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避其气 方成大器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byxp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烛之武退秦师》;人物语言;个性形象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是一篇记叙秦晋围郑,郑大夫烛之武临危受命智退雄师的故事。文章篇幅较短,但情节完整,语言精练,较好地向我们展示了先秦散文卓越的艺术成就。尤其是故事中的人物辞令不仅生动而且巧妙,是一篇难得的可以发展与提升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等素养的文章,这也是其被多版高中语文教材收录的原因。笔者就文中出现的五个人物,按照出场顺序依次来鉴赏其个性化的语言,展现人物形象特征,体会其性格特点,感受此文的獨特魅力。

佚之狐:避其傲气方见重器


  《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共294个字,而烛之武一人的话语就占去文章过半的篇幅,其他几人皆是寥寥数语,尤其是佚之狐,只有14字“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然而正是这一简短谏言拉开了一个以“三寸不烂之舌”智退“百万雄师”的故事的序幕。佚之狐是郑国大夫,当国家处“狂澜既倒”“大厦将倾”之际,本该出于本职为国君排忧解难、鞠躬尽瘁,但他却用一句话巧妙地将这个“难题”推给了“过气”的烛之武。
  首先,佚之孤陈述周遭形势“国危矣”。很显然佚之狐深知郑国当下所面临的困境与危险,但其并未自告奋勇地承担救国于水火的重任,转而推荐给郑伯“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其中“见秦君”三字已然告诉我们佚之狐此时已经想到化解围困之法——不是“见晋君”而是“见秦君”,但其并没有想亲自出使秦国去完成这个任务,而是打算让烛之武前往,因为没有人能够确保秦君一定会退师。从这点可以看出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又表明了佚之狐的机智灵敏。烛之武倘若完成任务,佚之孤就是识英雄的伯乐,一旦烛之武失败,佚之狐也能免难于自身。其身上的“狐性”一览无余。最后的“师必退”,不是秦师退,也不是晋师退,而是“师必退”,一切好像都在其掌握之中。
  烛之武壮年没有得到郑伯重用,很显然当年的烛之武并没进入郑伯的“法眼”,郑伯并不青睐于他,现在佚之狐推荐一个郑伯当年看不上的人来完成如此重任,郑伯难免心存疑虑,一时无法接受。但眼前局势紧张,又因无人可用,再加之佚之狐“师必退”的信誓旦旦,郑伯不得不妥协。整个推荐过程,佚之狐巧妙地避开了郑伯作为一国之君本该有的傲气,用一个“必”字成功说服了郑伯,化解了其心中的疑虑,也因此把烛之武这一国之“重器”推到了历史的舞台前,成就了一段不朽的佳话。

郑文公:避其怨气方能用器


  一个弱小的郑国被强大的秦国和晋国联合围困,国家危在旦夕。作为一国之君,郑文公的心境可想而知,他听取了佚之狐的建议,不料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由于烛之武年轻时并未得到郑文公的重用,此时郑文公却使其去完成一项看似不太可能完成的任务,烛之武满腹的怨气溢于言表。面对烛之武的推辞,此时的郑文公只是诚恳委婉地回复一句“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一个“求”字和一个“过”字生动地写出了郑文公的无奈之举与急迫之情。可以说,郑文公之所以如此,既是他的委曲求全,也是他勇于自责的表现。他现在心里装的不是一个烛之武,而是整个郑国,为了国家他可以暂时卑微甚至低头。此时,听到一国之君如此恳切地引咎自责与悔恨认错,一介臣子烛之武内心的怨气已经削减了大半。而后,在烛之武情绪稍有缓和的情况下,郑文公适时冷静地说出“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烛之武是个有胆识有抱负的聪明人,这样关乎个人利害得失的良言忠告他不可能不明白,既然躲避不了,为何不去一试,将自己的真才实学、宏伟抱负付诸实践。这般坦诚的愧怍之语无疑为下文烛之武的“许之”打下了伏笔。整个“求贤”的过程,郑文公仅寥寥数语,却巧妙地避开了烛之武积久而成的怨气,先自责道歉再说明利害关系,可见郑文公的语言层次清晰、情理兼具、精当巧妙。

烛之武:避其锐气方能利器


  在被强国重兵围困的严峻情势下,小小的郑国连城门都打不开了。烛之武只能“夜缒而出”,在夜幕的遮蔽下从城墙上顺着绳索悄悄潜出城。以这么狼狈的出使方式来面对锐气逼人的秦国以及秦穆公,烛之武没有狼狈不堪、跪地乞怜,而是从容不迫、自尊自重,在完全没有刺激对方的情况下一步步智慧地劝退了秦师。
  一上来烛之武就诚恳地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一句自认处于必败之地的话,很自然地使秦穆公放松了警惕,也使秦郑之间的敌对关系松弛了下来,极其巧妙地避开了秦穆公的锐气。而后紧接一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以此吸引秦穆公的注意,激发其好奇心——“难道亡郑对我秦国没有利吗?”调足秦穆公的胃口,为自己下一步的游说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接下来,烛之武以退为进,实行迂回战术,力争不暴露自己的游说目的,闭口不谈郑国的利益得失,始终站在秦国的立场来思考问题——“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一语点明秦晋围郑,即使攻下郑国,秦国亦无大裨益;反之,“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存郑对秦反倒有利而无害。整个对话处处都在为秦国利益着想,先对方之忧而忧。
  再接着,烛之武又借历史事实——“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告诉秦穆公虽然秦晋两国关系一直不错,但晋国曾对秦国背信弃义,有不仗义之举。这次合作攻下郑国后,晋国会不会“重蹈覆辙”呢?不露痕迹、蜻蜓点水式的挑拨离间,加深了秦晋之间的矛盾,定会引起秦伯对晋侯的猜疑与怨恨。
  最后,基于前面充分地铺垫,烛之武机智地抓住秦伯担忧“帮晋灭郑后反而惹火烧身”的心理,紧追问道:“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晋国向东扩张一旦成功,下一步势必会向西扩张,西面恰好是秦国的土地,到时很显然会给秦国带来大患或危难。秦穆公对烛之武提出的这份推测与警惕自然会不寒而栗。
  可以说整个过程,烛之武步步深人,层层紧逼,精辟透彻地分析了晋侯出征的目的在于扩张领土,此时秦穆公的危机感定会油然而生。再加上烛之武在语言形式方面的精当选择,如“君知其难也”“君之所知也”“唯君图之”等陈述句与“焉用亡郑以陪邻”“何厌之有”“将焉取之”等反问句的混合运用,有效地让秦穆公在接受一些确定信息的同时也在不停地思考与权衡。尤其是关乎秦国利益的根本问题,烛之武一律运用反问句,自己不去陈述利弊,而让秦穆公自己去考量,这样得出来的结论很显然比烛之武自己说出来更有力度,更能让秦穆公信服。于是,烛之武“一心为秦”地离间了“秦晋之好”。   烛之武就这样一步步将秦国的敌对情绪转化为解郑之难的有利之器。短短百余字却有排山倒海之势,说退了千军万马,说来了秦郑结盟,也说来了“杞子、逢孙、杨孙戍之”的安全局面,其外交辞令之功夫,可见了得。

秦穆公:避其怒气方能治器


  本来就师出无名,只是在晋侯的伙同下想来郑国捞一把的秦穆公,经过烛之武鞭辟入里的一番分析,想到自己此行不仅得不到任何利益,还有可能给自己国家带来后患,一夜之间,便“与郑人盟”。对晋侯来说,很显然这是一个没有料到的局面,也是一时难以接受的现实。对与郑结盟后的秦穆公来说,接下来首先需要思量的就是该如何面对晋文公的问题,他一定能想到自己的出尔反尔肯定惹怒了晋军(以子犯为代表的)和晋文公,就像当年晋惠公的忘恩负义、过河拆桥给自己带来的痛苦与愤懑一样,所以如何巧妙避开这份怒气,在尽量不失结盟之义的情况下化干戈为玉帛,这是秦穆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最后秦穆公做了巧妙的部署,自己率大军“乃还”的同时,“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秦穆公这一安排不是随意的举措,而是一种心理战术,是基于对晋文公的充分了解,可谓一举三得,一石三鸟。首先,这样做既保全了郑国,又避免了烛之武所说的那种有可能危害到秦国利益局面的出现;其次,在自己得不到郑国的同时,也没有让其他强邻得逞;最后,自己先撤退,只留少数人马戍守郑国,避免了与晋文公直接交锋的可能,一定程度上保存了雙方的情谊。简短的一个辞令部署,可谓妙哉!

晋文公:避其意气方成大器


  本来是秦晋结盟,来势汹汹,想要一举拿下郑国,各取所需。可是经过烛之武的一番游说,秦国一夜之间背晋结郑。风云突变之下,晋军上下其愤怒可想而知。盛怒之下“子犯请击之”,按理来说,这时的晋文公应该一声令下,大军进犯,双方展开一场大战。然而,晋文公胸有惊雷,面如平湖。他清醒地认识到,此时进军攻打的不再是唾手可得的郑国,而是秦郑的联盟,如若遭受两军夹击,即使最终是两败俱伤,也不是最好的结果。此时,不但自己不能冲动,而且还要避免以子犯为代表的晋军意气用事,于是他条分缕析地说:“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从感恩秦国曾经的救微扶困之恩说起,从知恩图报的渊源说起,从秦晋之好的结交大局说起,从国家的长远发展说起,晋军都应该撤军而不是进军。此番说理,是以“仁义道德”为基本原则的,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论述,既合情又合理,并且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自己的怨气,更为重要的是让晋军全体意识到如果一意孤行、意气用事,选择继续攻打郑国,不仅没有胜算,可能还会背上“不仁、不知、不武”之名。在这个时候,可以说只有撤军才是最有利于晋国的上上之策。况且现在的局面已逼迫晋文公不得不如此,这既是一种无奈之举,也是一种“识时务”的表现。可以说,这几句有些“冠冕堂皇”的话,既表现了晋文公审时度势、善于机变的性格,又体现了晋文公能屈能伸、隐忍不拔的胸怀和谋略。
  综上所述,不管是老谋深算的佚之狐,知错能改的郑文公,还是有勇有谋的烛之武,抑是唯利是图、见风使舵的秦穆公,审时度势、能屈能伸的晋文公,可以说善用语言艺术者,方成大器也!
其他文献
1 伊顿公学宿舍。2 温莎小镇街景。  伊顿公学( Eton Gollege)位于距离伦敦32公里的温莎小镇,风光旖旎的泰晤士河畔,与著名的温莎城堡隔河相望。这是英国的一座古老学府,也是世界著名的“贵族中学”。金秋时节,我走进了这座心仪已久的名校。伊顿校园  温莎镇的街道不宽,有些坡度,道路两旁多为两三层的红白色老建筑。上午,街上行人不多,偶有骑自行车的人从身旁经过。远离大都市的喧嚣,环境优美、宁
892路公交线  这是一条东西贯穿门头沟区全境的公交线,东起石景山区的苹果园,西抵东灵山山腰的洪水口,沿109国道,傍永定河河道和其支流清水河,行在门头沟区山水画廊中,一路有看不完的景。此道是著名京西古道中的那条大道,多条山间古道分布在两翼并与之交合,途经十八潭、珍珠湖、百花山、灵山等北京享誉多多的自然风景区,是京西的热点旅游地。总计70站。  地铁苹果园站西→金顶南路→金安桥西→首钢小西门→广宁
漫步“春节之乡”  阆(lang)中古城,位于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县级)市,已有2300多年历史。这里山锁四围,水绕三面,山、水、城相依相融,自然天成,是中国当今保存最完好的一座风水古城之一。在阆中古城南郊,有座锦屏山,花木错杂似锦,两峰连列如屏,有“阆苑仙境”和“嘉陵第一江山”的美誉。  从成都到达阆中已经是下午3点多钟了。酒店位于古城外面的一条古街上,从酒店出來,我就在这条街上转了转,先熟悉下环
美食节上的大铜暖锅  青海省湟中县宗喀驿的一场美食节上,一口巨大的铜暖锅引来万人食客关注,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铜暖锅瞬间让人们对它的制造者们刮目相看。大家见证了湟中县金银铜器工匠们精湛手艺的同时,又品尝到了湟中的民族美食。大铜暖锅腰身铜饰细节——增科。大铜暖锅主创人员名单辐射藏区商业街  湟中县因藏传佛教圣地塔尔寺坐落于县城内而闻名。前来朝拜的藏、蒙民族信众都喜欢使用金银铜器的饰物及生活用品,另外
线路一美丽的什刹海后海1 遥望鼓楼。2 钟楼上的永乐大钟。3 走廊通道。4 银锭桥。  从鼓楼出发漫步后海前,不妨先看看眼前的这座鼓楼。拾阶而上,经过69级台阶,来到鼓楼的击鼓厅,立刻被眼前的景色吸引。击鼓厅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不仅宽敞,而且建筑装饰也非常考究:室内彩绘遍布,脚下是整齐厚实的方砖。站在护栏处向远处望去,景山、故宫、人民大会堂、国家大剧院、北海白塔尽收眼底。鼓楼的北面是钟楼。钟楼采用
谁先谁后    饭桌上,5岁的儿子和爸爸争执起来。  儿子问:“为什么只能说儿子像爸爸,不说爸爸像儿子?”  爸爸说:“我问你,是先有爸爸还是先有儿子?”  “当然是先有儿子,后有爸爸。”儿子理直气壮地说,“在妈妈生了我以后,你才成了爸爸的!”    造句    老师:“小明,用‘要么……要么’造句。”  小明想了想说:“冰棍五毛钱一根,要么?要么?”  老师目瞪口呆。    首长更黑    一日
文化之旅云居寺浴佛节  云居寺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大石窝镇,距市区65公里,是北京地区著名的寺院之一。该寺始建于隋朝大业年问,珍藏着大量石经、纸经和木版经,并称“云居寺三绝”。僧人在此刻经千年,历经六朝十六代,刻经1122部、3572卷、14278块,分别藏于石经山9个藏经洞和云居寺地宫之中,堪称世界佛经镌刻之最,赢得了“北京的敦煌”“石经长城”等美誉。云居寺还完好保存唐塔7座、辽塔5座,有“碑海塔林
林是对墓的一种称谓,但不是什么人的墓都能用的。就如陵,就如冢。埋葬帝王的称陵,埋葬王侯的称冢,埋葬百姓的称坟。墓称林者,中国古代只有两人,一是孔子,孔子墓称孔林;另一人就是关羽。埋葬关羽首级的墓几经变化,最终称为关林。孔子、关羽都是经皇帝敕封的圣人,也是其生后走入平民百姓心中被平民百姓认可的、崇拜的圣人,分别为文圣和武圣。只有圣人墓才能称林。洛阳关林是有墓有庙、林庙合一的祭祀关羽的场所。汉时,曹操
千佛崖风景区位于黄松峪乡黄土梁,该景区地处山区,群峰耸立,壁立千仞,明长城横贯乡域中部山上。地势北高南低,生态环境良好,植被茂盛,山花烂漫,森林覆盖率达到90%,景区溪水长流,时而舒缓,时而湍急。  千佛崖景区现发现千余尊浮雕佛像,大部分保存完好,后经专家初步考证为宋辽时代佛刻。这也是华北地区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处石刻佛像群,数量之多,雕工之精美为世界罕见。最大的一尊佛像隐身在松林之中,高5.3米,宽
山居破城子与河西城堡  古北口,山河纵横,形势雄险,关隘门户。潮河川,通畅大道,地形复杂,兵家必争。气候上极为特别,常发洪水。《长安客话》中描写:潮河川原本以水为险,若逢雨季,周边山上雨水直下,险要异常。有诗为证:“雷声急处雨如倾,电火光来满室明。忽道溪湍高十丈,鼋鼍岸上断人行。”川内形势,险要异常,明人依据长城关堡,布兵列陈。嘉靖年间,曾为蓟辽总督的杨选到此巡视,大发感慨:“潮河潮河,流迫山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