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粥的学问

来源 :经典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qixu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言道:见微知著,以小观大。世界上许多复杂的问题,其实可以通过简单的事例加以说明。1971年,美国著名的政治伦理学家罗尔斯发表了他一生最重要的著作《正义论》。该书从社会契约论的理论出发,探讨如何为美国民主制度提供一个合适的、能为人普遍接受的道德基础。为了实现正义的目标,人们必须首先为社会制度的原则达成某种协议。而这协议的缔结,并非一种实际的历史行为,而是在假定的原初状态中选择的结果。比如探讨权力制约的问题,可以先设定一个简单的情形:有一个由七人组成的小团体,他们想通过非暴力的手段,分食一锅粥,但却没有任何称量用具,怎么办?
   方法一:指定一个人负责分粥。大家很快就发现,这个人总是为自己分的最多,换一个人亦然。
   方法二: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人一天。这样事实上承认了每人有多为自己分粥的权力,看起来平等了,但每个人一周中只有一天吃得饱,可能还有剩余,其余六天却要饿肚子。
   方法三:选举一个大家认为品德高尚之人主持分粥。这人开始尚能公平,但慢慢地,他就会为自己和阿谀奉承之人多分。
   方法四:选举一个分粥委员会和一个监督委员会,形成监督和制约机制。公平基本上做到了,但由于监督委员会常提出各种议案,分粥委员会又据理力争,等分粥完毕,粥早就凉了。
   方法五:每个人轮流值日分粥,但分粥之人最后一个领粥。人们惊奇地发现,每次,七只碗里的粥都一样多,就像用科学仪器量过一般。因为分粥的人知道,如果七只碗里的粥不一样,留给他的肯定是最少的。
   分粥这一情景的设定,首先给我们的启示便是:人是靠不住的,自私自利乃是人的天性,指望人仅凭借自己的道德与良知,而实现分粥的公正,是不现实的。其二,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当一个人掌握了权力,如果没有制约,哪怕他曾经是品行端正之人,也很容易被腐化。这种例子在生活中已屡见不鲜。
   制度的设定,宁可先建立在人的道德水准的一个最低线上:即设想人都是自私的。而后,在此前提下,制定一套“分粥”的规则。这套制度也许并不高尚,但却实用合理,最终有可能实现社会相对的公正。
  摘自《哲理散文》
其他文献
2011年10月31日31日零点前2分钟,一名叫丹妮卡·卡马乔的女婴在菲律宾降生,这个新生儿的可爱照片迅速登上了世界各大媒体,因为她被宣布成为象征性的世界第70亿人口的婴儿之一。联合国高级官员前往菲律宾接见了这个小婴儿及其父母,并送上一个蛋糕作为礼物。   地球人口在1987年达到了50亿,1999年增加到60亿,又用了一个12年达到现在的70亿。在1987、1999、2011年这三个节
期刊
内容简介:人生的兴衰荣辱、用舍行藏,都是点滴在心的滋味。处世的尔虞我诈、欲擒故纵,都是妙不可言的艺术。刘墉在一些平常微不足道的小事后面,告诉你一个大大的处世哲学;而当那些哲学被运用巧妙的时候,则成为一种“使最多人获利、最少人受伤”的处世艺术。”     下午,王董特地跑了一趟银行,从保险箱里拿出两幅画,到裱框店为画配上框。回到家,他找出锤子、钉子,拿着画进了厕所。   “什么?你要把画
期刊
开会专家   我是机关里的一个小头目。大家都说我是官。其实我也算不上什么官,不就是管着几十个人嘛。自从当上了这个小头目之后,我就越来越爱开会了,以至于对开会如痴如醉,难以割舍。一天不开会,我的心里就感到很难受,好像缺了点什么。我从开会中得到了无穷的乐趣。我常想,世界上竟然有这样使人神魂颠倒的事情,太令人幸福了。   我经常开会,这是工作的需要。想想看,哪个单位不是采取开会的办法
期刊
内容简介:台湾,在地图上遥远,书里很近;在影像间熟悉,却始终更像个传说。她与大陆就像一个原点的两条射线,已在渐行渐远的轨道中走过了太多不同的风景。失却相同乳汁的同胞,还能否仅靠着血脉的连接亲切如初?     接受《新京报》专访时,我说“北京是一个农村氛围的城市”。这篇报道引来潮水般的挞伐,都说,“你这个台湾女人凭什么污蔑北京?”我很是意外,不理解农村怎么就“污蔑”了。后来我才知道,原来,
期刊
最近我在读曼德拉的传记,这本700多页的自传读下来,我不无惊奇地发现,这个反政府50年、坐牢近30年、长期倡导武装斗争的“乱匪”,在落到白人种族主义统治者手里之后,竟从没挨过打。   有一次几乎被打了。那是1963年5月,曼德拉刚进卢本岛监狱时,狱警要求这些新来的犯人跑步前进,曼德拉对一个狱友说:“这可不行,一旦开了这个言听计从的先例,以后就任人宰割了。”于是他和这个狱友走到队伍的前面,
期刊
内容简介:中国最哏儿作家王小柔带你发现生活中不经意的欢乐。她说:生活,很有趣。翻译成方言就是:“我们的日子,倍儿哏儿。”王小柔继《有范儿》《乐意》之后再次推出新书《如愿》,轻松诙谐的段子式随笔,生动风趣,令人捧腹之余又解生活原味。书名《如愿》亦指向我们生活的美好愿景,不论日子如何平淡困惑,只要乐观向前,总会达到我们所期待的一切。     第一次与时俱进地换了个3G手机,因为售货员特别热情
期刊
健康就是幸福   下面说说我自己的真实感受。一直以来,酒足饭饱之后,我会站在便池前小便。   有时候,看着小便溅到洁白的便器上面,我会偷偷发出感叹:“我真幸福啊。”   然后,我会对着顺畅排出小便的自己的肾脏、膀胱以至尿道,轻轻道一声谢。   看到这儿,可能有人会说“这有什么新鲜的嘛”,“喝了水当然会小便啊”。   其实,并不是像大家想的这么简单。
期刊
据美国耶鲁大学的科学家最近做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由男性带大的孩子智商高,在学校里的成绩往往更好,将来走向社会也更容易成功。父亲是高山,母亲是大海,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各有优势,必须做到阴阳互补、平衡,防止出现“阴盛阳衰”的现象。   作为父亲,放弃教育子女的责任是一个极大的错误。现在的孩子受到母性教育已经够多了,婴儿时多是母亲喂养、照料;上幼儿园全是女老师的教育;小学、中学阶段基本上也是女老师教育为
期刊
我的一个朋友在纽约一所医学研究生院读书。一次,他得到一份学生订书单,订价只有市价的40%,每期为56美分,价廉物美,于是我们挑了《时代》周刊,一订就是一年。   11个月很快过去了,第12个月刚开头,发行公司就来了一封信:“您的《时代》周刊将在一个月后到期,请记得续订。在新的一年里,您仍将拥有我们的最低订价,每期99美分。”朋友一回来,我就催他赶快填订单续期。他一看信就发现不对,去年是每
期刊
老子《道德经》里谈到治国与管理的几个境界: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说的是最差的管理境界是“侮之”——上司与下属互相看不上,明里暗里有很多牢骚怪话,在工作上相互不配合。   比这稍好一点的是“畏之”——下属害怕上司,规章制度严格,领导作风严厉,员工因为畏惧利益受损或是领导威严而变得唯唯诺诺。这样的企业文化,很难激发人的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