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之花与人生之花——关于《紫藤萝瀑布》的文本解读

来源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tx48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紫藤萝瀑布》优美的语言描述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历来是教学和研究的热点.对于该文文本的解读,有助于对内容进行深度了解,充分挖掘作者独特的思想内涵.但是从现有文本解读和研究来看,学者更多地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语言形式和技巧应用的探讨上,对于文章中浓烈的“生命意识”和“人文关怀”往往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本文从文本角度出发,通过对文中自然之花与人生之花的对比分析来挖掘文本背后深刻的价值和内涵.
其他文献
笔者有幸在全国首届“语参杯”优秀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研讨会中执教《伊索寓言》中的《蚊子和狮子》,收获良多.本课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是“寓言三析法课型”,教学过程为“知情节,赏语言,明寓意”.这样教符合寓言教学规律,体现了语文课堂本色.rn笔者先从寓言概念入手,再进行文本示范朗读,自然导入教学.
期刊
基于教材的单元目标,一个单元聚焦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的某一个方面,来实施单元整体教学,切实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可以把“语言”作为单元整体教学的聚焦点,通过关键词句的涵泳、品味、揣摩来把握情感、学习抒情、学习朗读,从而丰富学生语言体验,形成良好语感,提升语言赏析力,培养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用好每年一度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的颁奖词,可以较好地提升高中写作教学中颁奖词训练的效果.
史铁生擅长诠释母爱,他对母爱的真谛、感悟母爱的方法及母爱对人的影响见解独到.
金陵是六朝旧都,许多文人以此作诗,凭吊历朝历代的更迭,其中“哀”情是表达最多的.但也有一部分文人,对同样的事或物表达着自己独特的情绪与理念,表现出的是一种“肃”风,在我国历史文化中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与作用.本文就以“金陵怀古”为例,来发现其中“哀”与“肃”的不同.
中华美学精神追求美善相乐、中正和谐,体现了至美大公的情怀,能够培养学生健全而优秀的人格,造福国家社会.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践行中华美学精神呢?rn一、中华美学精神的美育功能rn现代美育研究者认为,美的重要功能在于弥补人生缺陷,使人超越自然的限制和实际人生的牵绊,从而获得心灵的自由解放,实现生存的艺术化.从这一点上看,中华美学精神是美育功能的高阶体现形式.它是中国文学艺术以及文明、文化、社会制度共同显现的精神,是现实与理想的和谐统一.这样的和谐统一源于中国文人通过对自然空间和时间的审美体认,亲身实践了“人
期刊
文本解读一直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有了深入详细的诠释,其中“多元解读”与“多重解读”是紧密联系的两大亮点.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在读者和作品之间建立一种具备张力的“对话”关系,构建教师、学生、文本、编者之间“多重对话”的阅读情境,将其作为实施阅读教学的基本途径,实现作品意义的生成和理解.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占比超过20%,肩负着落实古代文化传承与理解的重任,但能否落实到位关键要看学生对文言文的情感态度.然而,长期以来文言文被列为初中生学语文的“三怕”之一.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把脉文言文教学的弊病,改变课堂教学的样态,归根结底就是要提高师生文言语篇解读的能力.rn黄厚江老师曾在一次报告中语重心长地讲道,一个语文老师如果能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保留下去便功德无量.这不得不引起每位语文人的深思.面对一篇文言文,如果只是关注字音、字形、解词、译句、文言常识等内容,这样的文本解读简直就味同嚼蜡
期刊
[设计思考]rn课文是编者精心选择的经典文章,也是指导学生写作的范例,故借助课文来教学生写作,更能发挥教材的功用,实现读写合一.本节课,就是一堂典型的“向课文学作文”课.
期刊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四大名著《水浒传》中的精彩章节.由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较强的自主思考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阅读此篇的过程中,对作品的深度内涵进行剖析,以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