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职业防护教育渗透

来源 :大众科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yuxuan06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护理工作的职业安全风险较高,职业防护作为护理学基础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在护理职业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目前中职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职业防护教育普遍存在教师和教材、教具等方面的问题,不利于护生职业防护意识和技能的培养,故应针对性加强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职业防护教育。
  关键词:护理学基础;教学;中职;职业防护教育
  护理人员在临床实践工作中长期接触尖锐医疗器械和携带病菌的病人,容易在自身、病人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发生生物性、物理性、化学性和社会心理性伤害,不利于其身心健康,故职业防护意识和技能是护理专业人员的职业核心素养之一,职业防护教育贯穿整个护理专业教学过程,职业防护更是直接被纳入护理学基础教学内容之中[1]。但目前临床护理人员在长期服务教育和实践下已经习惯于将病人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自身的安全,加之普遍缺乏专业职业防护技能教育,应变能力差,导致职业伤害频发。因此,加强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职业防护教育,是完善护理职业教育体系,保证临床护理人员安全的重要途径。
  1.中职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职业防护教育现状
  教师方面,大部分中职护理专业教师都长期脱离临床,甚至从未从事过临床工作,临床经验严重不足,对临床发展动态并不了解,也很少主动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普遍不重视职业防护,在职业防护教育中只是采用讲授法向护生直接灌输教材中的知识,缺乏真实案例佐证,造成低效、甚至无效课堂。教材方面,护理学基础教材将“职业防护”安排在前期护理学概论部分,而护生尚未学习后期护理学基础知识与技能操作部分,加之中职护生基础较差,造成严重学习障碍。教具方面,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护士职业防护意识的增强,医院为护士配备的职业防护用具不断更新升级,而中职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的职业防护用具还在原地踏步,导致职业防护教育与临床护理职业安全管理脱节。
  2.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职业防护教育方法
  2.1正确认识职业防护
  职业奉献和自我防护均是护理职业素养之一,前者是护士对病人的责任和义务,后者是其对自身安全的保障,二者都是尊重生命、负责任的价值观表现,并不矛盾。因此,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教师应详细讲解职业防护的含义和意义,在培养护生职业奉献精神的同时强调自我防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重点分析二者的关系,纠正其重保护患者而轻自身防护的错误护理观念,使其正确理解职业防护,认识到“为了对别人负责,首先要对自己负责”,护士发生职业损伤不仅危害自身的身心健康,还不利于病人的利益保障,更增加了社会和个人的经济负担。
  2.2树立自我防护意识
  护生尚未接触临床护理工作,对每天与病人面对面、零距离接触存在的安全风险没有感性认识,自我防护意识普遍淡薄。因此,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教师应在讲解护理专业理论与技术操作知识时引入临床护理职业危害的临床实例,强调其对护士身心健康的危害,并指出可以通过精湛的技术操作和扎实的理论知识能够进行有效预防,进而在增强护生自我防护意识的同时消除其恐惧心理,激发其学习各项技术操作和基本理论的热情,使其理解、正确对待职业伤害。
  2.3掌握自我防護方法
  为了提高护生的自我防护技能,教师应在护理学基础理论教学中,积极渗透职业防护知识,使护生对职业防护形成感性认知,如在“医院和住院环境”章节和“卧位与安全的护理”章节的教学中强调护士在面临和病人同样的环境和污染的同时还存在其他多种不安全因素,在“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章节的教学中重点讲解隔离技术、无菌技术和灭菌、消毒、清洁队自我防护的作用和意义,以增强护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边演示护理技术操作,边讲解操作要点和每个环节的防护工作,如在“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实训课上重点讲解“戴口罩”、“戴手套”和“洗手”等操作的自我防护作用,并加强练习,在“给药”实训课上先引入临床实例突出针头划伤、刺伤的危害,然后讲解注射器的安全使用方法,并加强技术操作训练,实现熟练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在“标本采集”实训课上分析标本采集过程中易发生的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措施,强调护理风险贯穿整个操作过程[2]。此外,还应注重操作细节讲解,强调“风险来源于细节”和“小问题是酿成大祸的根源”,进而使护生时刻警惕护理风险,养成严谨认真的工作习惯;将职业防护知识纳入护理技术操作考核体系中,引起护生对自我防护的重视,促进护理技术操作与职业防护的交叉渗透,使二者融为一体。
  总之,针对中职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职业防护教育存在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帮助护生正确认识职业防护、树立自我防护意识并掌握自我防护方法,对降低护理职业安全风险,保证临床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小军.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渗透职业防护教育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22):79-80.
  [2]陈玉婷.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渗透职业防护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4(23):102-103.
其他文献
摘 要:物理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其教育教学的目标在于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物理知识,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而要想真正实现物理教学的目标,还需要以高效的物理课堂教学为基础和支撑。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从合理设置课堂提问、安排课堂实验环节、结合信息技术教学三个维度出发,来分析打造和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基本方法和科学策略。  关键词: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策略  高效
期刊
摘 要:当前的小学数学存在着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面对这样的问题就需要教师提出提高教学效率的方案,以促进有效教学。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在本文中对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问题作一个浅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课前预习;课堂讨论;课堂展示  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大部分都是传统类型的课堂模式,传统类型的教学模式无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导致数学的教学效率低下。学
期刊
摘 要:师生互动是教师与小学生交流学习数学知识方面心得体会的重要途径。而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有效探讨是教师需要重点完成的数学教学工作。教师需要明确师生互动对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方面的积极意义,利用日常教学工作开导学生以积极乐观的学习心态解决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多次在数学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以此途径检查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了解小学生在数学课上的学习动态。 
期刊
摘 要:学生的身体是进行体育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讲,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各方面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因此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就显得十分重要。但是部分教师受以往教学经验的影响,对体育教学不重视,除此之外学生家长对此也没有正确的认识,面对这种情况如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效率是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此进行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初中体育;高效教学;策略探讨  在进行初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
期刊
摘 要:有关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已经引起了社会群众的高度重视,所以从事学校教育职业的人都在为此做出努力。因此,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首先应该了解提升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对学生的成长有哪些帮助,从而本着为学生进步着想的教学态度去分析有效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热情,以求能够顺利达到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策略分析  在过往的高中化学教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大量农村留守儿童成为教育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很多年轻的父母为了让孩子有个可靠的陪伴者,就把孩子交给了家里的老人带,为此,很多农村留守儿童成为了隔代教育的主体。但是我们不得不看到,隔代教育给留守儿童的成长带来的各种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得到解决,将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带来消极的效果。为此,我们要认识到隔代教育给农村留守儿童带来的实际心理问题,并发动可以发动的力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的改革发展,初中音乐教育也步入新发展阶段,奥尔夫教育體系相关的理论具有良好地指导意义,在初中的歌唱教学之中的应用,具有现实的意义,能更新教师们的教育理念,从而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创新教育模式,提升初中歌唱教学的教学效率以及质量,为此,本文对奥尔夫教育体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其在初中歌唱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推进初中音乐教学的开展。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初中歌唱教学  
期刊
摘 要:现如今,新一轮的基础课程改革正在不断的推进和实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现阶段教育教学的核心任务。核心素养的落实与培养依赖于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所以初中数学教学便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阵地。基于此,本文将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依据,结合现实教学经验,并从设计课堂问题、组织小组学习、利用数学模型、联系生活实际四个维度出发,来分析核心素养下开展初中数学教学的基本方法和具体策略。  关键词:核心
期刊
摘 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新课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大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的素养。道德与法治是小学阶段一门培养学生品质、提升学生素养的学科,对于价值观以及世界观正在形成的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培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道德与法治  道德与法治学科的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数学在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等方面有独特的作用,要求在进行教授之后,让学生的计算能力达到答案准确、计算迅速、方式灵活和运用合理的基本要求,在小学阶段结合学生学习的知识,小学生要熟练地正确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还有对于其中的一些运算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且做到计算方法灵活合理。如何在小学阶段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