里,货架和地上也是存放着满满当当的服装。
  电脑在上午就“叮咚”响个不停,刘君说,今天的生意之所以不错,是店里搞限时特价的活动。刘君说,自己的网店已经开了快5年了,现在马上就要双“皇冠”信誉,搞活动,就是为了给网店聚集人气。
  下午1时 到午饭时卖了两千元
  “宅”在家里工作的好处,刘君总结有三点,“别人堵车的时候我们不会怕上班迟到,每天也很随意,不用受拘束比较自在,还有最大的好处就是这是给自己干的,当然很有积极性。”生意还算不错,但并没有想象中的一片繁忙,夫妻俩穿着拖鞋和家居休闲服装,在家里左走走右走走,泡上壶茶吃点地瓜芋头,很随意,不过当买家说话的提示音一响,两人就马上回归到电脑前“亲,有什么需要的?”悠闲里仍然透着一丝紧张和忙碌。
  下午1时许,小郭外出学车去了,独自在家的刘君下厨来了一碗鸡蛋面当午饭。刘君打开淘宝中卖家专用版的页面,查看当天的成果。限时特价活动是从3日下午6时许开始的,到4日下午1时,已经有15笔交易,其中最少的是80元的一笔,最多的一笔是539元,交易额大约 2000元钱。
  下午3时30分 整理货物开始打包
  下午3时30分许,刘君开始整理当天下午将要发出的货,而在此之前,他习惯是把退回来的货解包。他拿起一包退回的快递,一边解开包装一边说,这是前几天一位客户买的两条牛仔裤,买回去之后发现尺码穿着有点小,就退回来了,对他而言,顾客需要退货这不是什么大事,“去店里买衣服你也有喜欢的和不喜欢的,网购距离远,所以人家尺码不合适,退件没啥问题。”
  收拾完退回的快递,打包就开始了,从满满一箱子快递外包装里抽出一卷,刘君拿着打印好的货单,就开始从“仓库”里一件一件找顾客拍下的衣服,找到后就先将货单和衣服放在一块,所有的找齐后,再把快递单按顾客名字分好,开始一件一件折叠装包,“我打包算是比较快的,这些货大概1个半小时就能装完。”装好之后,就等待下午6时快递员上门取件了。
  入行 辞职一年后才跟家人说
  说到怎么想到开网店的,今年32岁的刘君笑称“这是一个非常有戏剧性的过程”。2003年,刘君从山东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后,3年换了9份工作。
  “一开始都是在公司、企业工作,销售、办公室、打零工,干过不少。但可能是我这个人性格的问题,不太愿意受拘束,也可能是眼高手低,所以没有一份干得长。”到了2006年,他进入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工作,月收入5000元至6000元,但他还是在坚持了一年之后,又把单位给“炒”了。
  2006年底,刘君又在一家制药厂找了一份工作,试用期工资是1500元,当时,他的一个朋友家里开服装加工厂,有一批出口剩余的衣服,他就要了过来,一边上班一边挂到论坛上卖,想多赚点,有人要他就上门送货,一件衣服赚100元钱,但一般5天才卖一件,“虽然挣得不多,但卖出一件我都非常开心。”
  2007年初,刘君开始正式在淘宝上开起了网店,平均一天卖出一条裤子,一条裤子赚40元钱,“我一算账,一天挣40元钱,一个月下来和工资差不多,后来就索性辞职了。”随后,刘君向家里借了2万元钱,瞒着家里辞掉工作,开始专心经营网店,后来,过了一年才敢和家人坦白。
  生活 夫妻俩都得了“叮咚病”
  刘君在11月11日刚刚结婚,妻子现在也从单位辞职,两人一起经营网店。开网店虽然看起来自由,但实际上生活已经完全被“绑架”,需要对个人时间做出很大的付出。每天在电脑前处理生意,由于每天和“叮咚”响的提示音打交道,夫妻俩也都患上了业内所戏称的“叮咚病”。“这种病的症状就是,一听到“叮咚”响,就不自觉地想往电脑前跑。”刘君笑着说。
  而从早上8时至晚上10时,必须有至少一个人留在电脑前,也正是因此,两人很少能有机会一起外出活动,结婚之前刘君自己打理网店时,还能挤出点时间和女友看个电影,现在竞争压力很大,每天生意又比较多,两人很少能有外出游玩的时间。而每次停业,损失都是非常大的,停业10天,影响会有20天甚至更多,两人结婚之后,到现在接近半个月的时间,网店的生意才开始逐渐恢复正常,而此前一段时间,他的店在全国女装网店排名是1.5万名,现在下滑到第2万名,在青岛曾排名第50,现在下滑到第150名,这并不是他网店的业务量下滑,而是其他网店上升速度快,“没有任何一个传统行业像这样,能快速进入市场,也能被快速淘汰,走得慢了就是落后。”两人唯一比较多一起外出的机会,就是早起去逛早市,夫妻俩还开玩笑说权当是“蜜月”。
  误解 “网络富翁”只是传说
  “网店”真的是一本万利、空手套白狼式的致富神话吗?作为一个经营近5年网店的店主来说,这一切光环只不过是传说,即便有,也只存在于网购的初期。
  刘君说,很多人认为开网店并不难,并且很容易挣钱,但这毕竟是少数人,更多的是像他这样的“中小户”,在初期由于从业人员少、竞争压力小,开网店确实很容易赚钱,而现在,难度就非常之大了。
  刘君说,他所租的房子又当仓库,一个月的房租加上物业费等一共是3000元,第二大项支出是网店的推广费,当有买家搜索某一项商品时,想要在搜索排名里靠前,每一次点击都需要交一次推广费,额度上不封顶,他对不同的商品设置的最低是 0.2元,最高是1元,自动划账,交的钱越多,排名越靠前,每月的推广费是2500元至3600元。然后就是旺铺使用费,开店是免费的,但想“旺铺”拥有更大的权限,类似可以自主设置网店的样式,每月是1000元钱。服装的图片空间存储费是每月50元,使用网站规范的打印快递单服务每月30元。一家实体店,排除像台东这样的旺角地带,一般的店20平方米月房租3000元,水电税费等500元。
  刘君说,不算搞促销让利,正常利润为30%的话,那么一天需要卖出1000元货物,才刚刚保本。因此,现在如果要开网店并要经营好,必须初期要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来保证投入。(摘自《半岛都市报》)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发展,不孕不育逐渐成为困扰夫妻身心健康的世界性难题。据统计,我国约6%~15%的人不孕。全世界的不孕患者更是高达8000万~1.1亿。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在21世纪,不孕症将成为仅次于肿瘤和心脑血管病的第三大疾病。在我国,约有10%的育龄夫妇存在生殖障碍,并有逐年增加趋势。据权威不孕不育专家统计,除30%的患者属于原发性不孕不育外,约有高达70%的患者属于继发性不孕,而这些患者几乎都在少不更
期刊
通常在面试的最后,面试官都不忘问上一句:“你还有什么要问吗?”这话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暗藏玄机。   “没问题”的应届生  每次面试,应届生小倞都能做到有问必答,可当面试官问她“今天的面试就到这里了,不知你还有没有其他问题要问”,小倞或是发现自己事先准备的问题在面试中已经被面试官一一解答了而语塞,或是因为自感面试成功无望而直接以“没问题”收场。事后,她常常安慰自己,“没事,这说明我要求不高”。可
期刊
就在中国精英们纷纷移民海外时,他们却选择了一种另类的方式:到村庄去,“归隐”山水间。    一年前,当看到阳光穿透云层,如同聚光灯一般打在海面上时,丁磊的内心掀起从未有过的波澜:就是这里了。找地、签合同,一个星期内,丁磊完成了36年人生中最富戏剧性的一个角色转换:从上海的一位高级白领变身为洱海边的一位新居民。  吸引丁磊的,是大理洱海边一个名叫双廊的村子。就在丁磊决定迁到此地前,这个面积不到8平方
期刊
曾伟是一家服装连锁店的老板,曾经因为性格叛逆,沉迷玩游戏,成年后拒绝父亲给他安排的工作,选择下海经商,而与父亲结下深深的怨恨,互不来往。可是,当他听说父亲被查出癌症晚期,生命岌岌可危的时候,便深深懊悔自己一系列的不孝行径。  为了拯救父亲,他不惜放弃红红火火的生意,甚至和初恋女友黯然分手。可所有大医院对父亲曾德文的绝症都无能为力,曾伟仍不死心。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网上看到,北京的一名癌症患者用蜜蜂
期刊
自2007年8月教育部将“剩女”一词列入171个汉语新词之一,它便成为众多大龄单身女青年的标签,各种关于剩女的比喻也层出不穷:剩斗士、必剩客、斗战剩佛、齐天大剩……据某婚恋机构网络调查数据显示,仅北京的“剩女”就突破了50万人!  外企白领李羽菲年过30仍孑然一身,愁坏了父母。为了让女儿尽快嫁出去,母亲竟在短短两年内疯狂地为她安排了200多次相亲。但她万万没想到,她精心挑选的“金龟婿”却是个大骗子
期刊
2012年3月5日,江苏省常熟市沙家浜中学门口上演了一场“抢人大战”:该校校长应家长要求开车护送一名初三女生出校,遭到一对外地中年夫妇拦车抢人。拉扯中,那名外地妇女对吓哭的女生说:“我是你亲生母亲,你的弟弟需要你救助,你不能听你养父的教唆见死不救啊!”那哭泣的女生一脸茫然,拼命地摇头……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记者调查发现,该女生是那名妇女15年前送出的女儿,如今,这名妇女的儿子患了白血病,需要女儿
期刊
植物人婆婆被医院诊断只能活两年,身为医生的儿媳决定辞职在家照顾婆婆。为了消灭婆婆身上的尿泡,她想了很多点子:在床上挖洞,设计大小便警报系统,把马桶上的自动冲洗功能搬到床上,在床上装电子按摩器……捣鼓来捣鼓去,最后,她竟捣鼓出一千多万“飞来横财”,而她的婆婆,18年后还健健康康地活着!  请看下面这个孝心创造的财富奇迹——  她牵起丈夫的手  不在乎前方有多大险阻  1993年,21岁的蔡玉霞在河南
期刊
一个穷困的农民,因为想改变命运,经过千般折腾、万般努力,穷尽10年精力,在遭遇创业失败后,居然因为忍受不了房屋漏水,发誓要发明一种能解决房屋漏水的新产品。为了实现这个疯狂梦想,他先是以房子做抵押贷款,后来卖掉拖拉机,然后吓跑女友,进行起疯狂实验。这个连专家和大型企业都没做成的事,他一个初中都没毕业的人能做成吗?然而,谁能想到,这个近乎天方夜谭的产品偏偏被他发明出来!此产品面世后,不仅解决了人们为了
期刊
河南省内乡县赵店乡一对夫妇,因盼儿女成才,将他们送到县城重点小学读书,并寄宿在一个老师开办的托教中心。岂料,该托教中心生活条件极差。为了儿女前途,夫妇俩选择了忍耐……然而,两个多月后,年仅9岁的儿子突发肺出血,迟迟没被送入医院抢救,最终不治身亡。  谁该为孩子的死负责?事发后,记者多方采访调查,还原了事实真相——  读城里好学校  儿女不得不进托教班  今年38岁的刘红占是河南内乡县赵店乡人,他和
期刊
余海波、陈彪、刘登明和孙晓军原是退役的海军陆战队员,曾多次参加过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行动。他们不仅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而且在服役期间,因为表现突出,曾多次荣获部队嘉奖,并代表中国特种兵参加过土耳其宪兵突击队集训,获得土耳其高级将领颁发的国际突击队员证书和荣誉证书。其中,余海波更是在执行亚丁湾护航行动中,以百步穿杨的枪法,勇退134艘海盗船!然而,令人震惊的是,这4名声名远扬的英雄退役后,却偏偏拒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