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苏太空争霸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JIAJUN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苏曾共同主导太空秩序


  讨论太空安全,不能忽略美国与苏联争霸的历史,并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冷战期间的太空秩序主要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所塑造。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号,美国受到巨大震动,产生心理恐慌,因为美国的盟国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国认为苏联的军事实力已经超过美国,尤其是在导弹技术方面。随后,美国政府奋起直追,于1958年1月31日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同年成立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并颁布《太空法》,从组织和法律上确保太空事业的发展,争夺相对于苏联的太空优势。此后,美苏两国各自进行了大量投资,以求在火箭、卫星和人类太空飞行方面取得快速技术进步。由此,“阿波罗”登月、航天飞机发射、国际空间站相继问世。基于这些技术进步,美国和苏联迅速成为太空主导力量,整个冷战期间两国发射到太空的所有卫星数量占全球总量的93%。
  冷战期间,太空元素成为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全球发射到太空的所有卫星中,约70%是军事用途的。而事实证明,军事卫星的急剧增多为美苏相互制衡发挥了很大作用。例如,双方均开发了天基情报和监视能力,从而可以更好地以非干扰性的方式监视和了解对方的核力量,创造了更大的“军事透明度”,客观上起到了防止彼此战略误判和爆发常规战争乃至核战争的作用。同时,两个超级大国都在太空中试验核武器,很早就发展起反卫星和导弹防御能力。
  在一系列核武器制度以及基于空间体系的双多边协定之下,两国均对在太空使用武力保持了克制,先后达成《战略武器限制谈判》《反弹道导弹条约》等条约,抑制了军备竞赛形势的过快发展。美苏两国进而将彼此之间的这种体制推广到其他国家,很快形成了国际空间法,包括《禁止核试验条约》《外空条约》及其他条约文件。
1969年7月16日,美国用“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将三名宇航员送上月球。图为宇航员埃德温·奥德林在月球表面漫步。

冷战太空军备竞赛高潮时刻


  冷战时期的太空军备竞赛在20世纪80年达到高潮。1983年3月23日,美国总统里根在电视演说中将“高边疆”理论公之于世。“高边疆”理念将太空作为一个与大陆、海洋、领空并列的独立物理领域,意图促进由太空活动产生的相关技术在安全、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全方位应用。由此可以总结:
  首先,太空活动本身的性质推动了美国综合经略太空战略理念的转变。太空活动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效益、长周期等特点,为了利用太空实现国家经济、政治等目标,不仅需要在天基资产的获得和运营方面投入大量国家资源,而且需要配备大量昂贵的地面设施、优秀的技术人才群体,以维持它们的运行和数据开发。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美国在太空领域面临高额经费支出和巨大的项目风险,这就需要推动更多国家行为体和领域力量参与太空能力建设,提升太空在国内与国际、安全与经济等方面的融合,从而实现成本与风险分担之目的。
  其次,太空技术在非军事领域,特别是在卫星通信、广播等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也推动了美国全方位的太空战略转型。从具体执行层面来讲,“高边疆”战略理念提倡推动民用价值较高且较成熟的太空技术私有化和商业化,以最大限度实现太空技术的实用化和效益化。
  第三,也是最令人瞩目的,是“高边疆”战略理念将太空军事利用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里根政府推出“战略防御倡议”(Strategic Defense Initiative,也称“星球大战计划”),作为打破核僵局、夺取对苏军事优势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战略防御倡议”由“洲际弹道导弹防御计划”和“反卫星计划”两部分组成,核心是编织外空保护伞,以各种手段攻击敌方在外太空的洲际战略导弹和航天器,以防止敌对国家对美国及其盟国发动核打击。技术手段包括在外太空和地面部署高能定向武器(如微波、激光、高能粒子束武器)或常规打击武器,对敌方来袭洲际弹道导弹进行助推段、后助推段、中段和末段的多层拦截。
  按照当时的计划,美国政府从1984财年到1989财年将斥资250亿美元研究反弹道导弹系统的关键技术及相关验证。英国、意大利、西德、以色列、日本等美国的盟国也应美方要求不同程度参与了该计划。苏联对美国“战略防御倡议”的实施如芒刺在背,从一开始就竭尽所能通过各类私下谈判和公开宣传反对该计划。1986年10月里根与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冰岛雷克雅未克举行美苏首脑会晤,当时苏联提出,只要美国愿意放弃“星球大战计划”,苏联就会答应签署扯皮已久的全面限制战略武器条约,戈尔巴乔夫甚至提议如美将“星球大战计划”限制在实验研究范围内,苏联愿意接受美方倡议,到1991年削减一半核武器。然而里根拒不接球,此后苏联出于无奈跟风投入巨额资金研发反制手段,使得自己本来就已相当薄弱的经济雪上加霜。苏联解体两年后,美国政府于1993年5月以“不再符合时代需求”为由,宣布中止“星球大戰计划”。
其他文献
大理是一个旅游胜地,长年旅游人群络绎不绝,这里山川秀美,气候舒适。特别是近年中国许多城市环境恶化,雾霾罩天,遍体鳞伤的今天,大理一下子变成了人间的“天堂”。随着大理、丽江旅游的世界性引爆和观光旅游向体验旅游的转型,丽江成为全世界小资的天堂和中国旅游的最新热点。  现在,大理被称为“东方的瑞士”和“亚洲文化的十字路口”。在这许多簇拥来到这里的人群中。文化人、艺术家、诗人、导演等特别多,他们与当地政府
期刊
魏微:您愿意用文字的方式给《周末画报》的读者描述一下您的画作以及风格吗?  雷子人:在关于2011年创作的《菊花和刀》的文字描述中,有网友问:“哪样菊花啊?”答:  “纤手一捻即菊花”;又一客云:“菊花、刀,最重要的是武士,我们正是缺失了这样的精神!文明在消弱,精神在迷失,人格在沦丧,虽然我们不是也不可能是救世主,可是我们可以在自己的世界里,坦然的活着!”即复:“菊花和刀原有的意象被解构时,我蓦然
期刊
在当代艺术中,对动物凶猛和变异的表现,成为一种重要的现象。动物不再是以往那种温顺可爱的配角了,动物有其自己的性格特征和行为方式,动物的凶猛和变异,作为对人类自身难以克服的顽疾的反叛和反映,开始在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中大量出现,动物与动物性,身体与身体性,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被艺术家们关注和强调。在传统艺术特别是中国传统艺术中,欲望的表达以心理的想象为最高上限,身体性和动物性的感觉是要杜绝的。但是欲望毕竟
期刊
这种既感性,却又在人的感性世界里激起某种极端不舒适的感觉,对于女性而言十分明显。当身着优雅裙装流连在艺术沙龙里的都市白领们乍一看到墙壁尽头安放的那尊被缚的裸女时,表情多少会有些不自然。其实,当女性面对这尊雕塑时不期然流露出的各种真实状态,却正是对这尊雕最好的解读:这个有着好看的胸与身形的女子,却被肖时安赋予了一幅呲牙咧嘴怪诞面容。女子的腿被一圈圈绳子束缚着,她却挺着娇好的胸,用怪异的面孔展露着顺从
期刊
在绘画语言上韦加是一个踏实的语言实践者,纵观他的系列绘画线索,排除掉了图像构成上几乎所有的社会因素,没有看出他通过图像进行反讽和叙事的努力,倒觉得他一直在减少具体图像、符号所带来的象征含义,想告诉观众纯粹的韦加似的个人语法。  弗洛伊德、米劳斯、罗斯科贾克梅地是他从学生时代就开始喜爱的大师,从中不难看出他的审美趣味与追求是典型的现代主义的范畴,但在他的作品趣味中我确实感到他对偶然性、意外、瞬间、甚
期刊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9月30日发布数据,9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6%,低于上月0.5个百分点,降至50%的临界点以下,但高技术制造业PMI高于上月0.3个百分点,达到54.0%,新动能引领作用突出。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2%,高于上月5.7个百分点,升至临界点以上,非制造业景气水平快速回升。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1.7%,比上月上升2.8个百
期刊
我们时代的艺术和艺术家们经历了太多的时尚、商业、情色乃至政治围观等等的话语演绎,似乎,一切都成为了“正典”舞台上无悲无喜的正剧。但是在中国的文化大地里面,我们仍感觉到一股股喧嚣与骚动的浪潮正在推涌,中国社会的时代情绪似乎正在被一些更加关注现实的艺术家传达出来。  有英国记者在记述2011年8月的世界情绪的时候,用了“愤怒”两个字,他说“愤怒的8月”。我呼应他的说法,同样以“愤怒”这两个字来描述肖时
期刊
9月26日,德国联邦议院举行选举,有47个政党参选。德国联邦选举委员会27日公布的联邦议院(议会下院)选举初步计票结果显示,社会民主党(社民党)以微弱优势领先,现任总理默克尔所在的联盟党(由基民盟和基社盟组成)排名第二。社民党获得25.7%的选票,联盟党得票率为24.1%。之前在联邦议院拥有议席的其余四个政党——绿党、自由民主党(自民党)、德国选择党、左翼党得票率分别为14.8%、11.5%、10
期刊
面对评述某种艺术作品时,词语会变得非常复杂,难以明白无误地表达出画面传达的意象。不如限制或审慎对文字的使用,以便不影响直接的观看。有时候,画的题目显得多余。王川的画就有这个特点。它极少提供可描述的信息,不论是他精妙的纸上笔墨,还是大幅的压克力及油彩作品。  他的画却表现出一个特性只说非说不可的东西,极度的空灵状态使得他轻盈、细微的笔触也充满着意蕴,用现代电子时代、意象来比喻;就好像时在空无的电光屏
期刊
2021年4月29日,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将“天和”空间站核心舱成功送入预定轨道。  “太空资产是国家战略资产,要管好用好,更要保护好。明显的是,太空安全已经是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21年9月15日在驻陕西部队某基地视察调研时的讲话  2021年8月24日,美国太空司令部司令詹姆斯·迪金森在美国空间基金会第3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