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烧伤创面深静脉置管的固定及保护方法

来源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j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床上患者在深静脉置管时,传统方法穿刺成功后,缝线固定,穿刺点给予透明输液贴膜固定保护.但大面积烧伤的患者,需经烧伤创面置管时,这种方法不适用.由于置管处皮肤已破损,如用透明敷贴固定,易与创面粘连,不透气,不利于创面的愈合,而且时间长也易感染.我科结合临床实际,2008年以来改进经烧伤创面深静脉置管的固定与保护方法,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其他文献
我院是一所县级综合性医院,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部门,从2002年9月1日起实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手术室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南于手术室涉及面广,工作人员流动量大,工作节奏快.同时患者病情复杂,急诊情况发生多,因此产生医疗纠纷甚至出现医疗事故的可能性更大.为确保手术安全,避免发生护理纠纷,2005年始我们将安全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思路运用到手术室护理管理中,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期刊
罂粟碱注射液对血管、心脏或其他平滑肌有直接的非特异性松弛作用,其作用可能是抑制环核苷酸磷酸二酯酶引起.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脑、心及外周血管痉挛所致的缺血,肾、胆或胃肠道等内脏痉挛.门冬酸钾镁为选择性影响电解质的抗心律失常药,临床主要用于低血钾、低血镁症所致的早搏;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绞痛及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心律失常的防治.2009年12月,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罂粟碱注射液与门冬酸钾镁联合应用出现白色絮状
期刊
近年来,随着医药技术的发展,新药的不断研制和应用,各种疾病的药物联合应用非常普遍.2009年12月我们在临床中发现灯盏花素和氨茶碱注射液之间存在配伍禁忌.配药前我们查阅了药物说明书,无上述2种药物有配伍禁忌的说明。
期刊
目的 探讨基于行动研究的任务驱动式基础护理集中见习的实施效果.方法 采用Lewin提出的行动研究框架,抽取一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第一次按传统见习模式,第二次基于行动研究的任务驱动式见习模式,通过访谈及日记记录收集资料,用文字描述报告结果.结果 行动研究促进基护集中见习模式变革,研究行动化任务建构了知识、能力,护生的多种能力得以提高.结论 任务驱动式基础护理见习模式提高了见习质量,是行之有效的。
精神障碍患者由于受精神症状支配,对各种治疗缺乏配合,加上骨折本身给患者带来一系列生理病理的改变,使护理具有很多特殊性.而普通病房护理人员对精神病相关知识掌握相对薄弱.因此,如何确保此类患者的护理质量面临着诸多考验。
期刊
苗勒管遗存(Müllerian duct remnant)是一种男性先天性疾病,是位于前列腺中线后方的囊性病变.在正常情况下,睾丸支持细胞分泌苗勒抑制因子促使胚胎在11周左右发生苗勒退化,如果苗勒抑制因子产生不足或对苗勒抑制因子的终止信号不起反应就会造成苗勒管遗存[1]。
期刊
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瓣闭锁(pulmonary atrasia with intact ventrieular septum,PA/IVS)是严重危害新生儿健康的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占新生儿期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的20%,其病死率在新生儿期为50%,6个月内为85%[1].经导管行肺动脉瓣射频打孔并球囊扩张术是治疗PA较为有效的手段.我科2006年6月至2009年8月实施经导管射频打孔后肺动脉瓣球囊扩
期刊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组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1].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患病率和病死率均居高不下.减少联合用药,注意配伍药物间潜在的相互作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总结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合理护理措施.方法 将96例住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48例,常规组进行常规呼吸内科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依从性.结果 采取不同护理措施后,干预组治疗效果和依从性显著优于常规组.结论 采用合理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疗效和治疗依从性。
目的 探讨手术室整体护理干预对老年手术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手术患者9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一般手术室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而干预组则根据老年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手术室整体护理.采用发放问卷调查表和SCL-90测定的方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的焦虑评分值和抑郁评分值均明显降低.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