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在门诊输液室护患纠纷防范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0864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门诊输液室护患纠纷防范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通过在门诊输液室推行精细化管理,防范护患纠纷,半年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精细化管理的有效应用,保证了输液安全,减少了护理纠纷,同时也保证了护士的工作安全。结论 在门诊输液流程中推行精细化管理,能减少护理差错,降低护患纠纷,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保障护理安全。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门诊输液室;护患纠纷防范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3418-01
  精细化管理是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管理理念〔1〕,目前精细化管理已成为保障优质护理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门诊输液室是医院重要的对外服务窗口。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约有40%的门诊患者采用静脉输液的治疗方式,门诊输液是门诊患者就诊的最终站〔2〕。我院的门诊输液室不仅承担着门诊各类病患的输液治疗,而且还承担了急诊包括夜间急诊在内的病患的治疗。其基本特点是病人多,流动性大,病种多,输液药品复杂。而在就医的过程中挂号、就诊、检查、交费、取药等来回往返,使患者心情烦躁,而门诊护士配备不足,工作量大,多数患者的管理不到位,门诊输液室平均每天的输液人数大约在200人次,极易发生护理安全及纠纷隐患。我科通过对护患纠纷原因分析总结后制定出护患纠纷防范的精细化管理措施并实施,自2013年9月份以来,通过在输液室推行精细化管理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1.1 收集在日常工作中引发护患纠纷的常见原因如下图所示:
  1.1.2 针对存在问题,由科室质控小组讨论分析后制定出精细化管理措施,并落实于日常工作中。科室实行层层质控管理模式:护士长→值班护士在→质控组长→质控组员,运行半年后进行效果评价。
  1.1.2.1每月由质控组成员进行自查,找出存在问题,质控组长分析后提出整改措施,值班护士长负责督查,并进行追踪评价,对存在问题及时利用晨会交班进行点评,护士长不定期抽查,反现反复出现的问题作为下一个月追踪重点。护理部每季度对科室进行综合质量检查。刚推行精细化管理措施时,身份识别小卡使用不规范,告知不到位,少数护士仅流于形势,输液时并未认真执行身份识别小卡的核对,仍只是询问患者姓名后就开始操作,存在安全隐患;少数护士服务意识仍未转变,致使患者不满意引发投诉等。
  1.1.2.2 为使精细化管理措施更进一步落实到位,科室质控小组讨论分析并结合输液室的实际情况,修订了门诊输液室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
  每月不定期对输液室的护理工作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如询问患者对护士的服务态度、文明用语是否满意;输液等候时间是否满意;输液时护士是否查看身份识别小卡等。
  改变调查方法:之前以每月一次召开工休座谈会,征求意见和建议,同时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实施精细化管理措施后改为每月不定时方放满意度调查表、护士长进入病房一对一的征求意见和建议,对患者提出合理的意见或建议及时改进或采纳,對日常护理工作持续改进,提高患者满意度。
  1.2 方法
  1.2.1 精细化管理措施
  1.2.1.1 门诊输液室配备接诊护士,接诊护士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沟通能力。首先必须仔细核对医生的医嘱,发现错误和不妥时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确认医嘱方可保证后续的治疗顺利;其次必须严格确认患者身份,安排患者输液地点,我院采用身份识别卡贴于患者左胸前来确认患者身份;再次应热情接待输液患者,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
  1.2.1.2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执行操作流程,这是保证安全输液的核心环节。
  (1)改进操作流程,建立从收药、配药、注射和巡视层层把关乃至取药处方和全部药物.再查对药物之间有无配伍禁忌,及药品有无错误,质量是否合格,发现问题及时与药房联系解决。查对完毕交与配药护士 ,配药护士根据处方再次核对药物及配伍禁忌,核对准确后加药,切记只凭输液标签加药而不核对处方,加药完毕后交输液护士。切记做到每班认真查对。
  (2) 输液护士对患者进行双重身份查对,即输液护士呼唤患者姓名,待患者回答后,再核对贴于患者左胸前的身份识别卡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进针前一定要反问患者叫什么名字,待患者回答后方可操作,目的是防止有的患者没听清护士呼唤的名字而回答错误。
  (3)护士每更换一瓶液体.都应严格进行“三查八对”,在输液单上该组液体旁注明换瓶时间并签名。后在工作中发现因患者同名导致的给药错误,针对此问题改进了核对项目,包括患者年龄、性别及开据处方的医生签名及患者的病情诊断,避免了给药错误。
  1.2.1.3 护士要加强业务学习,定时学习相关的药理知识,对新药、特殊药及时收集阅读说明书,对所用注射药物的使用方法、滴速要求、溶媒的选择、液体的配制要求、注意事项做到严格掌握,并熟悉药物的治疗作用及不良反应。 而且在工作中应不断积累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掌握老年、肥胖等不同病人的血管特点,以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病人痛苦。
  1.2.1.4 更新服务理念,提升服务内涵,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1)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根据门诊输液室存在的情况,结合医院护理质量标准与护理安全防范事件的制度,针对输液室的具体情况制订规章制度及安全管理制度的具体落实措施,如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门诊输液室制度等,明确各级护理人员的职责.使护理人员有章可依。
  (2)护士在接待病人时做到笑脸相迎、主动问候、用心倾听、耐心解答、主动给老年病人一个搀扶、为无陪客的输液病人送上一杯开水、给焦急的儿童父母一些安慰,提供便民服务箱,为坐着输液的患者提供毛毯,在寒冷的冬天送上一份温暖。   1.2.1.5 增强法律意识,加强法律和法规知识教育 增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提高护士风险防范的意识和能力,使她们认识到卫生医疗相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即是对医疗和护理行为的规范和约束,也是对医疗护理行为的保护。培养护士“慎独”精神,强化细节管理。
  1.2.1.6 加强健康教育。健康教育要贯穿输液的整个过程。输液前告知患者用药目的、注意事项、用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反应及处理方法,以減轻患者的恐惧心理。特别告知患者勿随意调节滴速,若有不适及时通知护士。输液过程中可以随时进行健康教育,巡视护士可利用换瓶、调节滴速及病情观察的时机,主动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交待输液时的注意事项.指导有利疾病康复的饮食及康复锻炼方面的知识等。
  1.3 效果评价 推行精细化管理措施半年后与推行之前半年科室发生的护患纠纷、差错事故、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比较。
  2结果
  分析:前半年(13年3月至8月)共发生投诉纠纷6例,其中投诉服务态度差3例,输液等候时间过程2例,护士穿刺失败后沟通不到位引发护患纠纷1例;医嘱开具不规范,护士发现后沟通不当导致纠纷1例。发生差错2例:为护士责任心不强,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患者输液组数未完就拔针引起,满意度前半年平均为85%;通过推行精细化管理措施后半年(13年9月至14年2月)效果进行比较后,门诊输液室护士主动服务意识提高,未发生护患纠纷,护理差错事故为零,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85%提高到95%。通过对比发现推行精细化管理措施切实能减少护理差错,降低护患纠纷,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保障护理安全。
  3 讨论 针对门诊输液存在的护患纠纷隐患,结合实际工作,有针对性地采取精细化管理的安全防范措施,可以给患者提供安全、快捷、高效、优质服务,保证输液的顺利进行。我科在推行精细化管理措施后,通过层层质控,不断改进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细节做起、培养护士的主观能动性,规范护士行为,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将核心制度落实到位,在输液过程中护士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加强了巡视,并认真听取患者主诉。在门诊短暂的接触过程中做好有效的沟通及健康宣教,并进行家庭自我护理指导,解除患者在门诊输液的顾虑。通过更新服务理念,提升服务内涵,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等大大的减少护患纠纷,保证护理安全,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丽,亚丽.护理精细化管理的实践.护理研究,2010(5):1196-1197.
  [2] 许庆敏.关于护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现代医院,2008,(1):137.
其他文献
目的:再灌注初期活性氧的大量释放被认为是造成这一损伤的主要因素之一。然而,ROS也作为启动者介导了缺血预处理和后处理等措施对I/R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如何界定ROS起损伤或保
【摘 要】产科母婴同室是院内感染的监测重点部门。随母婴同室优质护理内容的延伸和扩展,同时也增加了院内感染发生的隐患,通过精细化管理有效控制了医院感染,保证了母婴安全,促进了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优质护理中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预防;母婴同室;医院感染;应用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3413-01  医院感染控制是确
期刊
瞬间外向钾电流(Ito,f)是心肌细胞AP复极化1期的重要电流。 Ito,f由形成电流孔道的α亚基Kv4和调节β亚基KChIP2组成。研究发现,MG53是一种肌特异性的TRIM家族蛋白,在心电稳定性维
【摘 要】目的:探究强化手术室管理对医院感染的控制价值,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现状,并对其具体管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的比较χ2=9.9428(P=0.00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手术室感染管理,能有效保证医院感染的控制,提高手术室的环境,确保医疗的安全性。  【关键词】强化管理;手术室;
期刊
1994年以来我科用牙合向牵引法治疗前牙牙折至龈下2~5 mm的病例,取到较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KCNE2是电压依赖性离子通道的辅助β亚基,在维持心电稳定性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研究发现,KCNE2基因敲除小鼠发生心肌肥大、纤维化和收缩力减弱。  我们以往的研究发现,KC
【摘 要】目的:研究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2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风险意识管理护理方法,对比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资料。结果:对照组中有8例出现医患纠纷情况,有16例患者发生风险事件,患者的满意度为60%。观察组中
期刊
目的: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但PTSD导致心肌损伤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n=18)和PTSD组(n=30),采用单一延长刺激法复制PTSD大
【摘 要】目的:探讨检验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管理与预防控制方法,使检验科医院感染概率得到有效控制。方法: 本次研究的方法是回顾性分析法,先做好感染事件调查表,然后统计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发生的职业危害事故,在调查表中详细记录下统计的结果,找出其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并找到解决措施。结果: 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检验科医院感染的有6人,其中血液或者体液感染的有3人,
期刊
目的:Seipin突变或缺失可导致患者肥厚性心肌病和心衰,但机制不明。本课题研究seipin基因缺失( seipin-/-)对小鼠心肌重塑的影响及机制。方法:用2月龄的雄性seipin-/-及野生型(WT)小鼠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