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人教社2016版七年级《语文》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ZHOU9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新修订稿为指导思想的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语文》,终于到了师生的手里,面对新教科书,教师的第一感叹是,越来越不知道如何教“语文”了。其实,新版教科书并不如一线教师感叹的那样不堪,新版教科书的优势还是非常明显。它不但有了适当的写作教学序列指导,还加入了陈述性语文知识系列,也增加了适当口语交际方面的练习,最大的亮点就是经典阅读指导进入了日常课堂。
  不过一线老师面临新语文教科书的困惑也是事出有因,最显著的就是,新教科书的许多阅读课文的课后配套练习体系,偏离了《语文课程标准》“教会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这个课程目标。教科书练习的课程设计指向,不是指向让学生学习语文并学会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而是指向理解文本内容,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分析如下。
  现代课程意识缺乏
  在语文界,缺失现代课程意识是普遍现状,所以,常常让《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先进的理念无法在教学实践中得到落实。理论和现实需求的具体操作之间的脱节,造成一线语文老师实际操作中不知所措。新版教科书执行主编王本华说,这本新教科书的优势創新之一是“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强化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是“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的结构,就是借助“人文主题”来达成“语文素养”的提升。比如第一单元是借组“四时之景”来达成“朗读一:体味语言之美,品味精彩语句”的教学目标[1]。这种编辑教科书的理念无疑很先进,前所未有,至少在中国语文教学史上,的确是创新的举动,但关键是在具体实践中有没有得到真正落实。由于“语文课程是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稍不留意,容易在“综合性”和“实践性”上出大问题,误入“耕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家的田”的境地。因此,新版语文教科书,至少在阅读教学的处理上存在这样的缺失。我们就来看看教科书的设定。
  阅读课文《春》开头的预习中,有这样两段煽情的话:
  春天展现了美丽的世界,春天带来了崭新的希望。历来文人墨客都喜欢描绘春天,赞美春天。你读过哪些描写春天的诗文?这些诗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回忆一下,准备在课堂上与同学们交流。
  这是一篇散文,又像一首诗。朗读课文,张开想象的翅膀,在头脑中再现文中描绘的春景,感受大自然的蓬勃生机。[2]
  这段话恰恰显示语文教科书现代语文课程意识的缺失。
  我们语文阅读教学这篇文章的主目的,既不是为了感受大自然的蓬勃生机和再现文中描绘的春景,也不是为了认识春天带来了崭新的希望和赞美春天,而是为了感受作者通过语言所感受到的春天和通过文字品味作者对春天的赞美。而教科书显然将语文课程的要素颠倒了,真正落入了“耕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的陷阱,教科书仅仅将理解课文内容和课文所描写的景物当作了语文教学的全部教学内容,将语文曲解成了非语文。
  当然说它完全没有课程意识,显然也有点冤枉,教科书里还说“这是一篇散文”,这本来是语文课程中文体意识的彰显,因为,文体意识是语文课阅读教学的起点,首先要学会辨文识体,可惜由于把握不准,又来了句“又像一首诗”,则将很好的课程意识给冲得一干二净。本来朱自清的《春》是一篇纯抒情散文,说有诗的情怀,也许更准确一点,但散文的抒情毕竟不同于诗歌。根本原因是教科书将语文课程仅仅理解为是对一篇篇语文课文的理解,是理解课文内容,而不是为了通过这一篇抒情散文的教和学,从而让学生学会自能阅读所有抒情散文。也就是说,教科书没有走上通过阅读《春》来实现教会一种阅读这类文本的阅读方法——学会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样一条语文课程的正确路径,依然停留在为理解课文而理解课文的原地。这从《春》课后配套练习可以看出,它仍然没有脱离“理解课文内容”为旨归的语文无效教学的窠臼。
  思考探究
  一、在作者笔下,春天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看看课文描绘了哪些春日图景。你最喜欢哪一幅画面?说说你的理由。[3]
  这个问题,阅读指向是理解课文内容,而没有指向对文本语言的理解,当然,我们不是认为所有理解课文内容的教学指向都是不妥的,关键是,如果教科书的问题指向走出了理解文本语言的路径,而改用美术图画的方式来帮助理解文本,则显然就不很合适了。虽然,我们也不能说,理解文本不能借助图画,但对于语文课程中的阅读教学,我们的阅读首先要指向文本里的语言表达,只有在学生不能完全理解时,才可以借助于图画。可惜,教科书至今没弄清楚这个道理:一切没有指向文本语言的所谓阅读教学都是无效的语文教学。
  二、课文读起来富有童趣,又带有诗的味道,清新,活泼,优美。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试找出一些段落细加品味,并跟同学、老师分享你的体会。[3]
  用什么方法去体味语言之美,这是需要语文课教的教材内容。练习中的“试找出一些段落细加品味”一句中的“品味”,已经指明,就是教科书明确规定了阅读方法。就是说,要教学生用“品味”的方式来阅读《春》这篇文章用,所谓“品味”也就是用“赏析”这种阅读的方法。但如何赏析呢,如何品味精彩语句,需要一定的方式,通过什么途径才能学会这种体味和品味的方法,是需要教科书研制出来的教材内容,但教科书显然在这里失职了,因为教科书什么都没有提供,失职也就在所难免。
  三、作者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你怎样理解这些比喻?你还能发挥想象,另写一些比喻句来描绘春天吗?[3]
  这个配套练习,倒是指向“语言运用”的语文课程的知识体系,本来是值得表扬的设计。但在教科书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是这样说“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想象,训练书面语表达能力。鼓励有创意的表达,注意要有想象的成分,还要注意语言的规范和优美。“参考答案”是这样的:“结尾三段以人为喻,人是喻体,春天是本体。一方面写出了三种人的各自不同的特点:春天是新鲜的、生长着的;春天是漂亮的、欢快的;春天是强盛的、有力的。另一方面显出人从小到大、由弱转强的成长。用以比喻春天的进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非常生动形象”。当然,我们不能说这样的回答错了,其实是教科书忘记了这是学习语文,是要品味文本的语言,而不是为了想象——想象几乎什么学科都可以教,也是什么学科都教不了的——而是要通过阅读文本语言,感受文本中的想象,而不是相反,从而让学生明白并学会语言描述的想象和图画雕塑等等其它艺术的想象有什么区别;当然,另一方面也不是为了教比喻这个语文陈述性知识,而是要学生学会能正确运用比喻。而这就是教科书至今还没弄明白的地方,这是由于教科书的现代课程意识十分欠缺,因此,又如何能要求它真正符合语文课程呢。   语文教材内容缺失
  虽然我们可以要求一线教师有课程意识,但不能要求一线老师去研制语文课程内容和编制教科书中的教材内容,那都是需要“无中生有”的东西,这不是一线老师该承担的责任,这应该是语文课程和语文教科书的责任。一线老师们的职责是确定课堂里的教学内容,也就是这节课里,我选取教科书规定的教材内容中的内容,来确定自己课堂里的教学内容,然后根据教材内容来开展教学。将如此重任推给了一线老师,这是无法原谅的错误。我们还是以人教社2016版义务教学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第7课《土地的誓言》为例加以说明。这篇文章和朱自清的《春》一样,属于抒情散文。与教科书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这样确定《土地的誓言》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对故乡炽痛的热爱之情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的写作背景,揣摩精彩语句和段落,理解作品对沦陷了的美丽丰饶的东北大地炽痛的眷恋之情,感受充溢在字里行间的深沉的爱国热情。
  2.感受课文的抒情方式,能说出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感受课文独特的抒情方式。如,以倾诉式的语言表达激情,通过有特色、有意味的景物表达情感,在语言的反复中渲染和强化情感,大量运用排比造成连贯的、逐渐增强气势。[4]
  这样设定的教学目标当然是正确的,但关键是还需要给教科书确定具体适宜的教材内容,更要有具体的操作方法。就是通过什么方式方法来实现“理解作者对故乡炽痛的热爱之情和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感受课文的抒情方式,能说出自己的认识和体会”这一构想,可惜教科书没有提供实现教学目标的正确合理具体途径。对于下面的这段抒情文字:
  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深夜嗥鸣的蒙古狗,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这时我听到故乡在召唤我,故乡有一种声音在召唤着我。她低低地呼喚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5]
  《语文》教科书这样旁批:这里铺陈了许多赋予东北生活气息的形象,有怎样的效果。[5]
  这样的旁批,显然是无效的提示,对阅读者不能提供多少有用的帮助。本来,教科书应该这样设问启发:文本这样的铺陈,本来是很啰嗦的,但为什么读者却不感到啰嗦呢?其实运用大量铺陈而不让读者感觉到啰嗦,是在于文本句式的适当变化和叙述视角转换,还有就是大量形容词的运用。感知作者的感受,这才是语文,是文学文本叙述的艺术,是需要学生学,教师教的。本来高粱、豆粒、脸庞、眼睛、山雕,都是东北最常见的东西,但用俯视的视角看到高粱像“红布似的”,读者获得一种新鲜感;用“金黄”形容豆粒的色彩,用“红玉”比喻脸庞,“黑玉”比喻眼睛,作者甚至没有告诉读者,这脸庞、眼睛是谁们的;用“斑斓”形容山雕,等等。这些金黄、红玉、黑玉、斑斓,都是自古以来人们认为珍贵的物品,“红布”则体现了中国人的喜庆色彩,文本给平常物品用珍贵的东西来形容,那么,这些平常的物品也就变得珍贵起来,就衬托出作者对家乡的热爱,有了这样的铺垫,连那些不那么美好的声音和事情:幽远的车铃,狐仙姑深夜的谰语,怪诞的狂风,等等,也在作者心目中变得如此珍贵难忘。这才是抒情文字的做法和目的所在。作者越是将不值钱的东西,甚至将平常被人所讨厌的东西,看得愈加重要,那么情感的错位就越深刻,情感也就越深,抒情就愈加到位。比如“蛛丝”其实很不让人喜欢,但端木蕻良却在文本里说:“秋天,银线似的蛛丝在牛角上挂着”,教科书其实要学生发现为什么要用“银丝”来形容“蛛丝”,这才是品味文本语言,学习语言运用,才是真正的语文阅读。从而通过阅读文本,让读者明白,有如此美好的土地和物产的广袤东北大地,谁不想拥有她,谁又愿意失去她呢!当学生明白了这样的形容对抒情有什么好处时,这才是语文要学的真正要紧处。
  对同样抒情的古代诗歌,教科书也毫无办法,不能提供赏析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如: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不知何人深夜吹笛,悠扬的笛声乘着春风散落全城。伤离惜别的曲调,勾起诗人无尽的乡思。由己及人,想到此时许多闻听笛声的游子,又有谁不被唤起浓浓的思乡情!读时设身处地地想象那种思乡的情景,感受全诗清新流畅、抑扬错落的韵味。[6]
  教科书只是用现代汉语翻译了诗歌,甚至解释都没有解释清楚,这种解释翻译,除了让诗歌变得诗意全无以外,对学生提高古代诗歌的赏析能力,毫无帮助。“谁家”比“不知何人”不知有味多少倍,用“人”替代“家”,没有了“家”,这思念“故园”的情感便成了空中楼阁;用“玉笛”而不用“羌笛”,也不用吹笛,自有诗歌的必要;诗题中只是点明“春夜”,而没确定是深夜;所谓“何人”,其实是说诗人自己,但为何不用“自己”,而用“何人”来指称自己,这是赏析诗歌的要紧所在。因为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是语言艺术皇冠上的明珠,阅读诗歌,如果不通过赏析语言的好处,分析语言的妙处,品味或解读出语言所包含的所指和能指,那么这种赏析和阅读是注定要失败的。教科书对王维《竹里馆》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全诗用字造语、写景写人都平淡自然,仿佛信手拈来,就写出了清幽的氛围与淡泊的心态,达到‘诗中有画’的高超境界”,“用字造语”“平淡自然”,但编者们都没有指出王维《竹里馆》“用字造语”的好处来。连解释“明月来相照”“相照”也是出错的:“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独坐幽篁,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来相映照。”[6]这里,教科书们居然不清楚“相照”的“相”是什么意思,只能含糊地糊弄学生说是“明月”“来相映照”,其实,这“明月来相照”里的“相”当解释成代词“我”,这样解释才能与开头“独坐幽篁里”的“独”字相互映衬。真想问问教科书为何会犯如此幼稚的错误。   语文教学中用什么方法去体味文本语言之美,如何品味精彩语句,需要一定的方式,通过什么途径才能学会这种体味和品味的方法,这些都是需要教科书研制的教材内容,但它却在最要紧处脱身了,这让我们一线教师感到十分遗憾。
  几点建议
  语文教学到底要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其实已经非常明确:教会学生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但正确理念和实际操作间的错位,造成了语文教学至今依然低效或者无效。由此分析可见,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语文课程没有研制出合宜的语文课程内容,教科书没有确定合宜的教材内容,却让本不该担责的一线教师担责。让一线教师自己来解决课程内容和教科书的教材内容,而语文课程和语文教科书却玩金蝉脱壳的把戏,这是有失公平的。
  如此,想要改变语文教学低效或无效的事实,需要语文教育专家们,联合语文课程专家,纳入叙述学,文体学,文学文体学,语用学,语体学,逻辑学,修辞学,解读学,传播学,新闻学,写作学,训诂学等等和语文教学可能有关联的学科,筛选出中小学校所需要的语文课程知识,重新制定语文课程标准。当然还需要征求一下一线语文老师的意见,甚至也可以让一线语文老师参与制定课程标准。
  其次,语文教科书的编制工作,再也不能闭门造车,而是要依据具体的课程内容的语文课程标准,由政府或出版社召集教材编辑人员编辑合宜的语文教科书,并让那些既懂语文课程和知道语文该教什么,又有文本解读和课堂教学设计能力的一线语文教师参与教科书的编写工作。也要向那些具有语文课程意识的一线教师征求如何编辑教科书的教材内容的意见,编出真正能实现有效教学的语文教科书来。让我们的语文教科书能像“数学”“物理”“历史”“化学”“生物”等等的教科書一样,做到一线教师能到手就用,而不是像现在那样,备课几十年,教学无数次轮回,还是不知该教什么和实际教了什么。
  那么,什么样的课后练习系统设计才是指向学习语文的教学解读设计呢,请大家看看下面的设计是不是更合理。
  细读文章,品味“文眼”式行文方式。
  (一)理解百草园部分“野草”和“乐园”的对比关系,体会作者情感。
  1.读第1节,根据前边的全文阅读,找一找文章中哪句话起统领后文的作用?
  ——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似乎确凿”怎么理解?怎样理解这句话?
  2.阅读第2节,如何围绕“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展开描述。
  3.“美女蛇”的故事和“野草”“乐园”能不能扯上关系?你怎样理解文章中安排的这样一个故事。
  4.说说你对下面两句话的理解:“但直到现在,总还没有得到,但也没有遇见过赤练蛇和美女蛇。”“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
  (二)阅读叙述“三味书屋”部分,感受作者对“三味书屋”在情感上的细微变化。
  1.阅读过渡段,体味作者对“百草园”的依恋和对“三味书屋”的感受。
  2.阅读叙述“三味书屋”部分,感受作者对“三味书屋”在情感上的细微变化。
  3.在作者笔下,三味书屋私塾里的先生是怎样一个先生?对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涯,作者的感受是怎样的?
  (三)质疑问难
  要求学生提问,(可以用小组比赛的方式)针对文本提出。如“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没有孔子的牌位,拜的是梅花鹿,却说算是拜孔子。并将提出的问题在纸上写完整。
  这设计才是中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有的教学解读设计,这是指向语文学习和语言运用的设计。当然并不是说,这样设计已经很完美了,而是提供一种正向思路。要做到这样,必须改变理解文本内容为旨归就是实施了语文教学的观念,从人教社的新编语文教科书中,我们看到,这个改变依然十分艰难,任重而道远,希望我们全体语文人团结起来,并愿意为此而共同努力,走上语文教学真语文的正道。
  注释:
  [1]王本华.守正创新,构建“三位一体”的语文教科书编写体系[J].语文教学通讯,2016.09.p9
  [2][3]王本华.春[M].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2016.07.p2
  [4]王本华.春[M].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下册,2017.1.p81
  [5][6]王本华.春[M].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2016.11.p37.p79
其他文献
对现实世界的真实模拟一直是虚拟现实技术的追求,而植被作为自然界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其进行真实感的建模以及绘制就成为虚拟现实技术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其中
你一天吃小笼包的最高纪录是多少?  我是八个,而且是纯肉馅的。我想如果我不怕它超高的热量,吃上十二个也有可能。  时间倒回到大学毕业,即将离开学校的最后一天。因为舍不得无锡的小笼包,我甘愿坐半小时地铁跑到市中心,最后一次打卡最正宗的滋味。  老实说,我对小笼包一直有一种深切的迷恋。孩提时代,我就执着于站在包子铺门口,盯着码得整齐的蒸笼里飘出的袅袅白烟。一句“出锅了”往往会令我心花怒放。蒸笼一开,伴
期刊
吴老、朱老:新年好,祝您们健康长寿。近日,我阅读了今年《源流》第1期,感到有篇文章反映了一个重要问题,想向你们一提。这篇文章的题目是《情满金沙心系老区》,是篇好文章,
县市区“三讲”教育是今年“三讲”教育工作的重点。为了取得经验,去年9月以来,省委确定秦安、古浪等县为全省“三讲”教育试点单位,经过思想发动、学习提高,自我剖析、听取
色彩在包装设计中的作用尤为重要,吸引着消费者的眼球,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商品的销售。本文以包装色彩为出发点,对包装色彩的功能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商品的
空间格局定量分析与尺度效应是景观生态学研究关注的热点与难点之一。景观格局具有尺度依赖性,即尺度效应,要正确理解与合理解释区域景观格局、过程、功能及其交互作用,尺度效应
辽中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重化工业基地。县域经济发展是辽中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产业集聚发展有助于县域经济整体发展,也有助于推进县域产业结构优化与升
本文从“有图有真相”这句网络用语出发,对新闻的真实性作系统辩证思考。一方面认为,新闻摄影具有客观纪实性特点,所以具有真实性。另一方面,新闻摄影由于期客观存在的特性局
本文在分析广东省城市化、土地利用变化历史进程及其现状特征的基础上,采用比较分析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借助GIS空间技术,通过对城市化水平、城市产业演替与土地利用变化关系的深
由于依赖的植被、土壤等经验参数中存在随机误差,通用陆面模型(theCommonLandModel,CoLM)模拟的状态变量和通量也带有随机不确定性。本文使用高斯误差传播原理(GaussianError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