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氧化锌中三光子吸收与倍频效应致光辐射特性

来源 :发光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pa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强光激励下纳米氧化锌发光机制,以气相传输法制备的冠状样品为对象,室温下以1 100 nm与1 150 nm脉冲激光以及350 nm氙灯对其进行激励,观测光致发光谱。根据光强关系和强场与物质作用的三阶微扰理论,认为1 100,1 150 nm激光激励下的样品的紫外与可见光波段的辐射机理分别归因于样品中三光子吸收和二次谐波效应。同时,基于激子非弹性碰撞复合机制,对紫外辐射的红移现象进行了分析。
其他文献
客家民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十分丰富的客家文献。文章论述了客家文献概貌和客家文献数据库的系统功能。
期刊
制备了结构为ITO/MoO3(30 nm)/NPB(40 nm)/TCTA(10 nm)/CBP∶R-4B(8%)(30 nm)/电子传输层(40 nm)/Li F(1 nm)/Al(150 nm)的器件,其中R-4B为红色磷光染料,电子传输层分别采用Alq3、Bphen∶Alq3
服务评估与质量控制是数字参考服务研究中的重要问题。文章针对这个问题, 提出了一套评估指标体系, 并就服务评估与质量控制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论述。
指出了读者在图书馆所存在的严重的失信现象,提出图书馆必须建立读者诚信档案管理制度,加强并完善图书馆诚信管理。
采用熔盐法制备了不同煅烧温度的NaY(MoO4)2∶Er^3+荧光粉材料,样品的晶体结构与微观形貌由X射线衍射仪和场发射扫描电镜测得。Er^3+掺杂的Na Y(MoO4)2纳米晶体的斯托克斯荧光发射
使用蓝、绿、红超薄发光层结构来制备荧光型非掺杂白光器件,其器件结构为ITO/Mo O3(5 nm)/TCTA(40 nm)/C545T(1 nm)/TCTA(2 nm)/Be PP2(1 nm)/Bphen(2 nm)/DCJTB(1 nm)/Bphen
主要介绍作为学术资源开放传播新模式的开放获取运动内容,并针对大学图书馆的资源采购、馆藏建设、服务以及角色定位,讨论开放获取运动对大学图书馆的影响。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Mn^2+/Fe^3+共掺杂的NaYF4上转换纳米晶,通过改变掺杂浓度来调控晶相、晶粒尺寸以及上转换荧光发射强度。以Fe^3+共掺杂的上转换纳米晶为晶核,通过改变反应时间
11月9日,正值金秋时节,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暨南大学图书馆新馆开馆典礼隆重举行。暨南大学校长胡军、党委书记蒋述卓、全国CALIS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戴龙基,广东省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