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流行前的自行车记忆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w_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忽如一夜春风来,共享单车成为近两年中国城市中的一抹亮色。小橙车、小黄车、小绿车、小红车……共享单车在普及绿色交通理念、连接起城市“最后一公里”的同时,也引发了关于城市管理和交通发展的诸多讨论。
  时光倒转几十年,自行车就已经是中国人最重要、最青睐的代步工具。作为曾经的“自行车王国”,我们有着独特的自行车记忆。
  家庭富裕的象征:大件之首“二八车”
  自行车是一个半世纪前传入我国的舶来物,在自行车发明和改进的各个阶段,不同类型的自行车都曾在我国出现过。
  1940年,上海自行车厂(上海永久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成立,中國有了自己的自行车生产企业,由此开创并演绎了中国自行车行业历史上最辉煌的篇章。
  然而,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自行车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仍属于不折不扣的奢侈品。谁家有辆自行车,可比现在有辆汽车还显“土豪”。人们生活富足的一个象征,就是“骑着倍儿新的自行车,带着彩花的暖水瓶”。当时,一辆自行车售价一百多元,而一般工人的工资每月只有三四十元,买车很不容易,有的大单位就出面,替职工向国营商业部门办理“赊购”,比如,国营天津钢厂的职工就曾用分期付款的办法购买了五百三十多辆自行车。
  那时自行车除了用于上下班乘骑,还有个很重要功能便是负重运输。一大家子人要采买沉物、接人送人,都指望这辆车。所以尽管也有轻便车型,但最受大众欢迎的,还是结构扎实、能驮一家三口的载重型28英寸男车。十岁上下的孩子学骑车,也都是直接从这种大块头的“二八车”起步。直到今天,许多人还有童年握定车把、稳着车架、斜着身子,把小腿穿过横梁下方的空档努力去够脚蹬子的练车记忆。
  那个时候,人们对自家的自行车都可谓“精心呵护”。许多人一买到车,就赶紧拿颜色不一的塑料条将大梁、车把等部位缠起来,以防磨损油漆。即便没淋雨,隔三岔五也要用碎棉纱或旧布头把自行车精心擦一遍、打上油,生怕生锈。
  1978年后,随着生活逐步改善,耐用消费品需求全面增长,“三转一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成为大家结婚置业的必备物件。在上海,永久牌自行车、蝴蝶牌缝纫机、上海牌手表和青岛的红灯牌收音机曾经位列“四大件”,成为家庭富裕的象征。作为“大件”之首的自行车,无论城乡都几乎脱销,“凤凰”“永久”“飞鸽”等名牌自行车更是异常紧俏。
  飞入寻常百姓家:“一人一车”的自行车王国
  1981年5月,国务院召开全国日用机电产品工作会议,决定大力发展自行车、缝纫机、钟表、电视机等十种日用机电产品的生产。各地争相兴建自行车厂和零配件厂。1983年,全国自行车实际产量达2758万辆。1984年7月,国务院批转国家经委报告,要求促进企业联合,扩大优质自行车生产,三年内做到名牌车敞开供应,取消票证。到了1986年,当年仅前11个月全国自行车产量就达3229万辆,相当于平均一秒钟,就有一辆新自行车出厂。
  随着收入的提高和供应放大,许多人结束了骑破车旧车和大号男车的历史,街头也不再是“黑骑军”的天下,各种型号、色彩、样式的自行车开始出现,洋洋大观。
  上世纪80年代,北京的自行车以平均每年50多万辆的速度增长。自行车多,成为北京交通的重要特征。到了80年代末,千万人口的北京,已拥有800万辆自行车。除去老人孩子,几乎已是“一人一车”的饱和状态。在高峰时段,东单、南河沿、西单等路口,每小时就会有两万多辆自行车通过。
  在自行车全盛时代,国际视角中的北京印象更是少不了满街的自行车。据新华社报道,1974年到1975年期间,时任美国驻华联络处主任的乔治·布什和夫人巴巴拉,经常骑着“飞鸽”牌自行车穿行于北京的大街小巷,两人骑车在天安门前的留影也一再地出现于报纸杂志上。15年后,当老布什以总统身份访华时,收到的特殊国礼也是两辆“飞鸽”自行车。
  上世纪90年代以后,普通人拥有私家车的梦想开始逐渐照进现实,随之而来的是自行车骑行环境的改变,不少骑车人感觉路越来越难骑了,骑车出行比例逐年下降。与此同時,自行车也不再是单纯的实用型代步工具,而渐渐有了时尚、运动、休闲等新定位。
  近两年来,随着城市交通“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日趋严峻和全社会环保观念的与日俱增,火爆的城市共享单车将自行车重新拉回大众的视野,也许,“自行车王国”的再度复兴就在不远处。
  (来源:《解放日报》)
其他文献
在湄潭县复兴镇大桥村,村民都知道从省城来了一位第一书记叫杨文奇,有什么事找他准靠谱。他在这里不到两年的时间,把私车当公车,把骄车当越野,跑出了4万多公里。  这4万多公里换来了近1000万元的省级财政资金注入该村,换来了“空白区域皆发展产业,贫困户皆进入合作社”,换来了群众的信任……  调动一切因素参与脱贫攻坚  2016年4月,刚到大桥村的杨文奇通过调研了解到,该村656户2541人,有建档立卡
期刊
5月24日上午,贵州省委老干部局召开干部职工大会,宣布省委决定:孙拥辉同志任省委老干部局局长、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兼)。  会议宣读了省委的决定,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书记郑德川出席会议并讲话,孙拥辉作表态发言,省委老干部局副局长、贵州老年大学校长王小乐主持会议并作表态发言。  郑德川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近年来省委老干部局取得的成绩。他说,近年来,在以石松江同志为班长的
期刊
5月27日,贵州省委老干部局局长、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孙拥辉,省委老干部局巡视员谢平,省委老干部局机关党委书记辛伟及省委老干部局部分干部职工参观贵阳大数据博览会。  会期中的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人头攒动,科技感十足。现场观众跃跃欲试,争相感知新科技。孙拥辉一行先后参观了阿里巴巴、富士康、騰讯、贵州华芯通半导体等展区。展览会分别从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数据中心和配套产品、智能制造及设备、互联网创新应用、电
期刊
据报载,又一反腐大戏《国家行动》即将登陆央视。“大戏”值得期待,但正风反腐不能有“看戏”心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不断深入,一些腐败问题得以曝光,很多党员干部通过案件启示录、官员忏悔录、电视专题片、反腐電影和电视剧等多种途径,了解了一些贪官的“两面人生”,以及他们贪污受贿的荒诞之事。  对于这些“剧情”,我们本应该吸取教训,引以为戒,避免“走贪腐分子之路”。然而,卻有一些人,对这
期刊
对于家住天津的刘希恭来说,今年春天“很难过”。已近80高龄的他,为寻找给儿子治病的一种短缺“救命药”——青霉胺,心急如焚地跑遍天津各大医院,然而却被告知已停产。  廉价药,又被称为基本药物,是指能够满足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保证供应、基层能够配备、国民能够公平获得的药品,主要特征是安全、必需、有效、价廉。  然而,近年来却接连曝出廉价药“药荒”的新闻,让廉价药逐渐失去了“基层能够配备、国民能
期刊
5月5日,记者来到贵州省社科院社会研究所,采访了社会研究所副研究员王义飞,就贵阳市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养老面临的形势等畅谈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贵阳市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加快  2005年左右,贵阳市就进入了人口老龄化阶段。而根据贵阳市民政局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2015年,贵阳市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老年人总数达59.33万人,老龄化率(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率)达15.25%,即每100人中就有15名60
期刊
谁也没有想到,新一轮的反腐讨论是由一部内地电视剧引起的。《人民的名义》从一开始就打出了“十三年来第一部被解封的反腐剧”的口号,“直面当代中国官场大面积坍塌的腐败现象”,“直接捅到副国级”,在十九大临近,反腐成为主旋律的当下,这样一部根正苗红,(听上去)尺度惊人的剧,来得正是时候。  “国家已经提高到不反腐要亡党、亡国这个高度来看待这个事了。这种时候有什么作品能比描写反腐这个更能抓住人心。”导演李路
期刊
编者按:  這是一个属于2017年春天的故事。  在短短10多天时间里,中国人取得多项零的突破,技术和科技能力集中展现,从星辰到大海,到处都是中国的声音。  中国从落后走向富强,一步一个脚印,从世界大国到世界强国,离不开所有人的努力和奋斗,更离不开各个领域的大师们的执着与坚守,他们的风范令后辈敬仰,他们是中国的精神,中国的信念,中國的脊梁!
期刊
4月26日,在人民海军第68个生日的第三天之后,全国人民翘首企盼中国第一艘国产航母001A型顺利下水,蛟龙入海!  有没有航母,绝对是评价一个国家军工强弱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说到航母,就不能不提到“辽宁号”,说到“辽宁号”,怎么能不说到“辽宁号”航空母舰总设计师:朱英富!  想当船长的造船人  小时候,朱英富时常梦想着长大后成为一名船长,至少也是一位水手。在海边长大的他一心想着将来去开船。  为
期刊
5月7日,98岁高龄的数学泰斗吴文俊病世。他,提出的“吴公式”“吴方法”让“外国人跟着中国人跑”,不少人却对他知之甚少。他,37岁就与华罗庚、钱学森一起获首届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82岁高龄又站在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的领奖台上。他,鹤发童颜,还是个偷偷跑去玩过山车的“老顽童”……静读中国数学不老传奇的传奇一生。大师远去,风范永存。  中国数学梦:让外国人跟着中国人跑  吴文俊是数学界的“泰斗”,他的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