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期饲养原蚕如何预防细菌性肠道病的发生

来源 :蚕学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q1989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菌性肠道病在秋期原蚕饲养中经常发生,它造成蚕儿死亡,产茧量低下,并导致死笼率提高,出现克蚁单产低、公斤茧制种低的现象,对蚕种生产威胁较大.我们近几年来对绍兴蚕种场秋期饲育原蚕过程中发生的细菌性肠道病所造成的损失感触较深,加深了对细菌性肠道病发生原因的认识,取得了预防细菌性肠道病发生的有益经验,提高了我场在秋期蚕种繁育过程中防治本病的水平,秋期蚕种生产取得了较为稳定的成绩.一、细菌性肠道病发生的原因细菌性肠道病的发生是由于受不良环境的影响,造成蚕儿体质虚弱,代谢机能下降,生理机能失调,胃液杀菌力减弱,细菌
其他文献
作者利用石油类微溶或不溶于水,一般都漂浮于地面水表面的性质,研制出一种新型装置-油膜采样器来采集漂浮态的石油类样品,并提出用单位水体表面面积的含油量,作为对水体中石油类污
游仙蚕业在“八·五”时期进人高速增长阶段,1994年产茧6000吨,但蚕茧生产遇到市场和价格不稳定,产品结构及质量不适应市场需要等问题,以致困扰蚕桑生产的发展乃至今后的
干茧处理是蚕茧收烘工作的最后环节,若处理不当,亦会对蚕茧质量造成损伤,使之前功尽弃.就其干茧茧丝纤维干脆和吸湿性强等特点,干茧处理要把握散、轻、防、选、分五字要邻.1.
1 为什么推广“一条龙”配套的养蚕技术体系我区近年蚕茧价格急剧下降,蚕农养蚕比较效益差,严重挫伤了蚕农栽桑、养蚕的积极性,全区近两年毁桑达2000万株左右,有桑不愿养蚕的
蚕业生产是一个自然环境——生物(桑树、家蚕)——人类社会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系统,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过程的物质生产过程.蚕茧的自然再生产过程是指
从最近召开的全国丝类丝织品出口会议上传出的消息:1.1997年全国丝绸出口25亿美元,其中丝类5.2219亿美元,比前年下降0.6%;厂丝出口8255t,下降14.1%,金额2.2549亿美元,下降14.
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东北地区东部湿润地区若干流域雨前出口断面时段平均流量与前期影响雨量之间关系,然后在一些假定的基础上推导出所建议的予报雨洪径流系数的计算公式,并以几
期刊
据悉,美国近期决定,对中国印染的丝织品如丝头巾、丝围巾等运到意大利或法国包装,并印上该国制造的商标转而向美国出口的行为将给予处罚.
万州区位于重庆市东部,地处长江中上游结合部,属三峡库区腹心地带.长江由西南向东北横贯本区,流程83公里.全区幅员面积3457平方公里,辖62个乡镇、1098个村.总人口164.05万人,
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由于1997年冬季气温偏高,盆地内及重庆市各地未见降雪,此种暖冬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病虫的越冬,加之近两年来,丝绸行业不景气,影响了蚕农护桑积极性,不仅冬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