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探究

来源 :金色年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se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更好的发挥地理教学的优势,进一步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是值得我们每个地理教师去研究、探讨的热门话题。本文将与大家初步探究一下如何进行高中地理的有效教学。
  地理作为高中文科类的重点科目,对于学生的知识培养有着重要作用。新课标准中对地理教学提出了新的标准,要求教师不断优化教学方式,注重教学方法上的研究,从根本上提高地理教学水平。教师要仔细钻研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探明学生学习地理感到困难的真正原因,积极调整教学方式,提高地理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从新教材的体系和内容看,新教材反映了地理学科教育和教学的本质,通过教学实践和反馈,我们发现,尽管新教材在知识难度上比以往教材有所降低,但学生学习地理的理解障碍仍相当突出。高中生在地理学习中时常感到比较困难,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点:学生们缺乏空间想象能力;对地理概念的理解似是而非,理解不清:缺乏对地理现象和地理规律进行综合分析能力;对现象缺乏了解,缺乏第一手的感性认识。
  通过我们教师仔细钻研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明确了学生在学习地理时感到困难的真正原因,就十分利于我们调整教学方法来提高地理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一、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师生良好互动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性,打开良好教学局面的前提条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皮亚杰曾经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活动都要依赖于兴趣。”这两句话准确地概括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兴趣是推动学生自觉学习的内在动力。浓厚的兴趣可以让学生从被动地服从教师“指令”变为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学生的求知欲会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使他们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更有效地掌握新教材内容。
  二、克服脱节式教学方式,整合知识,夯实基础
  高中地理知识内容有很大差别,但有许多知识上的连结点。如自然地理要素、人文地理要素、区域地理特征等都是初高中地理共有的内容。利用这些知识连结点就可以将初高中地理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注意循序渐进,滚动提高,克服学生惯性的“死记硬背”现象而造成学习方法上的不连续性。积极加强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特别是传导学生好的学习方法,使地理素质教育的连续性得以强化。
  地理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面临不同的学习问题。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需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整理好教学计划,对现有的结构体系进行完善更新,这些都是确保地理教学顺利开展的基础。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各方面的教学安排,把每个部分的知识融合到一起,再实施有效的整合处理,让学生能够打好地理知识基础,搞好各个方面的基本功。例:自然地理知识教学要让学生弄“懂”内容;人文地理要“精”,结合通俗易懂的言语开展教学,这些都能为今后的地理教学科学安排。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增加地理实践课程的安排
  地理素养既包括学生学习地理的各项能力,又包括学生通过地理学习而提高自身道德品质与情感素质的过程。以往的地理教学和评价体系过分追求学习成绩和考试分数,片面追求教育目标,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创造、创新等方面的能力的培养,培养的学生无疑“高分低能”。新课改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各种能力的提高。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所以我们应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必须让学生感受到学的是“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在地理课教学中,我们利用课外时间从山中找到“岩石、矿物标本”,在课堂上展开“辨别岩石”的实践活动,让同学亲手触摸各种岩石标本,运用眼睛、手指、小刀、稀盐酸等,观察岩石的颜色、结构、纹理、硬度、与酸的反应等情况,辨别岩石的种类。这次实践体验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成效,期末考试中有关这部分的内容同学的得分率较高,证明了实践体验活动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四、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地理学习方法,加强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
  课堂教学不仅需要帮助学生“学会”知识,而且要指导学生“会学”知识。这也就是说,我们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地理学习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更透彻地理解知识,更快速和扎实的获取知识。其中最为关键的则是掌握好不同地理概念的差别,把握地理学习的规律,根据获得的规律情况更新自己的学习方式。地理概念是学习过程需要高度重视的,只有把握好不同的理论概念才能指导正确的学习,这些对于学习理解地理重视的意义重大。教师在平日的教学中就要下意识地把相关概念进行对比分析,如:地形、地势、地貌、地质等方面的差异,这样才能实现地理教学水平的提升。
  地理学科学习水平的提升,根本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知识。因此,平日的地理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加强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为学生日后备战高考也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我们高中地理教师应当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积极投身教改实践,不断创新,积极探寻适合时代特点的教育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全面提升学生的地理意识和学习能力。
其他文献
有趣的、现实的探索性数学学习活动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主要形式.数学周记是老师和学生进行交流的天地,也是课堂内教学的延续、反思和总结;还是联系师生的纽带、帮助数学老师进
党的十九大在北京召开,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定入党章,确定为我
期刊
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同时中学是形成审美观、人生观的重要阶段。良好的美术教育对于学生形成健康的、正确的审美观有着重大的影响,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能够激发学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新课标下和“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四个方面,。它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多途径,突出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鉴于以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说明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而且要使学生会学、爱学,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这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最有效的途径。  一、关心爱护学生,培养良好的师生关联  师生关联的建立和发展,务必以师生相互认知和了解为基础,了解和认识学生,是教师施教的前提。已有的事实证明,对
期刊
从网络结构入手,提出了网络局域性的概念,作为网络结构的一种定量描述,探讨了网络结构与网络训练速度、预测精度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网络的训练这度随局域性的增加而增加,网络的
课堂口头评价的重要性与必要性rn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口头评价因其直接、快捷等特点成为课堂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对学生影响最大的过程性评价方式,因此,我们认为
期刊
与第二届排名结果相比较,今年50强排名中新人围公司有13家,排名上升的有13家,排名下降的有21家,名次保持不变的为3家。对于名次发生较大变化的公司,评审委员会的专家和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