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性基底节区不同部位出血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来源 :局解手术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itv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索基底节区不同部位出血能否预测患者的预后,并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为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判断临床预后、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362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以影像学和解剖学为基础确定基底节区出血的部位,根据不同出血部位将其分为前部型、内侧型、后内侧型、外侧型、后外侧型和混合型.收集患者临床特征、影像学特征和住院治疗情况,以出院6个月的结果分为预后良好组(mRS 0~2分)和预后不良组(mRS 3~6分),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脑出血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 前部型和后内侧型的出血量较少,致死率较低,预后较其他分型好;内侧型出血容易导致更多的神经功能缺陷;外侧型、后外侧型和混合型出血量较大,致死率较高.多变量分析显示,血肿累及内囊、脑叶皮质、脑室会增加预后不良的风险;GCS评分越低、血肿体积越大时,预后不良的风险越大(P<0.05).结论 除了常见的临床特征和生化指标外,出血位置及血肿累及的邻近区域也是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基于解剖学和影像学的6种分型方法可以有效预测临床预后并指导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口腔护理见习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口腔护理学见习课程的学生为研究对象,2018级学生为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2019级学生为实验组
目的:以宫腔镜操作为例探讨HYSTT系统在妇产科住院医师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方法:对2018年8月至2020年7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接受妇产科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的67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