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输入方式对森林土壤活性氮库及氮循环的影响研究进展

来源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an888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森林土壤有机碳(SOC)的主要来源,不同碳(C)(如:地上凋落物、地下植物根系等)输入方式对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养分循环的影响一直是相关学者的研究重点。不同C输入方式是改变森林土壤氮(N)循环的重要影响因素。笔者综述了目前国内外不同C输入对土壤活性N库、土壤N矿化、硝化过程及N_(2)O排放的影响研究现状,分析了森林土壤活性N库及N转化过程对不同C输入变化的响应,发现:①地上C的输出可以降低土壤有效态氮(主要包括NH_(4)~(+)-N和NO_(3)~(-)-N)的含量,但地下C输出却增加了土壤NH
其他文献
艰险山区铁路工程高程控制网测量实践中,水准测量联测方案及精度控制、平差方案选择等都是关键环节,正常水准面不平行改正、重力异常改正等在执行中也存在歧义,结合相关规范、文献和大量山区高程控制网测量资料对上述技术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研究表明:(1)采用往返测量可以保证水准测量精度,不构成附合路线的段落,可增加一次单程测量,确保可靠性;(2)应以隧道洞外水准测量路线长度来控制往返测高差不符值;(3)水准测
期刊
摘 要对沙漠内部典型河流沿线沙丘石英颗粒表面微形态特征的系统研究尚少。沿塔里木盆地南缘克里雅河下游丹丹乌里克、喀拉墩、圆沙古城、北方墓地及其北部塔里木河一带的沙丘顶部采到5件表沙样品。扫描电镜观察172颗经能谱挑选的石英颗粒表面微形态,筛析法测定5件样品的粒度。结果表明:1)丹丹乌里克样品以极细沙为主,其余均以细沙为主,各样品几乎不含黏土;2)样品磨圆度特征以次棱和次圆状为主,圆状很少,未见棱状特
期刊
城际铁路精密工程测量技术体系已成为城际铁路建设成套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城际铁路设计、施工和运维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广佛环城际铁路作为连接佛山西站与广州南站两大枢纽、串联广佛两市多条地铁线路、国内较早开始修建的城市环形城际铁路,其修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广佛环城际铁路建立的精密工程测量技术体系,从“三网合一”测量技术体系、GNSS卫星定位测量、地下段落CPⅡ控制网建立、地上地下联系测量、地下
期刊
拟建中国至尼泊尔铁路首次穿越全球冰湖分布最为集中的喜马拉雅区域,最为典型的是郭如错冰湖,铁路桥梁位于其溃决通道上,如何计算桥梁净空设置和墩台防护所需参数,国内外标准、规范未见针对线性工程的冰湖溃决特征值计算。本文通过地质调查,结合1984年至今多期历史卫星遥感影像、SBAS-InSAR差分干涉图形变分析、雨洪法、RAMMS数值模拟等技术手段,圈定物源的储量和分布特征,分析郭如错冰湖库容、面积的变化
期刊
三峡库区由于地质条件复杂,问题库岸斜坡众多,滑坡灾害问题一直十分突出,需要我们对三峡库区的灾害隐患进行日常监测。然而常规的监测手段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其监测效果也容易受到外界条件的限制。本文以三峡巴东县城长江沿岸为研究区,基于ALOS-2数据,使用PS InSAR(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处理技术对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之间共22景ALOS-2数据进行处理,结合水文、地质和实地调查资
期刊
导航卫星观测数据质量是衡量系统服务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在北斗三代(the global 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BDS-3)开通全球服务背景下,实现稳定可靠的定位、导航与授时服务是北斗创新发展与全球推广的必要前提。多路径作为参数处理中主要误差源,对其高精度快速建模与抑制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
期刊
本文结合了蒙特卡罗方法的精度评定特点,提出了一种将偏差和中误差作为评价指标的综合评价公式,并将该公式用于模拟退火算法、基因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算法在火山复式位错模型(Compound Dislocation Model, CDM)模型和地震Okada模型反演的精度评定中。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基于CDM模型还是基于Okada模型,以上三种方法的参数估值差距较小,但不同方法的精度差别较大。使用蒙特卡罗方
期刊
本文以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的综合展馆、标准展馆为例,探讨了大跨度空间桁架钢结构工程中的测量问题,以实现从场外控制点的引测建立场内一级控制网、地面立式拼装测量、地面卧式拼装测量、高空支撑拼装胎架测量、卸载测量、整榀吊装测量以及高质量完成测量任务为目标,满足达到对测量过程中的大型展馆大跨度桁架、倒三角抗风柱及弧形悬挑的施工测量技术精度的论述。
期刊
长江口水域地形地貌研究对河道治理建设、水上交通运输等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具有重要意义,而建立高精度的无缝深度基准面及其与其他垂直基准间转换模型将直接影响到水陆交界区高精度地形地貌数据的获取及统一综合管理与分析。为此,本文着重研究了基于三维潮波运动数值模拟、海面地形和大地水准面三种手段联合的河口水域无缝深度基准面构建及其与其他垂直基准间转换模型研究,并在长江口南支这一典型河口水域进行了建模实验和模型精度
期刊
大规模现代化展览场馆对基础不均匀沉降较为敏感,持力层压缩模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对于控制地基变形至关重要。常规工程勘察钻孔仅提供少量精确的压缩模量土工试验值,但原位测试可提供大量随机的的静力触探值,为了融合室内试验和原位测试的数据,提出压缩模量的贝叶斯空间插值方法。核心研究内容包括:根据岩土工程勘察的数据精度,将测试数据分为硬数据和软数据;使用空间随机函数描述压缩模量的空间变异性;利用最大熵理论分析软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