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士皆知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社会道德水平的高低、风气的好坏,关键在于领导干部思想境界高不高,道德修养够不够,工作作风好不好。官气正则民风清。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对社会风气起着示范和导向作用。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领导干部应该怎么做?
座谈会上,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王川指出:领导干部是否知荣辱,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品格和德行,更影响着党风政风民风,甚至关系到国家的兴旺、民族的兴衰。任何一个地方或单位的领导干部,都是群众的标杆、公众的示范。因此,必须把鲜明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八荣八耻”是领导干部修身立命之本。领导干部坚持“八荣八耻”修身立命,就是要坚持执政为民的思想,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牢记为民服务的宗旨,既要正形象,也要养境界,树立高尚的价值观;既要砺人格,还要修“官德”,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既要讲感情,更要重名节,树立鲜明的荣辱观。特别是社会转型期,纷繁复杂的意识形态粉墨登场,多元化价值取向获得了存在的道德空间也扩展了大家的选择自由,在这种条件下,领导干部尤其需要永无止境的进取意识和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明是非、识美丑、晓荣辱,做一个纯粹的人,高尚的人,一个深受人民群众尊重和爱戴的人。
“八荣八耻”是领导干部齐家结友之范。任何一名领导干部,都是一定时空领域内的公众人物,其家庭生活、交朋结友的范式,容易为人效仿,也特别受人关注。所以,领导干部一定要从小事做起,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和人格力量给周围的群众做出表率。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约束家属子女,摒弃“一人升天,仙及鸡犬”的封建思想,杜绝家庭生活对公共权力的无形干预,防止因为家属子女的言行影响领导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坚持用“八荣八耻”的标准来识别人、交朋友。我们提倡领导干部要多接触社会、多了解社会,但务必谨慎交友;我们讲究礼尚往来,但决不能搞钱权交易,这是领导干部交友的基本原则。
“八荣八耻”是领导干部治国为政之道。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模范实践者和积极推动者,始终坚持把“八荣八耻”贯穿到科学发展中,坚决打击“弄虚作假、贪污腐化”,坚决反对“玩弄职权、与民争利”,坚决摒弃“面子思想、政绩工程”,以群众满意为荣,以百姓疾苦为耻,脚踏实地工作,真心实意为民。始终坚持把“八荣八耻”贯穿到“抓班子、带队伍”中,按照荣辱观的要求选用人、教育人、评价人,强化道德教化意识,完善扬善惩恶机制,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领导干部要带头弘扬传统文化美德,倡导社会主流价值,鄙视愚昧无知的“时尚”、好逸恶劳的“潇洒”,唾弃见利忘义的“聪明”、骄奢淫逸的“荣耀”,推动形成知荣弃耻、褒荣贬耻、扬荣抑耻的社会风尚。通过领导干部的身体力行,把“八荣八耻”从一种道德要求转化成一种道德习惯,在整个民族和全体人民的心灵深处构建起文明和谐的精神秩序。
链接2:
中国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了“义利之辨”,孔子强调“重义轻利”,孟子强调“舍生取义”。
中国智慧自古以来就特别重视人的立身处世方式,孟子说的“四个善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辞让之心,中国人由此引伸出对“仁、义、礼、智”的道德追求。
中国传统思想中,不仅有对“荣”的自觉,而且对“耻”的观念同样非常敏感,“荣”与“耻”的观念是辩证的。孟子说“无耻之耻,无耻矣”。以儒家学说为主线的传统文化中,耻辱感始终处处警醒我们。
座谈会上,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王川指出:领导干部是否知荣辱,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品格和德行,更影响着党风政风民风,甚至关系到国家的兴旺、民族的兴衰。任何一个地方或单位的领导干部,都是群众的标杆、公众的示范。因此,必须把鲜明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八荣八耻”是领导干部修身立命之本。领导干部坚持“八荣八耻”修身立命,就是要坚持执政为民的思想,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牢记为民服务的宗旨,既要正形象,也要养境界,树立高尚的价值观;既要砺人格,还要修“官德”,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既要讲感情,更要重名节,树立鲜明的荣辱观。特别是社会转型期,纷繁复杂的意识形态粉墨登场,多元化价值取向获得了存在的道德空间也扩展了大家的选择自由,在这种条件下,领导干部尤其需要永无止境的进取意识和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明是非、识美丑、晓荣辱,做一个纯粹的人,高尚的人,一个深受人民群众尊重和爱戴的人。
“八荣八耻”是领导干部齐家结友之范。任何一名领导干部,都是一定时空领域内的公众人物,其家庭生活、交朋结友的范式,容易为人效仿,也特别受人关注。所以,领导干部一定要从小事做起,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和人格力量给周围的群众做出表率。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约束家属子女,摒弃“一人升天,仙及鸡犬”的封建思想,杜绝家庭生活对公共权力的无形干预,防止因为家属子女的言行影响领导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坚持用“八荣八耻”的标准来识别人、交朋友。我们提倡领导干部要多接触社会、多了解社会,但务必谨慎交友;我们讲究礼尚往来,但决不能搞钱权交易,这是领导干部交友的基本原则。
“八荣八耻”是领导干部治国为政之道。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模范实践者和积极推动者,始终坚持把“八荣八耻”贯穿到科学发展中,坚决打击“弄虚作假、贪污腐化”,坚决反对“玩弄职权、与民争利”,坚决摒弃“面子思想、政绩工程”,以群众满意为荣,以百姓疾苦为耻,脚踏实地工作,真心实意为民。始终坚持把“八荣八耻”贯穿到“抓班子、带队伍”中,按照荣辱观的要求选用人、教育人、评价人,强化道德教化意识,完善扬善惩恶机制,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领导干部要带头弘扬传统文化美德,倡导社会主流价值,鄙视愚昧无知的“时尚”、好逸恶劳的“潇洒”,唾弃见利忘义的“聪明”、骄奢淫逸的“荣耀”,推动形成知荣弃耻、褒荣贬耻、扬荣抑耻的社会风尚。通过领导干部的身体力行,把“八荣八耻”从一种道德要求转化成一种道德习惯,在整个民族和全体人民的心灵深处构建起文明和谐的精神秩序。
链接2:
中国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了“义利之辨”,孔子强调“重义轻利”,孟子强调“舍生取义”。
中国智慧自古以来就特别重视人的立身处世方式,孟子说的“四个善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辞让之心,中国人由此引伸出对“仁、义、礼、智”的道德追求。
中国传统思想中,不仅有对“荣”的自觉,而且对“耻”的观念同样非常敏感,“荣”与“耻”的观念是辩证的。孟子说“无耻之耻,无耻矣”。以儒家学说为主线的传统文化中,耻辱感始终处处警醒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