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链霉菌Streptomyces sp. SCSIO 1672及其代谢产物水杨酸的分离鉴定

来源 :微生物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n_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南海海洋沉积物中分离得到1株海洋放线菌,鉴定为链霉菌Streptomyces sp. SCSIO 1672。通过优化发酵条件,采用海虾生物致死活性和高效液相色谱追踪,利用有机溶剂萃取、正相硅胶、反相硅胶等各种色谱层析方法分离出活性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解析出海洋放线菌SCSIO 1672次级代谢产物中的该活性化合物为水杨酸。
其他文献
对筛选到的1组稻秆腐解复合菌系RSS-4,以腐解产物的pH值、酶活及稻秆失重率为指标,研究了该复合菌系的性质稳定性和功能稳定性;并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法(DGGE)分析了该复合菌
探讨低湿度培养环境对奇异变形杆菌集群运动生长模式的影响。用含水量为90%的低湿度平板诱生群集运动增殖能力不同的内环与外环变形杆菌,通过菌落直径比值反映2种菌群集运动增
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是继噬菌体展示技术发展而来的一项基因抗体工程新技术。它可将含不同物种全部抗体可变区基因的基因库转化成展示在噬菌体表面的蛋白库,不仅使单克隆抗体的
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是指细胞感知周围同类细胞的多寡或密度并调控基因表达的系统,它对大多数细菌的生物膜形成至关重要。目前对霍乱弧菌的QS系统已有较深入的研究,该
S.tenebrarius H6主要产生安普霉素、氨甲酰妥布霉素和氨甲酰卡那霉素B,其中后两者仅在3′位有差异。为克隆相关基因,根据已报道的aprD3、livY、gentY基因设计兼并性PCR引物,
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从本实验室保存的1株特异腐质霉EIM-50上克隆到中性纤维素酶外切葡聚糖酶基因(CBHⅡ)全长序列,大小约为1 586 bp。将其克隆到pPIC9K上,成功构建重组
针对生物威胁的现场处置工作,建立气溶胶芽胞表面滞留抗力的智能预测模型,以准确预测环境表面芽胞污染状况,为大规模的现场洗消任务提供重要依据,有利于实现及时反应、恰当反
研究纳米化提高白矾与冰片复合物体外抗菌活性的效果。分别采用琼脂扩散法、体外杀菌试验及试管稀释法,测定白矾与冰片O/W型复合纳米乳对临床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杀菌效果
探讨肿瘤患者深部真菌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现状。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住院肿瘤患者送检标本分离出的173株真菌的分布及
建立EB病毒(EBV)转化的B淋巴母细胞系(LCL),应用此细胞系作为抗原递呈细胞筛选抗原特异性的T细胞克隆。收集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者外周血20份,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利用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