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激发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j3061105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及教学内容,激发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新课程标准》指出激发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小学语文教学应力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激发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探究、展示的平台。如果教师再用老观念去教授语文,那无疑将扼杀课程改革那鲜活的生命力。激发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正成为课堂的主体。那么,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培养他们学习能力,其做法如下:
  一、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师的智慧和创造在于课堂上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深度挖掘每个人的个性潜能,积极促进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实现、自我创新、自我发展。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调控和指导。
  课堂上精妙引导激发兴趣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每个人从事的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活动动机、兴趣引起的,有了动机、兴趣,才能对从事的各种活动具有吸引力。吸引力从何而来呢?这就靠教师有形和无形的力量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趣。例如:我在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我先问:为什么要打?在什么地方打的?作者是怎样描写被打者的感受的?打的结果如何?几个简单的问题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让学生一下子就能够抓住课文重点。这种精妙的引入,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从而带着良好的状态进入学习。
  二、激发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原动力。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应大胆地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交流,赞扬学生一些独特看法,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这样自主学习的劲头就更足了。
  (一)引入情境,激发探究心理
  在一堂课上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但要让学生自始自终处于积极的自主学习状态,创设情境尤为关键。在教学一年级识字课《自选商场》,我创设了录像情境。把学生引入情境之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的:“小朋友们,你们去过自选商场吗?今天,李想小朋友将带我们到自选商场里去逛一逛,她说‘她要买好多东西’,请小朋友们看仔细了,她买了哪些商品?”接着,我就开始放录像。录像一放完,不用我问,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回答。学生对文中的九种商品名称已有了初步感性认识。通过录像情境的创设,把学生带入自选商场的情境中。都想去了解自选商场。
  另外,我还用图画展现形象,产生美感,把学生引入情境。利用音乐产生美感,把学生带入遐想的境界。无论是因好奇,还是因为关注,都是他们形成一种努力探究的心理,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二)利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动机是活动的原动力。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心理动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引入情境后被激起。如果教学还是那样刻板,按老办法、老观念去教。教学手段单一,学生的学习动机定会下降。因此,在引入情境后,根据课文情节的不同、内容的不同,使情境得以持续。教师应不断创设情境,开成连动的整体情境。
  下面我还是以《自选商场》为例,在学生们认识了九种商品名称以后,但要让学生学会分类,且了解自选商场购物的方便,我又创设了情境:老师成了“快乐自选商场的总经理”,并告诉同学,今天却不快乐了,因为商品卖不出去,所以现在想聘请三位优秀的售货员,重新将商品摆放整齐。接着就请三位同学当售货员来给黑板上的九种商品分类。并说出理由。通过这个情境的创设,学生很快明白自选商场的东西是分类摆放及在自选商场购物真方便。无需教师分析,就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引导探究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
  要想使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能保持下去,关键在于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教师应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引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究。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去领会、去发现,在自主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掌握自主学习方法。
  (一)小组合作开辟自主空间
  教师作为引导者,应指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我从很早就提倡小组合作学习。如何使这一组织教学不流于形式我首先给学习小组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如我在教学《三只白鹤》时,我提出这样的学习目标:(1)我会读: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可自由读,也可小组合作读;(2)我会问:在学习小组里提出不理解地方,让小组伙伴共同交流解决;(3)我会讲:把你读文后的感受说给小组伙伴听。长此以往,学生经过这样的训练在以后的读文中就会自觉的给自己小组提出学习要求。培养了学生自主
  学习的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那学习的兴趣可想而知就会更浓了。
  作为教师不要让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学生还未充足地去讨论,更不可能产生创造性思维与真情流露,教师就草草收场,势必起到反作用,长此以往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对于小组学习的结果,教师要及时给予评价。评价可多方面,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反馈的评价,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评价都要有详细地分析。
  (二)质疑问难,发现问题,自主学习
  创造性思维是由问题开始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首先要鼓励他们敢于和善于质疑问难。中国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培养学生善于从无疑处生疑,从看似平常处见奇,这是发现问题的起点。如教学《狐狸和乌鸦》时,学生问:“课题为什么以狐狸和乌鸦为题?”在初读课文后学生又问:“课文写的是狐狸和乌鸦的故事,与爱听好话有什么联系?”教学《我多想去看看》提示课题后,学生问:“课题中的‘我’是谁?‘我’想去看什么?”等等。他们正用问号来擦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学生共分两组进行辩论赛,双方讨论激烈,不仅锻炼了口语能力,又极好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学生跃跃欲试,整节课学生都处在积极的自主学习中,创新思维的火花在这里闪耀。
  总之,课堂教学是属于学生的,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质疑、释疑,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自主学习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自信和情趣,树立积极主动、独立思考、锐意进取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自我调适能力,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和品质,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极大地激发了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其他文献
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应当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它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它既是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和思维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将来走上社会进行交际和日常生活的需要。但在当前的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只片面重视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而轻视或相当程度地忽略学生听说能力培养的现象还较为普遍,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探讨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问题。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听说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呢?笔者根据这些
期刊
伴随着新时代的脚步,化工产品与人们的生活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产品的质量安全和环保问题成了重中之重,如何才能使化工生产更加绿色环保成了困扰生产者的难题,也是现今环境治
创新能力是指个体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包括已有的知识经验等),产生某种独特的、新颖的、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创新教育中,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创新精神的培养、
期刊
摘 要 本文论述了多媒体网络及其优势,以及在网络环境下的生物教学设计原则和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多媒体 网络 课堂教学  多媒体网络是指由教师机、学生机、服务器和控制台联网而成的个人计算机系统,可以实现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点对点、点对面的通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可以向每台学生机传送教学信息之外,还可以通过教师机观察每一台学生机屏幕信息,以达到对教学的反馈和监控;学生可利用教师设计的
内容摘要:随着改革的深化及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声望和国际地位已经进一步提高,随之汉语在国际上的地位也得到了不断提升,但汉语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却在国内被人们普遍忽视。尤其是在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受着不平等的对待,存在着一系列严重问题。所以本文将从当下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存在的普遍问题着手,展开具体的原因分析,并提出改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问题、策略  大学语文是培
人文精神是 现代 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学是人文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人”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此,决定了中学历史学科在弘扬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当代“符合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人文精神方面,肩负重要使命,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本文从中学历史教学的角度入手对人文精神的内涵、中学历史教育中的人文精神进行分析,以期增强教学效果。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二字,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
期刊
水资源是一切生物得以生存的基础保障,随着水资源短缺以及水污染恶化等问题的严峻,保护水资源、减少水资源污染、提升污水处理效率成为全人类的共识.本文从生物难降解污水特
摘要:物理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怎样才能在课堂上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呢?怎样才能启开学生的心扉,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呢?怎样才能使课堂教学过程最优化呢?我认为这不仅需要妥善的处理教材,安排内容,更要注意课堂教学艺术,而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方面就是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语言艺术;形象;易懂;科学物理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教学的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