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7例全血细胞减少骨髓检查与病因分析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heng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分析骨髓涂片及活检对全血细胞减少的诊断价值,同时比较不同年龄段患者疾病病因和发病状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01-2018.12本院接收的全血细胞减少共4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年龄进行分组,通过骨髓穿刺以及活检取材,观察各组发病情况差异。结果 引发全血细胞减少疾病中,青壮年组造血衰竭性疾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急性白血病占前3位,老年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白血病及巨幼细胞性贫血占前3位。非血液系统病主要包含慢性肝病、骨髓转移瘤、艾滋病病毒(HIV)感染以及钩虫病等。疾病诊断中,骨髓活检+涂片确诊例数显著多于单纯涂片确诊例数。结论 全血细胞减少多为血液系统疾病所致,但慢性肝病、肿瘤、HIV感染以及钩虫病等非血液疾病对血象的影响也不容小觑。联合骨髓穿刺及活检更能有效反映出骨髓细胞的造血状况,有助于尽早确诊和开展下一步治疗。
  关键词:骨髓检查;全血细胞减少;病因;诊断
  【中图分类号】R3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0)02-192-02
  血常规属于患者临床检查中一类必查项目,检查中发现的全血细胞减少是指血红蛋白、血小板以及白细胞减少,其可为血液系统疾病引发,也可为风湿免疫病、甲状腺疾病、各类感染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非血液系统疾病导致,治疗方法和预后存在多样性[1]。仅仅依靠血常规、临床表现较难判断出病因。骨髓穿刺属于该病诊断中一类主要检查方式,虽操作较为简单,但常常因取材不良使诊治被影响或者延误。为提升本院在全血细胞减少诊治中的水平,现对2014.01-2018.12本院接收的全血细胞减少共4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观察骨髓涂片及活检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比较不同年龄段患者疾病病因和发病状况,现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01-2018.12本院接收的全血细胞减少共4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初诊患者,开展≥2次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110g/L,白细胞<4.0×109/L或者红细胞<3.5×1012/L,血小板计数<100×109/L,与全血细胞减少的诊断标准[2]相符。其中包含男性202例,女性215例。年龄在15-80岁,均值(49.25±10.36)岁。结合年龄将417例患者分成两组,其中210例60岁以下设为青壮年组,余下207例≥60岁设为老年组。
  1.2 方法
  选择髂前上棘或者髂后上棘进行穿刺,抽取0.2mL的骨髓液涂片,同时在穿刺点周围通过骨髓活检针选取10mm×2mm的骨髓组织放于PCF固定液中送检。选择瑞士染色法进行骨髓涂片,在必要情况下开展过氧化物酶、铁染色等一系列组织化学染色。对骨髓活检标本开展固定—脱钙—梯度酒精脱水—塑料包埋等步骤,并切成2-3μm与5μm切片,将其烤干后依次进行网状纤维染色与苏木素—姬母萨—伊红染色。通过光镜对涂片及切片进行观察,与临床提供信息相结合明确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
  2 结果
  2.1 417例患者的疾病统计结果
  引发全血细胞减少疾病中,青壮年组造血衰竭性疾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急性白血病占前3位,老年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白血病及巨幼细胞性贫血占前3位。非血液系统病主要包含慢性肝病、骨髓转移瘤、艾滋病病毒(HIV)感染以及钩虫病等。详情如表1:
  2.2 417例患者的骨髓检查结果
  疾病诊断中,骨髓活检+涂片确诊例数显著多于单纯涂片确诊例数。详情如表2:
  3 讨论
  全血细胞减少属于临床一类常见病症,以往临床检查时多选择骨髓涂片,但常常无法真实反映出骨髓细胞与组织形态情况,需进一步开展骨髓活检,活检可以全面反映出骨髓增生情况、细胞组成及组织结构改变[3]。本次研究发现,疾病诊断中骨髓活检+涂片确诊例数显著较单纯涂片确诊例数多,考虑可能是二者联合可以优势互补,更加真实客观反映出骨髓的造血情况,促进血液系统疾病诊断率提升,提高全血细胞减少病因诊断水平,给临床诊疗提供重要依据。
  本次研究发现,青壮年以及老年组全血细胞减少主要原因是血液系统疾病,其中青壮年组造血衰竭性疾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急性白血病占前3位,老年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白血病及巨幼细胞性贫血占前3位。目前地级医院无法开展流式细胞检测技术,需外送第三方机构,部分老年患者、经济条件较差患者无法开展检测,诊断骨髓异常综合征(MDS)/再生障碍性贫血(AA)无法鉴别,只能笼统归为造血衰竭性疾病。青少年组造血衰竭性疾病占比较老年组更多,而巨幼细胞贫血占比较老年组更少,考虑可能是老年组中较多存在心血管、消化道以及糖尿病等多种疾病,会对其维生素B12及叶酸吸收供给造成影响,使得细胞核发育出现障碍或者无效造血,最终引发巨幼细胞贫血[4]。同时老年组年龄较高,骨髓的造血功能下降,存在程度不一增生,使得患者出现外周血三系减少,开展骨髓增生度检查虽降低,然而网织红细胞多正常,再生障碍贫血诊断标准不够[5]。此外,地中海贫血属于一种遗传性血液病,存在较强的地区性,同样也是引发全血细胞减少的一类疾病。
  慢性肝病、骨髓转移瘤、HIV感染以及钩虫病等非血液系统病也能引发全血细胞减少,本次研究发现,老年组慢性肝病、恶性肿瘤占比较青壮年组有一定增加,考虑可能是恶性肿瘤在老年人群中较为多见,同时60-70岁是高发年龄段。老年人常存在慢性疾病,需要长期使用对肝脏功能产生影响的药物,使其肝功能不断降低,影响药物代谢,药物蓄积在体内导致中毒,慢性药物中毒和肝功能降低均能阻止血细胞产生。本地区是HIV感染高危地区,本次研究结果显示,HIV感染继发全血细胞减少也占一定比例,HIV感染可直接或间接对人体的血液系统产生影响。此外,研究发现,老年组、青壮年组中各有2例全血细胞减少为钩虫病引起,钩虫病呈现全球分布,但在经济卫生条件交叉地区较为明显,患者常存在程度不一贫血,会对其血液循环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总之,全血细胞减少多为血液系统疾病所致,但慢性肝病、肿瘤、HIV感染以及钩虫病等非血液病对血象的影响也不容小觑。联合骨髓穿刺及活检更能有效反映出骨髓细胞的造血状况,有助于尽早确诊和开展下一步治疗。
  参考文献
  [1]廖长风,陈懿建.196例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的骨髓象与临床病因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7(23):3398-3399,3402.
  [2]王霄霞.俞康.血液系统疾病的鉴别诊断[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71-390.
  [3]祁森,杨昆鹏,付玥玥,等.345例全血细胞减少骨髓检查与病因分析[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6,50(1):71-74.
  [4]陈明枝.骨髓涂片联合骨髓活检在全血细胞减少症中的诊断意义[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5,38(6):400-403.
  [5]王明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在全血细胞减少症中的临床应用[J].实用檢验医师杂志,2017,9(4):238-24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观察三步四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我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常规推拿治疗对照组和针灸治疗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三步四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和普通针刺治疗。三组治疗前均行腰椎持续牵引30min,采用JOA下腰痛评分标准,比较分析三组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
期刊
摘要:目 的 讨论肺癌根治术围术期实施快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的疗效价值。方 法 筛选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间行肺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依照围术期管理差异进行随机分组,共分三组各20例行组间对比论证,比较围术期三组各自预后差异。结 果 1组(胸腔镜手术围术期应用ERAS理念)综合预后质量优于2组(开放性手术围术期应用ERAS理念),除手术时间、工作能力恢复时间与慢性胸痛发生率外,2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采取全视网膜激光光凝和中药糖网病方共同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84例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均为本院2018年4月-2019年12期间收入,按治疗方式不同分成单一组和联合组,每组分别有42例。单一组采取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联合组采取全视网膜激光光凝和中藥糖网病方共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医治效果。结果 联合组临床医治总有效率为97.62%,显著较单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CT、MRI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先行CT、MRI、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再联合三者进行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式乳腺癌诊断结果的准确率等相关情况。结果:病理诊断结果① 非浸润性癌患者有33例;②早期浸润性癌有26例;③浸润性癌有21例;34例肿块直径:≤1.0cm,46例肿块直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究前臂双骨折采取牵引下旋转分骨手法配合中药治疗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入前臂双骨折患者总计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3例,对照组接受牵引下旋转分骨手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04%,高于对照组81.82%,两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肿胀评分低于对照组,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在青光眼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使用随机计算机表法对我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所收治84例青光眼患者进行分组处理,分为了A组和B组,各组人数均等、为42例。A组采取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B组采取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差异性。结果:①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B组高,两组比较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通过治疗后,两组病例上述指标相比较存在统
期刊
摘要: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已出现多例一线医护人员感染,甚至牺牲,习总书记已经做出重要批示,加强医护人员生物安全防护。检验科是医院感染管理重点科室,科室医务人员极有可能接触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标本,导致被感染,或者门诊检验窗口也有可能接触无症状的感染者被导致感染,人员职业暴露保护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十分重要。以检验科为例探讨作何做好疫情期间生物安全防护进行综述,目的让检验科医务人员得到有效的防护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综合康复训练应用于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9年10月68例脑瘫患儿,联系患儿入院编号情况分组,分为甲组入院编号单数、34例,乙组入院编号双数、34例。甲组实行综合康复训练,乙组实行常规康复训练,比较甲组乙组护理效果的差异。结果:甲组的总有效率高于乙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干预后,甲组、乙组MAS评分比较差异存在,P0.05)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预防性和治疗性使用抗生素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60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展开研究,所有患者均予以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的就诊时间为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间,采用均等单盲法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均联合使用抗生素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为治疗性用药,仅在患者术后持续治疗3~5天;而观察组为预防性用药,在患者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腦白质疏松症(LA)的独立危险因素及影像学特点,探讨LA的形成机制及对卒中的发生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某时段行头颅MRI检查的住院患者178例,根据诊断分为非LA 组和LA 组,LA组根据Fazekas分级标准,分LA 轻度、中度、重度3个亚组。将高血压LA患者与可能为脑淀粉样血管病LA患者影像学图像对比分析;LA组与非LA组间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