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松风阁诗帖》解析(一)

来源 :书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hanks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宋中期,欧阳修为延续了百余年之久的书坛积弊大声疾呼,并与当时已处于书法顶峰的蔡襄一道,为促进宋代书法之转机做出了不可磨灭之贡献.北宋后期,苏轼、黄庭坚和米芾的登场亮相,标志着宋代书法的复兴,然而『苏、黄、米三家毕竟属于时代的骄子,他们通过知己知彼的权衡,突破了唐人的樊篱,闯出了一条「尚意」的新路……』在中国书法史上,黄庭坚堪称独树一帜之第一流书家,与苏轼、米芾共同开创了宋代破『法』求变之书法美学思潮,后人所谓宋代书法尚意,即是针对宋人在笔法、结构等方面而言,独抒性情,追求意境.黄庭坚(一〇四五—一一〇五) ,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黄庭坚行书传承了晋唐以来之优秀传统,博采众长,才得以成就自家面目,继而开宗立派.
其他文献
摘要:索赔信是商务写作中的一种重要体裁,本文旨在研究该类文本中的衔接与连贯。文章首先阐述了衔接与连贯的概念,接着分析了五篇商务英语索赔信,以尝试找出此类文本中的衔接与连贯的模式。研究发现商务英语索赔信中的语篇连贯主要是通过衔接手段的使用来达到的,而不同的衔接手段对语篇的连贯起着不同的作用。本文最后指出了本研究的发现对商务英语索赔信写作的启示。  关键词:商务英语 索赔信 衔接 连贯  一、引言  
一 从怀袖雅物到展厅清赏——扇面书法创作的遗产继承与现代转型rn扇子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宋代开始盛行绢制的圆形纨扇,明代开始流行折扇.扇子本身便于携带,方便出入
期刊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在欢庆的凯歌中,送走了2003年.
期刊
永受嘉福 西汉吉语用瓦.圆形,直径十八点二厘米.无格界,当面中心一小圆点,『永寿嘉福』四字上下排成两列,鸟虫篆.结体疏密均匀,线条盘曲蜿蜒,似行云流水,顺达自然,极富装饰性
期刊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强调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的促进作用。课堂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全体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主动地学习,掌握基础知识,并促使学生的个性、潜能和整体素质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笔者通过对中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观察、体验、思考,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理论,总结出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策略为:“一个重视、两种关系、三种交流、四个原则”。  关键词
河北曲阳出土的北朝末期《尉陵》《贺夫人》墓志,一方峻折森严,一方圆润婉转,虽非名碑巨制,但书法俱为北朝上乘.本文首先通过对志文及相关文献的梳理,厘清北朝末期尉氏一脉直
张裕钊为近代书法大家,其书如古庙堂前松,硬拙古劲.他于古碑刻所得尤多,极受康有为推崇.rn临帖有如米芾那样,全肖原帖,创作也如『集古字』的,也有以我为主,取我所需的.张裕钊
期刊
随着知识与经济的发展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社会越来越需要有多方面能力和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作为一种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和拓宽学生知识面的教育模式,辅修专业教育已在许多
汉字是书法的母体,书法是汉字的艺术.汉字的象形与形声透析出文字与人类社会生活的紧密关系.隶变的趋繁与杂乱冲击着汉字结构变异的书写形态,摩崖石刻之汉隶《玉盆》,正是这
摘要:李安导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不仅带给观众炫目多姿的视觉享受,在主题的表达上也十分丰富而深刻。导演把自己对人生意义的思索融进电影中,影片对曲折人生的展示和对生命意义的思索,充满哲理意蕴。影片对民族文化的展示既让人领略了印度文化的魅力,又因编导将对生命本质的感悟融于民族文化的阐释之中而具有了人类的共通性,进而获得了广泛的共鸣。  关键词:视听艺术 主题意蕴 生命本质 宗教信仰 民族文化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