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与优化

来源 :理论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en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校校园之中活跃着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密切相联,这就是高校的学生干部队伍群体,他们对于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发展、高校校园的稳定有不可忽略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我们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对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与优化加以分析和关注,旨在运用积极心理学的原理和观点,提升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拓性地延伸学生干部队伍的视野和眼界,提出合理化培养高校干部队伍的方法和策略,以促进高校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积极心理学;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04 — 0159 — 03
  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当中,高等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高等教育不仅直接关系到我国在未来的发展,因此,做好高等教育具有现实意义。在高等教育当中,其学生管理问题需要我们给与高度的关注,但是由于学生管理的复杂性,必须要充分利用学生干部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管理的效率。在高校校园中活跃的学生干部队伍群体具有不可忽略的重要职能,他们在校园之中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和管理以及服务功能,是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的骨干力量,并有效地成为了高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链接者,在同辈群体中具有榜样性的激励力量。我们需要从积极心理学的视域之下,分析和探讨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工作,采取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为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开辟道路,以实现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优化。
  一、高校学生干部的概念及积极心理学的界定内涵
  高校学生干部是活跃在高校的党团组织和学生社团之中,他们具有一定的领导地位,拥有对学生进行管理的权力和职责,并有协助教师进行学生管理和服务的职责。在这个概念之中,高校学生干部具有身份上的二重性,对于他们的定位首先应当是学生,其次才是在特定领域内的领导、管理和服务的定位。他们的首要使命是学习,其次再以干部的身份出现在特定的管理和服务场合,执行干部的使命和职责,成为高校领导和教师的管理助手。
  积极心理学的视域之下,其基本理论及观点主要包括有:(1)心理学层面的价值回归。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并不应当局限于人们的心理层面的问题,还应当研究新时代人们如何享受和体验到更多的幸福。(2)挖掘人生的积极正面力量。心理学研究视角还应当深入挖掘人们内心的积极、主动的情感体验,以增强人们的内心主观幸福感。(3)倡导乐观的人生态度。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视域下,还关注人们的人生态度问题,它并不回避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而提倡人们在生活中的问题之下,采用积极的、乐观的态度去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感受到幸福的存在。
  积极心理学引入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研究的意义,重点体现在:(1)有助于帮助学生干部生成积极健康的自我评价与情感评价。(2)有助于激发学生干部的积极、正面的潜能,在引导学生干部的社会认知、情感意志和办事风格的过程中,可以向学生传递正能量。(3)有助于提高学生管理的科学性。学生在积极的情绪状态下可以促进学习;而消极的不良情绪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因而,要通过积极心理学,提升学生干部的逆境抗挫折能力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张,在高校的学生干部队伍培养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呈现出良好的整体发展态势,但是,这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引发我们的思考:
  1.精神层面的激励举措较为缺乏
  在高校的学生干部队伍建设过程中,过于注重加分等物质激励,而忽略了精神层面的激励措施,这导致学生干部队伍的功利性增加,学生趋于一定的利益而进入到学生干部队伍之中来,增加了不良的心理因子,也使学生干部丧失了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凝聚力和向心力明显下降。
  2.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的现实状态与内心期望
  值相距较大
  在高校的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之中,学生干部是一个令人向往和崇拜的角色,他的头上围绕着学生羡慕和欣赏的光环,这也是学生对学生干部的内在心理期望值,然而,在实际现象中,学生干部的选拔工作却存在一定的目的性,例如:有的学生干部是为了评奖评优、入党、推荐工作等,这样导致了学生干部在具体的事务性工作中感到枯燥和乏味,没有找到准确的位置,产生心理上潜意识上的失落感。
  3.双重角色定位存在较难调和的冲突和矛盾
  高校的学生干部具有学生和干部的双重身份,作为学生干部而言,他们需要保持高标准、严要求,要保持与教师辅导员的联系,实现对学生的管理和服务,然而有些学生干部也有普通学生的一面,存在抽烟、睡懒觉、谈恋爱等行为;有些学生干部又过于关注学生干部工作,而忽略了自身的学习,这些,都导致学生干部难于面对自己的双重身份角色,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冲突,他们较难处理好双重角色的关系。同时这种双重的角色定位也为学生干部的实际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部分学生认为学生干部是老师安排在学生群体中的间谍,往往对学生干部抱有一定的排斥心理,因此,学生干部往往很难与学生群体保持良好的关系。
  4.对学生干部的培养忽略了不同发展阶段的
  学生干部的心理变化
  在对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的过程中,忽略了对不同成长阶段的学生干部的心理,由于学生在不同年龄、不同成长阶段的自身需求不同,因而,其自身的心理成长过程也表现出阶段性,如果不关注学生干部的阶段性心理變化特征,则会使学生干部的心理状态难以成熟,容易产生反复性、曲折性的变化波动现象,不利于学生干部的成长和自身发展。
  三、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优化路径
  通过上述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观点,我们可以由此得到启示,在分析高校学生干部建设与培养中的问题入手,积极关注学生干部的社会认知、情感、组织行为等内容,采用以下举措提升学生干部的工作潜能,增强学生干部的工作成就感。   1.运用激励原则建构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激
  励体系
  在高校之中活跃的学生干部是教师的好帮手,他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进行自己的学习和学校的管理工作,鉴于学生干部的特殊现状,高校应当运用激励心理学策略,对于工作踏实、积极肯干、表现突出的学生干部给予精神激励或奖励。高校首先应当创建和完善自身的积极的制度环境,并以对学生干部的考核为前提和基础,完善和推行激励机制,可以开展学生干部的生涯规划指导,提升学生干部的竞争力,为其科学晋升通畅渠道。具体的激励奖励措施可以多种多样,主要以激发学生干部的积极心理因子为出发点,如:优秀学生干部、学生会先进个人的精神奖励,还可以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干部,允许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于其他学生申报奖助学金、荣誉称号;并可以考虑对表现优异的学生干部以入党的精神奖励和就业优先推荐的精神鼓励,在这些倾斜性的制度环境之下,激发学生干部的工作热情,充分调动学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产生积极的、正面的心理情绪反应,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2.运用积极的态度观,确立与现实相符的内心期望值
  在高校的学生干部建设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干部树立正确、适宜的内心期望值,要使学生干部树立与现实相契合、与自身知识架构和能力相对称的目标,减少对现实的失落感和压力感,在日常的学生干部的职责管理和服务过程中,心存高远,脚踏实地,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层次,采用积极的态度观,对自己的学习和管理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使其与现实相符,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3.建构积极的人际交往观念
  在高校学生干部的工作之中,要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采用积极的人际交往观念,用积极的态度去吸引和凝聚更多的学生,而消极、负面的态度则会导致排斥甚至对立的情绪。因此,要让高校的学生干部建立积极的人际交往观念,要在进行学生管理和服务的过程中,尊重别人、真诚待人、包容他人,要对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良习惯和缺点加以宽容,允许别人与自己不同的兴趣和爱好方式,要用积极的、正面的情绪和眼光看待其他学生,积极与学生交往,从而创设一个和谐、融洽、宽松的良好人际环境。只有生活在一个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当中,学生干部才能安排处理好自己于他人的关系,才能不被各种不必要的情绪所控制,从而影响自己的工作于生活,基于此种情况。
  4.引入积极的生本观念和行动价值观念,提升学生干部的自我管理效能
  可以运用积极心理学的原理和观念,引入积极的生本管理理念和行动价值观念,使学生干部拥有积极的价值观和生本管理观念,辩证地、客观、理性地进行学生管理和服务,尤其要关注学生干部积极、光明、正面的言语和行为,通过积极的、正确的行动价值观的建构,生成丰富多彩的健康校园文化,让学生干部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展示较强的自我效能和特长,成为同学群体的榜样力量,从而引领学生进入到积极、主动的、健康的成长氛围之中。此外,学生干部本身作为学生成员的一部分,提高学生干部的自我管理能力,也就是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对于学生工作本身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5.建构和完善系统的、针对性的培训体系,提升学生干部的素养
  在高校的教育培训体系之中,还应当包括对学生干部的培训,要针对学生干部的特点和成长规律,分期、分阶段地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充分利用和整合院校资源,对学生干部实施系统理论培训和工作能力的培训,并丰富培训方法和手段,以现代网络媒体为培训载体和平台,引导学生干部积极地融入到培训和研讨学习之中,积极开展交互性的知识交流、管理交流、文化交流等,从而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在对学生干部进行培训的过程当中,同时还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在于不仅需要给与学生干部一定的知识的培训,同时还需要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实践培训,只有在实践中学生干部才能有效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为学生事务贡献自己的力量。
  6.完善学生干部的考核体系
  在高校学生干部的考核体系建构过程中,要加以不断完善和优化,以调动学生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首先要制定系统、标准化的考核细则,将相关的考核指标全面的纳入到考核体系当中,注重对学生干部的全面考核和评价,并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避免评价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促进公正、透明、良性的竞争体制的生成,从而达到促进和提升学生干部绩效的功能。同时,还可以补充和完善学生干部的例会制度,组织学生干部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经验交流和工作汇报,从而促使其取长补短,不断提高。在考核的过程当中,考核人员还需要在思想上保持高度的平等性,不能因为自身于学生干部之间的关系而影响到考核的结果,要对所有的学生干部都公平对待。
  四、结束语
  总之,在高校的学生干部队伍建设过程中,要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观点,着眼于学生干部管理和服务的积极情绪和态度,引导学生干部在管理工作中融入正面的情感,树立正确的、积极的生本管理意识和行动价值观念,将预设的目标与现实行动相链接,使现实与目标体现出契合性,从而增加学生干部的幸福感和成功感。学校还要完善对学生干部的制度环境、激励环境、培训环境,使学生干部能够将积极的心理转化为实际的活动,不断在学生干部的管理和服务活动中,提升自身的管理效能。
  〔参 考 文 献〕
  〔1〕崔元慧.民办高校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策略研究——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4):56-59.
  〔2〕周燕.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探索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培养途径——以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06):59-61.
  〔3〕胡艷华,官玲.高校学生干部逆商培养案例——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探索学生工作新思路〔J〕.教育现代化,2016,(30):107-108 110.
  〔4〕肖湘君.积极心理学视阈下高校党员干部学习教育活动思考〔J〕.广西教育,2016,(31):23-24.
  〔5〕王文荟.基于幸福心理学的高校班级学生干部“TIME”培养模式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6,(11):253.
  〔6〕王丽.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学生干部主体性人格的调查研究与分析〔J〕.时代金融,
  2015,(35):297-298.
  〔7〕高馨.“95后”高职学生干部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J〕.经营管理者,
  2015,(34):473.
  〔8〕赵辰欣.浅谈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心理建设——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5,(11):43-46.
  〔9〕王锐琴,张显东.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校特殊学生群体心理援助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24):35-37.
  〔10〕蒲清平,高微,苏永玲,徐爽.高校大学生感恩心理现状及培养对策——以重庆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11,(05):109-112 94.
  〔11〕孙妍珺.关于大学生学生干部心理素质的思考——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J〕.价值工程,
  2011,(06):310.
  〔12〕马越.高校学生干部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与验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
  〔13〕彭巧胤.高校学生干部需要结构与激励方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9.
  〔责任编辑:侯庆海〕
其他文献
肿瘤细胞产生耐药性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以多药耐药(MDR)最常见(1).目前研究耐药机制多从MDR基因产物入手,探讨其在肿瘤中的表达.本文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496例胃癌组织中P1
同为施工企业,在同样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甚至是干相类似的工程,为什么有的工程项目盈利.有的工程项目却严重亏损?通过调查分析,抛开降低造价、材料物资涨价等影响因素外,笔者认为出现
目的:探讨一层缝合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一层缝合320例消化道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无死亡病例,无吻合口狭窄、出血,吻合口瘘4例,经治疗后愈合.结论:消化道吻合采用一层缝合
随着脊柱外科学的不断进展,腰椎间盘摘除术的技术日益发展,手术疗效大大提高,手术创伤日益缩小.以往常规手术有开窗式腰椎间盘摘除术,半椎板切除,全椎板切除,极外侧型腰椎间
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是当前大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大学生是社会未来的建设动力,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的成长和学习在需要做好专业知识储备的同时,更需要实现自身法律
昨天,语文老师带领我们开展了一次智力竞赛活动,它使我终生难忘!“叮铃铃……”随着清脆悦耳的铃声响起,陈老师迈着轻快的步子走进了教室,高兴地说道:“同学们,为了提高学习兴趣,我
花炮,一看到它人们一定会想起一句话:浏阳花炮响天下。花炮是我镇的特产。我为我的家乡而感到自豪,更为我是这里的一份子而倍感荣幸。你一定看过花炮吧!它是那么的缤纷绚(xuan)丽,
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抵抗力较差,对外界适应能力弱,特别是病情危重、发育不全、营养不良的早产儿、低体重儿常因反复吸痰,使用呼吸机、侵入性操作及抗生素滥用等,大大增加医
高雅文化是指文化范畴中能够培养人们具有积极进取和向上意志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其与通俗文化有着根本的区别。完善文化育人环境,创新高雅文化的育人模式,将高雅文化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