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戴胜”的美丽邂逅

来源 :中学语文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ms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我有个学生叫戴胜,但这里写的不是他。我要写的是一种鸟,一种我去年才认识的可爱的鸟。初识此鸟,源于一次作文备课。为了帮助学生走进生活,"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我做了一个扬州常见鸟类的课件。查阅相关资料时,我看到了戴胜鸟的玉照,那一刻,真是惊诧不已!我惊诧于它的美,姿态轻盈,嘴巴修长,身上黑白相间,顶冠展开如屏。这么美丽的鸟,竟然是扬州常见鸟类?我很怀疑资料的正确性。我生于斯长于斯,已四十多年,怎么一次
其他文献
<正>(三)板桥在丙辰年中了进士以后,又回到扬州。他的朋友顾万峰作《赠板桥郑大进士》诗勉励他说:"下笔无令愧六经,立功要使能干载。世上颠连多鲜民,谁其收之唯邑宰。渎尔文
<正>"郑虔三绝闻名久,相见邗江意倍欢……"这是袁随园《投郑板桥明府》的诗句。板桥善书、善画,更善诗,故随园以"郑虔三绝"拟之。板桥诗,被收入《随园诗话》中者,如
<正>四郑板桥的交游板桥的交游很广,上至康熙帝的皇子慎郡王紫琼崖道人,下至骚人韵士僧道牧竖,无不订交。然特别在全集中,选有二十一人,各标绝句一首,诗前并有简单介绍,又在
<正>语文学科,是千年老店,套路很多,规矩很多,甚至有些被奉为经典,但许多东西对教师已构成了羁绊。有位语文教育家针对这种情形曾说过,青年教师要敢于人云亦云不云,老生常谈
语言(方言)共时平面上的种种差异并非是该语言(方言)单线条历史发展的结果,而有可能是由语言(方言)间相互渗透造成的。本文具体分析和解释上海市区话里凡例由方言渗透造成的
足够的网络调查回复率是确保网络调查结果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指标。现有研究缺乏从心理因素视角对网络调查参与行为的考察,且缺少一个较为完整的整合多个心理因素的模型用于解
目的初步了解本地区人群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方法对2015年379例健康人进行幽门螺杆菌抗体的检测,并对各年龄段人群的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感染阳性率为46.17%(175/379),
本文以高等学校行政管理为对象展开论述,简要介绍了行政管理的内涵及内容,说明行政管理的必要性,分析高校行政管理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并提出当前新形势下高校行政管理工作
<正>二郑板桥的思想(一)十八世纪末叶,在清代历史上说,正是所谓康乾升平之世。这一百余年中,清廷已经稳定了它对全国的统治,在文治武备方面,都达到了全盛期。在武备方面,全国
<正>一郑板桥的生平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泰州兴化人。关于他的身世,他自己在《道情十首》的序上说,是郑元和的后人;他也有一方"所南翁后"的印章,所南翁就是郑思肖。我们为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