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

来源 :教育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xlw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阶段的审美教育应贯穿在各科教学中,音乐课以优美的乐曲,和谐的旋律,使学生得到艺术享受;美术课以绚丽的色彩,清晰的线条,使学生赏心悦目;体育课以健美的动作,激烈的竞争,使学生身心愉悦……语文课中的美育,则是以曲折的情节,动人的形象,悦目的环境以及富有韵味的语言,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使学生在感情上产生共鸣,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自觉地、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应是学生审美各种能力的培养人。
  第一、要培养学生审美感知及感受能力
  视觉、听觉是审美感知的两种主要官能。文学作品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的,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也源于作品的语言,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语言的剖析,让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和思想美。也可以运用朗读,使学生的审美感知的指向隐含于审美对象的美,激发起审美主体心理上的喜、怒、哀、乐的情绪反应,让学生体会到审美的音乐美、语言美、情感美。 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的,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中人物或景物的形象美进行剖析,让学生感知美。例如,《风景谈》一开头,出现在我们视野中的是作者为我们描绘的一幅“沙漠驼铃”的画面,望不到边际的沙漠“白茫茫一片”,发着“微微的白光”,突然,地平线上出现了“黑点”,逐渐变成“黑线”,微风送来铃铛“丁当,丁当”的“柔声”,“昂然高步”的驼队排成整齐的方阵,加上那“长方形猩红大旗” 与那“苍茫”“寂静”的沙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庄严、妩媚”的感觉。我们可以抓住以上这些词语从色彩、感情、声音及动静变幻去指导学生感知形象,从中欣赏到大自然的阳刚之美,领悟到大自然的粗犷及人们战胜大自然的伟力, 进而理解“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的深层内涵。
  第二、要培养学生审美想象及联想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将课文的审美因素与学生的审美经验“接轨”。这种“接轨”要求教师在分析课文、阐释问题以及提问时,恰当地融入学生社会生活和课余生活的内容,启发学生进行“勾联”“嫁接”和“回忆和联系”。吟诵李白的不朽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出现在人的脑海里的何止是黄河呢?也许是浩瀚无际的大海,也许是一泻千里的黄果树瀑布,也许是滚滚东去的长江……想象在人们头脑中迭现的是许多波澜的画面, 使审美的感受更丰富了。一篇课文中审美的因素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宜抓住课文中最能反映中心主题的,反复出现或突出表现的主要人、景,抓住凝聚作者思想感情和审美意识焦点的“情结”,诱导学生阐发、品味。所以要充分利用课本提供的“思考练习”,设置想象、联想的阶梯。如《荷塘月色》第二题:“作者是抓住荷塘月色的哪些特点来写的?……并联系写作实际说说如果不这样写,还可以有怎样的写法,效果会怎样。”这是指导和提示作想象和联想操练的,施教者可以根据题目设计出各种有益于想象、联想的训练台阶,使学生得到发生想象和扩展联想的实践锻炼。
  第三、要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及理解能力
  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每一篇课文都体现着各自不同的美的内容。有的歌咏伟大,有的歌咏平凡;有的歌颂善良,有的歌颂纯真;有的鞭笞丑恶,有的鞭笞好妄;有的鞭扯落后,有的鞭挞黑暗……这些丰富多采的语文内容无不寄寓了作者的审美情感。这就要求去启发、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了解人的自身,了解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读苏东坡的意境开阔、场面宏大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要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时间流逝,世事沉浮的怀古之幽情,就必须帮助学生从作品的表层走进作品的深层,把“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联系起来,同苏轼当时被贬黄州不得志的思想情绪联系起来,体会作者对雄姿英发的周瑜建功立业的敬慕,体会作者感慨今昔,由物及人,由人及己,抒发“人生如梦”的心理历程,由此而获得自己的审美感悟。 当然,以上所谈的审美感知、想象、情感与理解并不是各自独立的、泾渭分明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美的具体性和美感的情感性,决定在培养审美感受能力的时候,必须调动学生的生活和知识积累去进行联想和想象,以丰富审美对象中包含的情感因素,使学生理解美的形象所展示的意义,明确美的情感所蕴含的理性。当感知、想象、情感和理解这些心理要素结合起来,并达到自由协调的状态时,一个审美感受、领悟、体验系统,即审美心理结构也就组合而成了。这时愉快的审美体验也就产生了,在这种状态中,不仅学生的认知和审美能力得到发展,而且学生的人格修养也能得到完善。
  第四、要培养学生审美鉴别及鉴赏能力
  语文教学中要完成审美教育,不仅要充分利用课文中那些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而且还要注意发挥学生审美的心理功能,包括感知、理解、想像、情感等,从而提高学生的鉴别及鉴赏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常会感到学生受年龄、阅历、知识、修养等限制,往往“见美不知美”“读美不感美”,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创造情境,让学生进入到情境之中去鉴别及鉴赏美。由于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是凭借语言文字来进行的。只有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语言文字来理解文章内容,去体会作者的感情,才能真正地鉴赏美。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了作者的感情,才能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他们悲痛、同情、愤恨,从而激发了斗志,净化了心灵,提高了鉴赏力。学生产生了情感,还应设法让他们把这种情感表露出来。这个过程就是学生心灵的净化、思想认识提高的过程。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实施审美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审美感知及感受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审美想象及联想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及理解能力,塑造形象、净化心灵,有利于培养学生审美鉴别及鉴赏能力,能够提高学生的洞察力,就能够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就能够将学生塑造成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和仪表美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因而只有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实施审美教育,语文教学才更具开放性、更具接受性,所以说,语文教学实施美的教育,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语文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必然需要。
其他文献
地理课是中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地理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在生活中运用地图观察到许多有趣的地理现象,在生活中学到许多有用的地理知识;反过来,我们还可以运用所学的地理学理论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不仅如此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解决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起着重要作用。既然地理如此重要,我们怎样才能学好地理呢?有些同学认为学
期刊
数学课,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重要的办法是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加强操作。在教学中,教师单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直观上下功夫还是远远不够的,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矛盾,还应充分利用直观教学的各种手段。“直观”具有看得见、摸得到的优点,有时能直接说明问题,有时能帮助理解问题,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无穷的乐趣。多年来,我以自身的教学体验,结合同仁们的教学
期刊
新课标的要求,教学过程突出多样性和选择性,让每位充满个性的学生都得到充分的选择自由,从而得到充分的发展。即构建以人为本、百花齐放的新型教学体系;它变沉闷、闭塞的课堂为欢声笑语,使课堂充满自由、民主、和谐的氛围;它更注重的是师生的交流、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体验,它还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和做人的品性。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积极地投人到课程改革之中,认真学习钻研,不仅创造性地
期刊
思维心理学告诉我们:“思维和语言是不可分的,没有语言,就不可能有人的理性思维同样,没有思维,也就不需要作为承担工具或手段的语言。”语言是教师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传授知识的重要工具。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数学知识的反馈,以及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语言是直接的信息载体,因而说教师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苏霍姆林斯基曾明确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是合理的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在极
期刊
摘要:幼儿良好的习惯是有规律的、整洁卫生的;独立的、不妨碍他人的;有利于个人发展和社会文明的习惯。这种良好的习惯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练习而形成的,它可以使幼儿对社会生活有更好的适应行为。幼儿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要通过各种方式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可以利用游戏,结合儿歌,多表扬鼓励并请家长配合。  关键词:培养 幼儿 良好习惯  幼儿良好的习惯是指符合当前社会规范和幼儿自身发展水平的,在生活
期刊
课堂提问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要求,针对教学内容,教学的重难点以及学生实际,设置一系列问题情境,启迪学生思考的一种教学方式,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有效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是训练思维的有效途径。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往往是问题开始的,而引导之法,贵在善问。教师能在“问”字上下功夫,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通过提问,能增加师生间的交流互动,调动学生获取知识的积极主动性,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可以引导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习不是毫无表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情感的交流、知识的沟通。”英语是一门实践性、交际性很强的学科,靠讲解语法得到理性认识并不能使学生熟练掌握外语,教师应改变课堂上一讲到底的传统教学方法,要给学生时间进行语言实践。语言是交流的手段,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能够进行交流,因此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是
期刊
英语阅读是我国学生接触外语信息、参与外语实践的重要途径,因而提高阅读能力是培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方式。但在教学实践中,大多数学生害怕做阅读题,考试在阅读上减分也比较多,阅读能力弱。怎样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呢?  一、狠抓英语基础知识  抓好英语基础知识,是个长期的学习和积累的过程,除开抓好单词的学习,还要掌握好词法和句法。词法有词的读音(重音不同,词义有变)、词的记忆、词性变换、词的用法、词
期刊
一、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以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和母语对英语教学的负迁移。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尽量不用母语为中介的翻译法,即使使用也应该加强分析对比。要求学生使用英汉双解词典并逐步过渡到使用英英词典,这有利于学生准确掌握词汇的内含和外延,因为用一种语言解释另一种语言不一定都能做到一一对应完全准确。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即有些英语词
期刊
摘要:卡耐基曾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儿童尤其天生喜欢鼓励和赞美。课堂上,老师和同学们鼓励的话语,满意的微笑,赞许的眼神,默许的点头,使孩子们感受到器重、关切和敬佩,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如拂春风,如沐春雨,欣然奋发,兴味盎然,课堂气氛就像春天的细雨,冬日的暖阳,和谐而愉悦。  关键词:目标 多样化 激励化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