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甲下纤维角化瘤一例
【机 构】
:
315806 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皮肤科,315806 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皮肤科,315806 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皮肤科,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
【出 处】
:
中华皮肤科杂志
【发表日期】
:
2018年51期
其他文献
患者女,28岁。右下肢皮肤硬化性红斑、结节2年,伴轻度痒痛。皮肤科检查示右侧大腿伸侧一约10 cm × 5 cm暗红色斑片,形状不规则,边界较清,表面散在或密集分布绿豆至黄豆大小紫红色、类圆形结节,表面光滑,质地稍硬;皮下可触及质地中等的结节,部分表面可见色素沉着;局部皮温高,触痛。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中上部结节状或片状分布单一核细胞,部分胞质淡染,并见较多浆细胞;免疫组化示S100强阳性;Ig
目的观察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将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照组外用其基质,每天2次,连续使用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周、2周及4周时进行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同时测定皮损处皮肤角质层含水量、表皮皮脂含量和经皮水分丢失。结果治疗组31例
目的观察十二烷基硫酸钠(SLS)刺激后18 ~ 60岁健康人皮肤反射式共聚焦扫描显微镜(RCM)特征的差异,分析年龄和性别对皮肤反应的影响,同时初步探讨RCM在客观评价皮肤反应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封闭式斑贴试验,分别将0.1%和0.5% SLS贴敷于120例健康受试者背部48 h,并于去除后不同时间点进行临床评估和RCM检测。结果0.1%和0.5% SLS组皮肤刺激反应的RCM特征主要有角化不全、角
目的探讨Notch1信号对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分化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取35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与32例健康对照外周血,流式细胞仪检测单个核细胞(PBMC)中Th17细胞占CD4+ T淋巴细胞的比例,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检测PBMC中维A酸相关孤儿核受体γt(RORγt)、白介素17(IL-17)、Notch1及发状分裂相关增强子1(Hes-1)mRN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及
目的探讨非外阴部位硬化萎缩性苔藓的临床特点及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特征。方法回顾分析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皮肤科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2010年10月至2016年10月诊治的11例非外阴部位硬化萎缩性苔藓患者临床及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资料。结果11例中9例为女性,6例发生于颈部。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图像显示,表皮萎缩,基底层高反光消失,基底层环状结构缺失,真表皮界限模糊不清,真皮浅层散在高反光类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