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f4545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脑梗死 心理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7.142
  
  脑梗死是指局部脑组织包括神经细胞、胶质细胞和血液供应缺乏而发生的坏死。心理护理也叫精神护理,在医疗实践中与药物治疗有一样的治疗作用。对促进机体康复至关重要。
  
  臨床特点
  
  脑梗死是脑血管病中常见病、多发病。致残率高且老年人多。由于疾病所致的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口角歪斜等身体改变,一定会造成患者心理障碍。而忽略的心态对促进机体康复至关重要。不同性别、年龄、职业、文化水平、社会地位、平素性格等特定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思维内容。
  起病初期:面对突如其来的疾病出现手脚不能动、吃饭需人喂,一切生活需人照顾,有口不能言、生死不知所措,而出现紧张、恐惧。此时的心理问题是对疾病认识空白引起的。
  恢复期:从病情稳定开始,病人经治疗后,并和医务人员有了接触,对疾病有了初步了解,但由于各种症状消失很慢。此时病人表现出消沉、失望等,而年轻或平时好强者表现出烦躁、易激动。
  
  讨 论
  
  诚心鼓舞,关心体贴: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是一切心理治疗的保证。医务人员要满怀信心和希望。作为第一印象传达给病人肯定信息。并向病人解释脑梗死是怎么回事,用同情、理解的目光,鼓励病人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焦虑情绪。介绍已治愈病例;对病人似亲人,要和蔼可亲,关心体贴。同情理解、疏导病人心理状态。
  耐心训练:训练至关重要。当肢体瘫痪病人跨出第一步时,要给予表扬和鼓励。要像小孩学走路时一样,一步一个脚印。把异常行为恢复为正常行为。持之以恒,指出有利因素,鼓励病人建立治疗信心,帮助病人振作信心。
  心理护理是患者在治疗和恢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不容忽视,任何病情变化和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并发症都会引起患者情绪上巨大波动。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耐心和爱心。多与病人沟通,及时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患者康复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 姜安丽,主编.新编护理学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6.
其他文献
民族团结教育历来受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注。在世界经济合作、文化交往日趋频繁的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更需要重视文化安全,需要深入挖掘民族传统文化中民族团结教育的当代价值。
目的了解山西省城乡老年人生命质量,探究城乡影响因素的异同。方法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中文版调查城乡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其影响因素。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期刊
本文对空调工况下空气柱(上送下回)送风的气流组织,温度场,速度场,空气龄进行了仿真模拟。结果表明。制冷工况下,送风温度为18℃、20℃,风速为3 m/s、空气柱高度为2~2.5 m时,
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青岛某综合管廊电缆舱室通风系统进行研究。采用传统的机械排风加自然补风通风系统,舱室平均温度为31.8℃,但排风口平均温度达到43.6℃,高于设计标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