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介苗联用干扰素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

来源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31004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其中70%~80%为浅表性癌,经电切或膀胱部分切除后,复发率高达60%以上,其中10%~30%的复发病例伴有恶性程度增高和浸润能力增强.因此,膀胱癌术后患者及时予以辅助药物治疗是相当重要的.作者采用卡介苗(BCG)联用干扰素(IFN)对1997年3月~1999年3月27例浅表性膀胱癌术后患者,膀胱内灌注治疗预防肿瘤复发,经随访观察,结果满意,报道如下.……
其他文献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中胚层来源的多能干细胞,除了能够分化为间充质系细胞如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和软骨细胞外,还具有神经分化潜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的:探讨胶质
背景:近几十年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发展迅速,已成为神经外科、脊柱外科和手足外科等学科手术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合理应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可以减少或避免术中对脊
背景:白杨素存在于多种天然植物提取物的黄酮醇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治疗作用并且参与机体内的炎症反应,而炎症反应可增强破骨细胞生成从而导致骨侵蚀。目的:探究白杨素在炎症
背景:胆碱能受体激动剂可促进放射性唾液腺损伤患者残存唾液细胞的分泌,但长期用药存在严重的不良反应且对严重放射性唾液腺损伤的治疗效果有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具有
作者收集了近几年来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临床资料完整者18例,总结其临床特点,分析CT检查结果,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1临床资料……
背景:增生性瘢痕的发生原因、发生时间、发生的对象以及治疗方式是目前研究的重点与难点。研究表明,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
背景:目前已有研究发现lncRNA GAS5激活了退变椎间盘髓核细胞(nucleus pulposus cells,NPC)内的线粒体凋亡通路,进而促进髓核细胞的凋亡。目的:探索有关椎间盘退变的ceRNA网
背景:国内外学者均认为髁状突囊内骨折后形成颞下颌关节强直的原因主要是大量成骨的过程。评估不同类型髁状突囊内骨折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潜能,为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
背景:在全膝关节置换手术中使用止血带,可减少术中出血、保持术野清晰、增加假体的稳定性,但也会引发缺血再灌注损伤、止血带局部麻痹、肿胀、疼痛等不良反应,因此术中如何优
背景:股骨头坏死的保髋手术治疗方案决策是近年来讨论的热点,目前已有研究者开发出多种保髋手术联合治疗方案,最佳治疗方案仍存在争议。目的:对比不同保髋手术治疗股骨头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