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补足年龄规则的起源、发展与中国化实践

来源 :青少年犯罪问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way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现行刑事责任年龄制度实质上是一种不可推翻的法律推定,欠缺实质正义,引入恶意补足年龄规则可以通过个体识别的方式认定未成年人的实际刑事责任能力,为刑法在低龄未成年人不法案件中的适用提供法律依据.我国现行刑事责任年龄制度不足以应对当今低龄未成年人恶性案件,而恶意补足年龄规则符合我国现行刑法价值理念和社会人文基础,对该规则可以借鉴吸收.结合我国现有法律制度和社会现实,可在适用范围、证明标准与证明主体等方面逐步落实恶意补足年龄规则,使该规则有效发挥作用,以此完善现行刑事责任制度.
其他文献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历史地位做出重大判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这一全新的重大判断,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关联,及其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期刊
一rn2021年11月8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胜利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充分肯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召开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期刊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成就和经验,为在新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耀眼标志和重要里程碑.深入总结党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从中汲取砥砺奋进的智慧和力量,对在新的赶考路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伴随着《刑法修正案(十一)》正式施行,标志着在我国完全无刑事责任年龄下调至12周岁,然而未成年人证词在刑事诉讼中应用依然存在许多困难.在以往的研究中,未能针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被告人的供述、未成年人被害人的陈述、未成年证人的证言进行区分研究,忽视了三者之间的不同性.未成年人言词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应用应以证明过程为进路,在符合证明标准的基础上,结合现行刑法来进行研究,同时引入社会控制理论对未成年人不法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鉴于未成年人年龄范围较大,现阶段对其言词证据在刑事诉讼应用中难以统一标准.在改进路径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要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担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教育作用,引导青年学生传承红色基因、树立红色理想,以实际行动把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打下的红色江山守护好、建设好,矢志不渝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