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增长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q_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乃至整个亚洲,当下都迎来了一个可以媲美“工业革命”和“计划经济体制的终结”的重大转折期。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人口、就业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结构上,一些不可逆的变化正在开始发生。
  这些动向会对未来产生怎样的影响?思考这一问题时,比起短期的需求面的要素(比如消费、投资、出口,所谓“三驾马车”),更要重视中长期的供给面的各种要素。这样,有关人均GDP增长的人口、制度、经济的相互关系就会明朗起来。

如何分析2008年-2012年中国的人均GDP


  根据官方发布的数据,2008年-2012年期间,中国年均GDP增速为9.1%。去掉同期0.5%的人口增长率后,人均GDP增速为8.6%。那么,这样的增长可以分解为哪些供给要素呢?
  首先,在这期间,中国劳动适龄人口(15岁-64岁)占总人口比率上升带来的人均GDP增长,即人口红利的贡献是0.46%。劳动参与率降低带来的影响是-0.57%。这一负面要素主要是年轻人的升学率的上升导致的。此外,劳动人口从生产效率低下的农业地区,转移到生产率高了约5倍的城市地区,这种就业转移对人均GDP增长的贡献约为3.11%。我想把这种现象称为库兹涅茨效应。在中国,路易斯的“生存工资带来的无限劳动供给”这一概念常常被提及,那我就用比较并历史性明确了农业就业比率的下降在任何国家都是共通的“增长的定量观点”的库兹涅茨(第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的名字来称呼这种现象。最后,城市产业的人均劳动生产效率上升的贡献达到了5.46%。
  


  为了将这些中国近期的动向特征进行对比和历史性角度的观察,可以参考图1。首先,人口红利对人均GDP增长有很大贡献的时期,日本是1955年-1970年的高度增长时期,韩国是1970年-1990年的高度增长时期,中国是1982年开始到现在的高度增长时期。但是,正如这种比较所揭示的,其效果逐渐减弱。今后,人口红利在每个国家都会急剧减少为负值。

库兹涅茨过程在中国能持续多久


  图2比较了日本、韩国、中国的库兹涅茨过程。也就是说,纵轴表示的农业就业人口比率,和横轴表示的人均GDP的结合,按时间顺序表现为从左上到右下的折线。日本和韩国的农业就业人口比率分别在1970年前后和1990年前后下降至20%。
  同一时期,如图1所示,日本和韩国的高度增长期都结束了。因此可以得出一个经验性的规律,今后“20%”将成为一个重要的阈值。
  如图2所示,中国沿海地区(C-C)的农业部门就业比率已经达到了20%的阈值。另一方面,中国内地(C-I)仍然处于向20%下降的过程中。那么,库兹涅茨过程将在中国持续多久呢?
  中国社科院的蔡等人基于2009年的官方户籍调查结果进行了估算,结果显示当时仍然在农业部门就业的农村居民人口约为2.11亿人。与此相对,已经离开农村进入第二、第三产业就业的人口为1.86亿人。作为政府2014年的重要政策之一提出的是,到2020年为止,进一步让1亿农村人口在城市就业、定居的计划。但是,正如2009年的调查所显示的,农村就业人口的70%已经40岁以上。因此,库兹涅茨过程对人均GDP增长的贡献在今后五年势必逐渐降低。

TFP增长是要点,因而企业改革至关重要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中国的两个高度增长要素,即人口红利和库兹涅茨过程,将会像当年在日本和韩国所发生的那样逐渐消失,这是新常态中人口/经济常态的一个侧面。
  这样的话,人均GDP的增长就只能依赖于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理论上,这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全要素生产率(TFP)和资本/产出比率(资本产出比)的提高带来的贡献,但我没有这一计算所需的各个产业的资本存量数据。
  


  但是,根据我所了解的各种学术研究成果来看,在21世纪初,比起资本产出比的提高,TFP的贡献并不高。但是,资本量的单纯增大,如果没有人力资本的补充性积蓄,根据收益递减规律,其对人均GDP增长的贡献将逐渐衰减。因此可知,在新常态下,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加对人均GDP增长的影响将比以往更加重要。
  TFP需要通过与各种生产要素的“新结合”(无法还原为单个生产要素的贡献)才能实现。因此,要实现TFP的持续增长,企业经营的改革、经营者的职业化和自律性非常关键。经营者还必须受到保护,避免政治家对合约的恣意干涉,避免公司资产被巧取豪夺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在混合所有制的基础之上,将公司治理透明化,将公司经营置于《公司法》的管理之下,这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我想谈一下与托马斯·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相关的分配公平问题。
  皮凯蒂指出,欧美的“超级管理者”因为业绩获得了高额报酬,使得财富向少数人集中。他认为,在资本收益率高于经济增长率的情况下,如果不加强对资产征税,财富的集中将无法避免。假如业绩至上主义也在中国确立,那么中国是否也必然会陷入贫富差距扩大的境况之中呢?但是,中国也许可以用它特有的方式从这一陷阱逃脱。这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相关。
  具体来说,这个方法就是将现在政府持有的国有企业股份转移给多个公共养老基金,在金融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下进行专业管理。这样,企业的经营者会被经济效率、革新的市场规律约束;另一方面,退休者和被雇佣者作为养老基金的受益人,也能够享受到资本收益率上升的恩惠。
  换言之,促使企业经营革新与自立化的公司治理改革,对中国经济能起到一石二鸟的效果。因为通过引入高效创新的企业经营,不仅可以促进人均GDP的可持续增长,还可以在少子老龄化社会中确保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
  作者生前为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本文为作者于2015年3月25日在“中日经济学家学术交流会”上所作的主题演讲,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秘书处整理
其他文献
中国正崛起成为“社交商务”的全球中心  西方可能发明了网购,但中国正在打造网购的未来。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规模超越美国。中国第一大电商阿里巴巴所处理的交易量,比亚马逊和eBay两者的总和还多。如今,中国正引领全球走向移动电子商务的未来。  2016年,“移动商务”将首次占到中国网购总量的一半以上。据研究公司eMarketer估算,2014年,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其他移动设备进行的零售
期刊
世界经济正在新“平庸期”踯躅前行,新的国际规则正在重构。经济全球化仍然是当今世界大势,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尊重现代制度文明、按照国际经济规则办事、实现国内体制与国际规则的合理衔接,应是顺应世界大势的理性抉择。  目前TPP、TTIP、RCEP等区域、次区域和多边合作机制为处于痛苦转型的中国增添了更多外部变数,在风云际会的国际变局下,中国更需要国际视野的大局观,以助中国更顺畅地度过改革“深水区”和经
期刊
关注两位女性新星  2015年夏,在七年的敌对之后,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宣布,政治家与金融服务业休战。不受联合政府的约束,乔治·奥斯本提出新政的条件:遵循伦敦金融城新监管制度的字面含义和内在精神,同时执政的保守党将暂时停止抨击银行家。  2016年,该契约将继续有效。在很大程度上,对于耗尽资本并限制信贷、影响经济增长的恶棍银行处以天价罚款将成为历史。但因为专业操守新标准实施,个人仍将面临风险。
期刊
今年以来,中国的GDP增速不断下挫,引发人们悲观情绪,有经济学家甚至断言中国经济已走投无路,将陷入越来越深的困境。有媒体披露,众多外商投资的加工制造类企业,如制鞋、服装、电子等大量转移至国外,造成无数工人失业。而河北、黑龙江等省份钢铁和煤炭企业大规模分流员工。一系列消息都加剧了人们的忧虑。但在这一系列悲观现象之中,人们或许应当看到的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和调整的步伐,已经取得一些成效;而当前的经济下
期刊
屠呦呦现象,纷纷扰扰,其实质无非是价值观的多元化在互联网时代的呈现。  屠呦呦和帕累托,一位是当今的中国老太,另一位是上世纪初的意大利老头,两人有何关联?大有关联。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的华人。1923年去世的帕累托并非诺奖得主,因为当时还没有诺贝尔经济学奖。假设诺贝尔奖基金会自1901年起就颁发经济学奖,那么帕累托铁定是诺奖得主。我相信,全世
期刊
市场对今后人民币汇率的看法迥异。悲观的看法是人民币贬值三成不算多,看看其他新兴市场国家,货币贬值三成也就是个起步价,人民币升值这么多年也该贬了。乐观的看法是人民币过去都是央行捏着鼻子升值,真正让市场做主的人民币升值还没到来,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顺差国,6%-7%的经济增速也是当前全球经济表现当中瘸子里面挑出的将军。  我的看法,近期内人民币会以当前汇率水平为直线呈现上下小幅波动;未来中长期人民币
期刊
近年来大多数人已经认识到,中国经济高增长、低效率,靠大量投资支撑的旧常态已经不可维持。它必然要过渡到“新常态”。新常态仍待努力确立  那么,新常态具备哪些特征?有多种不同的理解。大体上在两点上比较一致:第一,是GDP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甚至中速增长转变;第二,是经济发展方式从依靠投资驱动的粗放增长转向依靠创新驱动的集约增长转变。  应该看到,以上两者有着很不相同的情况。前一点,经济增长速度降低
期刊
富民思想是胡耀邦经济思想的宗旨和灵魂,它的根本主张就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都要以富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人民生活现代化。中外历史和现实都表明,现代化进程越深入,能否走富民道路就越关键。走富民道路,就有可能实现现代化。反之,走贫富悬殊的道路,那就只能堕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所以,胡耀邦强调和阐发的富民思想,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改革发展的宗旨是富民  从经济角度看,实行改革开放、
期刊
经济学的本质和功用一直是经济学家内部争议不断的话题。理由很简单,任何科学都是便于知识的再利用。经济学家将人的经验编码成知识,再和其他已编码的知识连结产生新知识。  相对于经济管理理论,经济成长理论作为科学的争议相对小许多,因为成长理论可以从经验中获得编码的知识相对于稳定理论多出许多。保罗·罗默(P. Romer)在1994年曾回顾经济增长理论五点经验共识编码的成果。这些经验共识是:(一)市场经济中
期刊
自中国2001年加入WTO以来,贸易经济得到迅猛地发展,2010年就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但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为代表的国际高水平贸易和投资协定新规则对我国的开放与改革带来了更高的要求。那么,中国应该如何应对咄咄逼人的高水平贸易投资协定?TPP新规  2015年10月5日,美国自2009年主导推动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终于达成了基本协议, TPP开放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