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兽和机器人的进击!

来源 :小资CHIC!ELEGANCE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woba1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假想的未来世界里,人类和地球总会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其中怪兽和机器人的进击是独树一帜的幻想,从而衍生出了怪兽电影和机器人电影的分支。
  地球环境恶化,科技突飞猛进;神秘的外星人将一个又一个巨型怪兽传送到地球进行殖民计划,城市接连不断的被摧毁,灾难无处不在。为了捍卫家园,一场怪兽和机甲战士的大战将决定人类和地球的命运何去何从!这是2013年陀螺执导的电影《环太平洋》抛出的科学幻想,是一部融合了外星人、怪兽、机器、灾难的科幻电影。在假想的未来世界里,人类和地球总会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其中怪兽和机器人的进击是独树一帜的幻想,从而衍生出了怪兽电影和机器人电影的分支。
  怪兽电影最早可以追溯到1912年科幻电影之父乔治.梅里爱的《征服北极》,但真正具有开辟意义的是1933年的电影《金刚》。从原始丛林到纽约大都市,凭借登顶帝国大厦大战飞机的金刚一战成名,虽死犹荣,成为怪兽界最耀眼的明星。21年后,可以和金刚分庭抗礼的怪兽哥斯拉出道了,此后围绕这两大明怪兽的故事便层出不穷。由日本东宝株式会社制作,本多猪四郎执导的电影《哥斯拉》(1954)灵感源于1953年的电影《原子怪兽》的故事结构,结合了核弹危机和恐龙形象变异成了会发动射线技能的超级怪兽。相对于金刚纯自然式的生命体,哥斯拉摄入核能的设定呈现了更具现实意义的反思价值。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想象力的发挥,怪兽的形象与日俱增,上到外太空下至深海之渊都藏着令人畏惧的怪兽,等待着人类的“探访”。
  怪兽虽由来已久自远古起,但如今并不真实存在如此巨型且破坏力超强的生物,只在科幻的异想世界里活跃。相反机器人的历史就显得要短一些,也没有怪兽直给的视觉冲击以及触目惊心的恐惧感。机器人是似人非人的科技产物,这里所说的机器人暂不包括弗兰肯斯坦式的科学怪人、来自外星球的变形金刚、需要人作为大脑的机甲战士、通过克隆技术成长起来的克隆人,而是《星球大战》中的话痨C-3POH和R2-D2、《终结者》中的T-800、T-1000和T-X、《机器管家》中的安德鲁、《人工智能》中的小男孩大卫和舞男乔等,由各种机械零件打造的钢筋铁骨机器人或是具有人类生化系统的生化机器人。
  机器人一词最早出现在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的科幻戏剧《罗素姆的万能机器人》中,词源是捷克语的“罗博特”,有奴隶、劳工的意思。机器人的诞生之初是为了代替人类完成工作,但人类并不满足于其“工具人”的身份,电影中的发明者渴望赋予机器人人性的特质,另外机器人也希望像人类一样有情感有人性可以创造生命;人类对创造生命的热情超越了自然法则,机器人对自身存在意义的追寻将见证“新人类”的崛起。
  怪兽篇
  MONSTER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想象力的发挥,怪兽的形象与日俱增,上到外太空下至深海之渊都藏着令人畏惧的怪兽,等待着人类的“探访”。
  《侏罗纪公园》:
  在怪兽宇宙中,恐龙是除金刚、哥斯拉之外知名度最高的怪兽,家族庞大、历史悠久可以说是怪兽界的“贵族”。1993年在斯皮尔伯格执导的电影《侏罗纪公园》中恐龙在银幕上活了:哈德蒙博士带着科学家从琥珀中的史前蚊子体内提取到了恐龙的血液,于是消声觅迹几千万年的地球霸主得以复现。为此,哈德蒙还特意在努布拉岛建立了恐龙乐园——“侏罗纪公园”,但由于员工的背叛电脑安保系统瘫痪,恐龙纷纷开启了暴走模式。复活早已不存在的强大生物,企图控制它们却被反杀的故事告诫着人类需要警戒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
  《玉子》:
  从2006年的“汉江怪物”到2017年的“玉子”,从水污染到世界饥荒,奉俊昊电影中的“怪兽”从来都不是怪兽本身而是这个疯狂的世界。作為一部不尽然是怪兽电影的作品,玉子其实是一个内向含蓄、能和人类建立情感的超级猪,没有通常意义上怪兽的凶猛样子,而是被牢牢控制在资本里的待宰物。比起与人类长期对抗的怪兽形象,玉子显然要温和得多。在这部电影中,米兰达集团才是真实意义上的怪兽,资本的力量如利刃一般毫不留情地杀害着那些屠宰场里悲凉哀嚎的大型生物,冷漠的城市从来不会给予一丝同情。
  《异形》:
  异形是冷战的产物,外太空的嗜杀者,在怪兽榜单中首屈一指。“冷战时期的科幻怪物侵占人的心灵——而异形却是肉体的入侵者和破坏者。(艾米.托宾)”它们的嘴角流着甘甜的纯净水,却从不放过任何活着的生命体(除了有主角光环的);它们的出生伴随着人类母体的死亡,会猛然撕裂人类肉体破膛而出,带来直击人心的疼痛感。可尽管异形是一个难以驱逐的噩梦,但总有一些不怕死的人类为了权欲想要延长噩梦的期限,以至于异形一出死伤无数。异形系列影片对人类起源、生命孕育过程以及女性和男性社会地位的隐喻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侧重。值得一提的是在电影中异形是未知的生命体,恐怖如死神;但在电影之外,异形的美学设计却被奉为圭皋,优雅且性感。
  机器人篇
  ROBOT
  机器人的诞生之初是为了代替人类完成工作,但人类并不满足于其“工具人”的身份,人类对创造生命的热情超越了自然法则,机器人对自身存在意义的追寻将见证“新人类”的崛起。
  《我,机器人》:
  说机器人电影就不得不提科幻电影世界中的机器人之父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定律:(1)机器人不能伤害人类,或因不运动而使人类受到伤害;(2)机器人必须执行人类的命令,除非这些命令与第一条定律相抵触;(3)在不违背第一、二条定律的前提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根据阿西莫夫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我机器人》(2004)打造了一个机器人时代,机器人成为人类生活中避不可少的“仆人”,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便利。但某一天开始,机器人收到了控制系统人工智能VIK的操控,它扭曲了三定律对人类发动了攻击,但最终被有了人性的机器人桑尼给阻止了。影片中桑尼是真正产生了人性思维和情感的机器人,比VIKI的进化高级。
  《终结者》:
  论机器人的战斗力有多强,阿诺.施瓦辛格饰演的T-800是一个硬性代表,即便被打的面目全非被烈火烧的只剩一身金属骨架也能顽强地继续战斗直到彻底倒下,这是《终结者》塑造的超级硬汉机器人。第一部《终结者》诞生于1984年,故事设定在某一个未来世界中,机器人统治了世界,为了铲除人类控制世界的“天网系统”派出了各种机器人杀手刺杀抵抗组织的人类领袖康纳,T-800就是第一位机器人杀手。影片始终笼罩着一种挥之不去的末世氛围,机器人的冰冷质感令人不禁胆寒。
  《机械姬》:
  电影史中最早且最知名的女性机器人非1927年的电影《大都会》中的机器人玛丽亚莫属。影片中机器人肉身化的过程与《机械姬》(2015)中艾娃披上皮囊的过程有异曲同工之妙,外在的皮囊让机器人更像人类也更便于伪装隐藏在人群中。《机械姬》讲述了一个很简单的故事,机器人艾娃为逃离创造者内森的冷酷监禁,欺骗了前来给自己做图灵测试的程序员伽勒才得以逃到外面的世界。艾娃身上既有作为机器人全然理性的步步为营也有作为人类意识里对于自由的向往,如此矛盾一直羁绊着人类对于人工智能的看法。古事的结局艾娃虽然像人类一样生活在人群中,但也必将面临着残酷的命运抉择!
  人类把怪兽从想象的空间中释放出来,带来了更为逼真的感官刺激;让机器人拥有越来越多的可能性,模拟了细思极恐的科技危机;旨在用怪兽和机器人这两类虚拟性十足的形象设计反映某种社会现实,从而建立起不止步于猎奇需求的存在价值。以怪兽和机器人为主角的电影主要描绘了一种对抗关系,与同类、人类、超级英雄的对抗,最终通过暴力或“爱”达成某种和解。故事的套路很多,但总有些故事可以跳出固有的模式,展现出动人的一面。
其他文献
“2045年将迎来下一个奇点时代的元年,人类文明与未知世界会颠覆性地进入前所未有的领域。”  拿到这个月选题的时候,终于有一种科幻成真的感觉,有一种把阿凡达带到现实的感觉,雷库兹韦尔在其《奇点临近》一书中表示:2045年将迎来下一个奇点时代的元年,人类文明与未知世界会颠覆性地进入前所未有的领域。  奇点就是在某一个领域里存在但又无法解释,无法理解的一个东西。比如在数学领域的无限大和无限小,再比如说
期刊
正如皮肤一样,环境和生活方式会影响头发的健康和美丽。压力、疾病、孕期反应或身心疲惫的状态都将导致秀发问题,毛躁、干枯、断发、脱发在秋冬变得亟待解决。  Kiehl's科颜氏丝光护发精华液  RMB230/75ml  此款独特的精油精华能够使原本毛燥、不易梳整的头发呈现持久的光泽感。从葵花籽、芝麻籽和大豆萃取的天然精油成分,能够使毛燥的头发平顺却不会过于服帖;维他命E能够保护头发提升闪耀度,保持干净
期刊
11月,北半球进入深秋,气温骤降,高饱和色的复古妆容,爆发着难以驯服的野性性感!从2020到2021,一起领略国际秀场上的大师级妆容。  湿发外表下的野性灵魂  湿发红唇,以随意散落的纹理感,碰撞一絲不苟的浓烈妆容,在伪装的精致外表下深藏不羁的野性灵魂。  Versace2021春夏秀场,繁复的巴洛克元素,张扬的霓虹荧光色彩,吸引着每一个沉迷于美杜莎的人进入神秘的亚特兰蒂斯古国。释放性感的方式从来
期刊
与热烈冲撞无关的青春是什么样子的?安静的成长轨迹里流淌着一首首温柔的歌。就像在银河里宇宙大爆炸都没有声响,在安静之下,他们笃定且有力地萌发,向着未来破土。  摄影:裴瞳瞳造型&编辑:Aruan、Cynthia发型:谷自鑫化妆:QIi(任胤蓬、付思超)、易阳(武星、张嘉元、徐洋)采访&撰文:马凤仪、陈倩艺人统筹:辛本、晓雪服装助理:Catcat、徐琳菲、王逸敏、李聪钰发型助理:雅娴、肉肉化妆助理:果
期刊
大多数人的生活在幻想世界中。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雨果奖  Hugo Award  雨果奖是21世纪科幻领域影响最大的奖项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秉承着虚怀若谷的精神原则,在世界范围内立志选出最优秀的作品供讀者欣赏。同时为了纪念“科幻杂志之父”雨果.根斯巴克,自1953年起便由“世界科幻协会”在每年的世界科幻大会上颁发奖项。奖项涵盖多个领域,对作品的
期刊
从高楼林立的金融中心中环到拥挤喧闹的油尖旺弥敦道,陈旧而残破的市井街道毗邻现代化的摩天大厦,彼此入侵又毫不违和地共生着,仿佛由此便可窥见人类在未来生存的情形。  《攻壳机动队》里的社会高度繁荣又藏污纳垢,先进科技下的人性与智能机械于城市的隐秘暗面中冲突着、厮杀着。香港似乎也天然带有这样赛博朋克的气质。  赛博朋克色彩  从太平山顶俯瞰而去,在香港的夜色里,明艳的霓虹攀着高低错落的城市建筑,维多利亚
期刊
当人们摊开手掌,充满期待地用一张饼承接着丰富美味的食物,总会奇妙地发现:在世界上的其他角落,也有与之相似的美食,意式披萨、土耳其Kebab、北京烤鸭、越南春卷、墨西哥塔可......一张饼和不同的食材碰撞,演绎出无限可能,它们那么相似却又界限分明地让你知道彼此的不同,或许它们之间真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渊源,又或许这只是不同文化之中勤劳而热爱生活的人们不约而同的智慧。  墨西哥·塔可  当你吃着和玉米有
期刊
“太空冰淇淋试吃”“太空食物开箱”一度在Youtuber中引发热议,甚至有许多人开始代购NASA原厂太空食品。  然而,据说真正的太空人却对太空冰淇淋嗤之以鼻。  那么,太空人吃什么食物?如何在无重力的状态下进食?太空中的食物有何不同?  一起来走进对太空食物的幻想。  氧气、水、食物、房子,是人类在地球生存的基本条件。电影《火星救援》中,马特.达蒙饰演的宇航员Mark Watney被搁浅在火星,
期刊
看人类与自然如何平衡  人与自然、生态环境一直都是科幻电影探讨的主题之一,2019年大热的《流浪地球》引发人们从人与自然关系角度重新思考自身的行为。在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今年发布的《地球生命力报告》的项目主任李楠看来,这类科幻片往往展示对未来世界的探索和想象,但是光有漫天的幻想是不行的,科幻片的叙事基础要建立在科学知识和生活逻辑上,这样才能带给人们思想上的启示与情感上的共鸣。  世界自然基金会
期刊
“一个异能少年站立在东京废墟之上,人人都会说这是大友克洋。”  ——宫崎骏  如果说科幻电影是披了一层虚拟外衣的现实,那么动画科幻电影就应该是披了两层虚拟外衣的现实,比科幻电影本身更写意,但在大友克洋的世界里,这种写意被转化成了一种写实。作为可以和宫崎骏、押井守齐名的动画大师,大友克洋总能以精巧的画风设计和简练的故事结构冲破想象所编制的虚幻空间直达现实深处。  “我的漫画,在人物、背景的细微部分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