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济安鲁迅研究的个体精神史侧面——以《鲁迅作品的黑暗面》为中心

来源 :现代中文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ry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暗的闸门》(1968年)诸篇章中,《鲁迅作品的黑暗面》(1964年)问世较晚,与全书对左翼文学运动这一主题的关心不同,'黑暗面'一文是从个体精神层面上关注鲁迅作品中的无意识色彩,以及从传统与个体心理角度分析这种无意识风格的成因,将60年代的鲁迅研究从文学创作与社会活动的启蒙精神与现实主义角度深入到艺术家个体精神史研究层面,对后来李欧梵等海外学者的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在80年代《鲁迅作品的黑暗面》进入大陆学术语境后,更是启发了后起者对鲁迅精神世界的进一步深入探索。
其他文献
一、管理干部学院是促进科学技术与管理更好结合的桥梁本世纪初,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总经理斯隆看到许多工程技术人员对管理一无所知,有的甚至连什么是成本都不知道,给生产、管理带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还是私营企业,都将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企业如何生存,如何发展,已成为企业界共同面临的新课题。有识之士纷纷认为:以人为本,科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成人教育理论、方法和内容也在发生变革。如何遵循成人教育的客观规律,按照成人教育的特点,在成人学历教育和各种类型非学历教育中,开好文献检
2016年7月16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与《探索与争鸣》杂志社联合主办的“殖民·创伤·记忆——东亚殖民主义反思”国际学术工作坊召开。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以及日本
《鲁迅的都市漫游:东亚视域中的鲁迅言说》中译本序。本书原为日本的学术出版社岩波书店所刊行,属该社教养启蒙系列丛书"岩波新书"中的一册。初版印刷两万册,售罄后继续以电
《心灵史》作为张承志最重要的作品,既是解读作者内在思想脉络的关键,也是理解1990年代以来中国思想文化变迁的钥匙。本文通过对读《心灵史》及其改定版,并结合作者90年代以
《樊骏论》是王富仁兄尚未完成的一部遗稿。现在要出版,他的学生宫立先生来信嘱我写一篇序。我自然没有什么理由可以推辞,而且私下里,我对樊骏先生还怀着一份很深的怀念,我确
期刊
霍姆斯的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即问题法闻名于国际比较教育界。文章探讨了霍姆斯对以往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反思、问题法的建构、问题法的研究程序和问题法的资料分类体系。在
周作人在晚清士族家庭中成长,受到当时乾嘉考据学风余习的熏陶,掌握文字音韵、名物训诂和版本目录学的基本知识,与故乡文献建立深厚感情,这使得他的文章既有名物之趣,又有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