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墒情观测与降水关系探讨

来源 :农业科技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deyu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墒情能够反映出土壤的湿度情况,对于观察农作物生长环境也有着重要作用。因而加强对土壤墒情的研究工作,在植株的种植培育中便有了举足轻重的效果。本文便从土壤墒情的相关含义出发,并对土壤墒情的观测同降水之间的影响作出探究,以期为各位读者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针对去冬今春有效降水较少、土壤墒情不足等情况,农业部玉米专家指导组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提出以“抗旱适墒播种保全苗”为核心的春玉米播种技术指导意见,指导各地
文章结合刘川灌区实际,简述了灌区水量调配的工作的内容和基本原则,分析了水量调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精心收集基础资料、科学确定灌溉制度、合理编制灌溉计划、优化配水调
采用Bowman-cole土壤有机磷分组方法,对高有机质石灰性土壤有效磷测定中,用KMmO4脱色比活性炭脱色有铲磷测定值偏高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根据实验结果,初步认为KMnO4脱色时氧化了滤液有色物质中的活性有
在甘肃省洮岷高寒阴湿区农田生态条件下,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多点同步研究了影响地膜玉米高产高效与氮、磷、钾施用配比的关系和效应,建立了地膜玉米持续高产施肥数学
在新修梯田上施用土壤结构调理剂的试验结果表明,土壤结构调整剂可使春玉米苗期和大喇叭口期5-25cm耕层土壤平均温度比露地对照分别提高1.8℃和1.4℃;玉米高产量较露地对照增长958
1999年小麦条锈病在天水市发生7.75万hm^2,其中严重发生面积3.88万hm^2。该年小麦条锈病发生的特点是:秋苗发病早;越冬菌源始见期早,前期发展缓慢;后期病情发展快、危害重;地域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在对该病
甜菜是2年生植物,第1年进行营养生长,形成繁茂的茎叶和肥大的根体,并在根体内积累糖分,第2年进行生殖生长,通过各个生育阶段、经过授粉、受精形成种子。该作物的繁殖方式有:北繁,即用头
通过盆栽、田间试验及大田示范,研究了尿甲醛在玉米上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盆栽施用商品量相同的尿甲醛和尿素,其增产效果相同,但按纯养分量分析,尿甲醛中1 g N可使玉米生物
妇科病屡见湿邪为患,马志教授擅用治湿诸法,具体分为:升阳祛风除湿、活血祛湿、温阳宣湿、清热燥湿、活血解毒、利尿通阳渗湿、滋阴化湿、祛痰逐湿、行气导湿八法,屡起妇人之
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生产绿色甘蓝的施肥技术.结果表明,基施腐熟羊粪37.50 t/hm2生产AA级绿色甘蓝的施肥处理,可使叶球产量和产品净产值较无肥对照分别增加8 6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