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膜上穹窿联合筋膜鞘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的临床疗效

来源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lan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应用结膜上穹窿联合筋膜鞘(CFS)悬吊术和单切口额肌筋膜瓣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21例患者分为两组,CFS悬吊组11例15只眼,额肌筋膜瓣悬吊组10例12只眼,术后随访1周至6个月,对两组患者术后效果进行比对,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改良单切口额肌筋膜瓣悬吊组2例术后眼睑闭合不佳,1例上睑形态不佳,4例上睑迟滞,2例复发,CFS悬吊术组1例出现欠矫现象,其余患者睑裂均能完全闭合,重睑外形良好,未见暴露性角膜炎。术后6个月疗效观察,CFS悬吊组并发症少,眼睑对称度占优,术后6个月下垂矫正效果及上睑回缩量均优于额肌筋膜瓣悬吊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CFS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的方法具有美观、安全性高、外观自然、患者满意度高、并发症少、更加符合生理等优点,值得临床借鉴。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改良"reading-man"procedure (RMP)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圆形缺损的效果和意义。方法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应用改良RMP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圆形缺损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龄16~83岁。在设计中,改良RMP皮瓣的中轴线短于RMP皮瓣的中轴线,其皮瓣一臂长为弧线(斧形皮瓣);不对称Z成形术中的两个皮瓣互相移位,斧形皮瓣覆盖圆形缺损,三角皮瓣修复供区缺损。皮
目的探讨"网球拍"状足底内侧逆行皮瓣修复前侧足底缺损的疗效。方法2011年6月至2016年6月,采用"网球拍"状足底内侧逆行皮瓣修复10例前足底缺损,缺损合并有骨、肌腱外露,皮瓣面积3.5 cm×2.0 cm至8.0 cm×4.0 cm,供区均植皮修复。结果10例皮瓣完全成活,供区均一期愈合,外观良好、瘢痕小。10例均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足底创面外观恢复良好,皮瓣质地外形满意。足部
目的探讨手术优先(SFA)方案矫治成人骨性Ⅲ类错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8例成人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进行SFA的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和颏成形术,术后2~4周开始正畸治疗。在手术前(T1)、手术后1周(T2)、手术后6个月(T3)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28例均对效果满意,无并发症发生,平均疗程13.2个月。Po点和B点在T2较T1分别后退(7.74± 3.93) mm(P<0.
目的分析成人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牵张成骨术后的复发情况和手术效果。方法对9例成人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的三维CT进行数字化测量及统计学分析。测量术前(T0)、牵张成骨术后(T1)及随访时(T2)双侧下颌升支高度、双侧下颌体部长度、颏前点至面中线距离,计算牵引延长后下颌骨的回缩复发率。结果T0、T1及T2的下颌骨升支患侧与健侧长度比例分别为(58.19±12.06)%、(87.09±17.92)%和(
目的探讨重度眼窝凹陷并结膜囊闭锁患者眼窝重建的疗效,并对重建方法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01年10月至2014年3月治疗且有完整随访资料的重度眼窝凹陷并结膜囊闭锁患者40例进行总结分析,其中游离皮瓣眼窝重建34例(肩胛皮瓣2例、前臂皮瓣17例、上臂外侧皮瓣15例),带蒂皮瓣2例(逆行颏下岛状皮瓣2例),眶周种植体+赝复体修复4例。结果40例随访时间均超过2年,行皮瓣重建眼窝者皮瓣均成活,眼窝外观丰满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Er∶YAG(2940 nm)点阵激光联合10% 5-氨基酮戊酸(5-aminolevulinic acid ,ALA)光动力治疗顽固性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120例扁平疣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10%ALA光动力治疗,应用LED光源照射,功率密度70 mW/cm2 ,距离20 cm,照射20 min;观察组60例,采用点阵激光500~800 J/脉冲,短脉冲模
目的探讨点阵激光不同能量对豚鼠皮肤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及其c-kit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0只豚鼠背部皮肤划分成A、B、C、D 4个区域,分别采用不同参数处理:A区(对照区),不予激光照射;B区(低能量区),以20 mJ/cm2的能量照射;C区(中等能量区),以60 mJ/cm2的能量照射;D区(高能量区),以120 mJ/cm2的能量照射。激光处理后1周、4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