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膜大蒜根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heng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地膜蒜发病情况的调查,总结出科学施肥、土壤处理、药剂拌种、田间施药等防治方法,以为大蒜根腐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蒜根腐病;發生;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6.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20-0212-01
  
  邳州市是大蒜主产区,常年种植面积在4.5万hm2左右,重茬现象较为普遍,随着近几年大蒜市场的变化,尤其是2010年大蒜价格的猛升,农民得到实惠,种植面积扩大,施肥投入增加,大蒜根腐病也随之加重,严重影响大蒜的产量和品质,目前,该病已上升为邳州乃至徐州地区危害大蒜的主要病害之一。
  1发生规律
  该病2003年在车夫山、宿羊山2个镇零星发现,2005年扩展到5个镇,发病面积达1 500 hm2,2006年扩展到15个镇,发病面积达3 500 hm2。2010年全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病,发病面积达5 000 hm2。此病一般在出苗后2~3叶开始见病(个别田块出苗后即见病),翌年2月中下旬为发病高峰期,3月为发病末期,以后随着气温升高,植株又逐步恢复生长。
  2危害症状
  大蒜根腐病属细菌性病害,是大蒜软腐病的一种[1],植株受到细菌侵染后,出生根由根尖向基部开始腐烂,而后侧生根、次生根接着腐烂,部分植株连“蒜母”一起腐烂,有鱼腥恶臭味,易引发地蛆及其他寄生性害虫发生;地上部叶片褪绿发黄,并从叶尖开始(或局部)沿叶脉纵向软腐,植株矮小,生长发育失调,对产量影响较大,严重时植株死亡绝收。
  3发病原因
  3.1菌源充足是发病的基本条件
  从2003年的零星发病到目前上升为主要病害,病情发展如此之快,说明田间菌源充足,给病害发生提供了基本条件。连年重茬种植,土壤中病菌积累增加,蒜农一般不进行土壤杀菌处理,或处理简单,效果差[2]。加之近年大蒜市场行情一直看好,农民种蒜积极性非常高,面积大增,大蒜种子一时紧张,不少农民将带病蒜种种下地,且不进行种子处理,导致病害发生。
  3.2气候条件适宜是发病的主要因素
  据调查,该病在4~39 ℃范围内均可发生,影响发病的主要原因是温度、湿度,温度高、湿度大发病重。大蒜一般在9月中下旬开始播种,10月上中旬达2~3叶。此时常年日平均气温在15~20 ℃(春季2—3月气温与此相当),地膜覆盖可提高地温10 ℃左右。2009年秋季徐州地区气温一直偏高,10月平均气温22.6 ℃,是近40年同期气温最高值,因而大蒜发病重,病田率达10%左右,且早播田病重于晚播田。
  另外,土壤湿度也是引发病害的重要因素,湿度大,病菌繁衍活跃,扩散蔓延快,发病重。据调查灌溉田发病率高于未灌田,病田率平均高5.4%。
  3.3施肥及管理不当是发病的诱发因子
  从调查结果分析,偏施氮肥或施用未腐熟有机肥的发病重;发病期灌溉次数多的发病重;过早播种比晚播田发病重;未进行土壤及种子处理的发病重;前茬旱作比水作的田块发病重;白皮蒜品种比红皮蒜品种发病重。
  4防治技术
  4.1农业防治
  (1)选择优良品种提纯复壮,培育壮苗。大蒜是无性繁殖,易导致品种退化,降低抗病、高产等优良特性,因而要选择优良品种,去杂去劣,提纯复壮;或选择地理差异和栽培条件差异较大的地区进行引种换种;要合理选种,剔除伤瓣、烂瓣、病瓣、无芽瓣、小瓣,培育壮苗,提高抗病抗逆能力。
  (2)合理施肥,适期播种,加强田间管理。根据大蒜需肥规律及土壤肥力水平,合理施肥,稳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多施腐熟的有机肥,没有施用腐熟土杂肥的要增施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生态肥。坚持适期播种,地膜蒜以气温降到20 ℃左右时为宜,早播气温高易发病。要加强水浆管理,保持田间湿度,注意抗旱排涝。
  4.2药剂防治
  (1)土壤消毒。对连续重茬以及上年发生根腐病的田块,要进行土壤消毒,整地时用50%敌克松30~45 kg/hm2拌细土均匀撒施后耕耙[3];或用土壤重茬改良剂60~75 kg/hm2撒施后耕耙,消灭土壤中的病菌或抑制其繁殖。
  (2)种子处理。有条件的选择无病、伤的种子用80%多菌灵可湿性粉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300倍液浸泡8 h左右,捞出后即可播种[4]。现在常用的方法是将常规冷水浸泡好的蒜种捞出后,每1 hm2蒜种用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2~18 kg拌种,拌匀后即可播种。
  (3)田间喷雾。在发病初期,用20%噻菌铜悬乳剂900~1 350 g/hm2对水600~900 kg/hm2进行喷雾;或用50%氯溴异尿酸盐450~900 g/hm2对水喷雾,隔5~7 d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用药同时加用增效剂或生长调节剂。对于病重及死亡植株要及时拔除带出田外,防止病害传染蔓延。
  5参考文献
  [1] 张博.山东省大蒜腐霉根腐病初步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2008.
  [2] 沙荣艳,徐红霞.地膜大蒜根腐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J].长江蔬菜,2009(23):30-31.
  [3] 佘才鼎,施仕胜.大蒜常见病害的田间诊断与防治关键[J].植物医生,2009(6):17-19.
  [4] 聂文珍.大蒜主要病害及其综合防治技术[J].云南农业科技,2007(3):51-53.
其他文献
紫砂筋纹器是紫砂造型中不可缺少的类型之一。同时也是紫砂壶体系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它与光货、花塑器共存于世,各自演绎着自己的精彩。紫砂筋纹器的创作理念主要来源于自然界
分析了颍上县动物防疫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对稳定队伍提出对策,以期为该项工作提供参考。
中国必须建立强有力的内需拉动运行体制,把促进消费作为确保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最主要的最直接的途径。 China must establish a strong domestic demand-driven operatin
<正> 自主学习(Self-Regulated Learning)正成为研究者、政策制定者、教育者、教师和学生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当前的研究表明自主学习是更有效的学习方式,但国内对大学生被
介绍了赣榆县小麦高产栽培新技术,包括合理控制群体质量、少免耕轻简栽培、优质无公害标准化栽培、全程化控、配方施肥、预防冻害和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小麦高产栽培
"石瓢壶"是紫砂传统经典造型,看似简单的嘴、把、壶身与壶钮的连体,但就这么简单的造型组合在一起,就有了端庄稳重、刚中有劲的质感,还有古朴大方、敦实调和、通体柔和之美,并
摘要杂交棉在新疆棉区的推广种植,使棉花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种植的杂交棉棉种大部分是从内地引种,存在许多无法保证的因素。为使棉花杂交种子本地化,以确保棉种的纯度,降低成本,从播前准备、播种方式、田间管理以及操作技术等方面总结了棉花杂交制种高产技术。  关键词棉花;杂交制种;高产技术;新疆棉区  中图分类号S33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4-0181-01   
工作经历档案是人事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工龄和工作经历的审核是档案审核的重点内容。基于人事档案审核的视角,就工作经历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路径和措施
随着现代社会对生活追求标准的提高,城市明挖下穿隧道的工程有了明显的增多,而隧道的工程往往基于地下,容易接触到地下的净水、污水。如不加以防范,会使工程的施工存在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