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地区旱涝分析及旱涝指数的应用

来源 :沙漠与绿洲气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M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阿勒秦地区7个国家基本气象站1971—2010年逐月降水量资料,计算了Z指数和区域旱涝指数,并与历史灾情资料进行对比验证,在此基础上对阿勒泰地区不同季节降水异常偏多、偏少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Z指数旱涝指标对阿勒泰地区降水异常的反映符合历史实际,除冬季外,适合在阿勒泰地区的应用;阿勒泰地区近40a来有13a干旱年、15a涝年,其中,春季出现特旱年最多,夏季出现大涝年的年数最多,秋季出现大涝年的年数最多,偏旱较多出现在春秋季。90年代以来,旱情有减缓趋势,尤其2000年以后。各季形指数均有明显的年际
其他文献
通过对阿克苏地区近50 a冬季(11-3月)极端最低气温的分析,结果表明区域极端最低气温的分布特征为东面低北面高,最低值大部分出现在1月,少数出现在2月,极端最低气温大部分出现
应用阿克苏10个气象站201l-2012年春季3—5月大风实况资料,及其发生前后4 d阿克苏、库车站L波段探空秒数据第-逆温层分布、第-对流层顶分布、零度层高度、凝结高度分布等9类逐
地基天气雷达低仰角观测时雷达波束就有可能碰到山体或地表,使波束传播路径上该观测点及其后的观测点数据失真,波束受地形阻挡计算时要考虑到入射阻挡和入射前阻挡两种情况。
利用2009年1—2月T213模式产品38 a来的常规观测报文以及场区逐时气温记录,综合运用环流分型和Kalman滤波方法,基于逐月环流型的气温增率建立了场区72 h逐时气温释用预报模型
应用阿克苏CINRAD/CC型多普勒雷达产品,对2009年7月27日发生在乌什县的强冰雹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本次强冰雹天气发生、发展的主要机制是受中低层切变线和辐合线的
基于乌鲁木齐1961-2008年地温和降水资料,使用一元线性回归、Mann—Kendall突变检验、相关等统计方法,分析了地温的时间变化特征及其与夏季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浅层地温(0cm和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