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ARγ配体干预代谢综合征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来源 :临床荟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feij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是属于核受体超家族的新成员。该受体最早是由英国科学家Isseman等于1990年发现,并因其可被一类脂肪酸样化合物,即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而命名。PPAR可分为αδγ三种亚型。其中PPARγ在人类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包括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炎性反应等。因此,PPARγ激活与代谢综合征有密切的关系。
其他文献
上世纪50年代以后,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发病率及病死率大幅度下降,一些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血管病、脑血管病(主要为脑卒中)、恶性肿瘤在人类死亡原因序列中明显前移,成为三大主要死
目的 探讨Ⅰ型生长因子受体家族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异常表达的临床意义及预后价值。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研究了58例NSCLC组织中c-erbB-1、c-erbB-2、c-erbFk3、c—erbB-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AS)患者抑郁情绪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168例ACAS患者,其中102例井发抑郁的ACAS患者随机分成心理干预组52
系统性硬化病(systemic sclerosis,SS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常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肌炎重叠形成混和性结缔组织病或重叠综合征,但与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icroscop
目的 研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高凝相关指标及影响因素,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房颤患者是否有心力衰竭分为两组:房颤1组为无心力衰竭者(30例),房颤2组为有心力衰竭者(30例)。具器质
患者,女性,48岁。因活动后胸闷4年,加重伴咳嗽11天,于2004年3月17日入院。既往“白癜风”20年,曾服药治疗(不详);4年前行“左肾肿瘤”手术,病理诊断为透明细胞癌,术后化疗半年(具体用药
患者,女性,25岁,产后3个月,其女患上呼吸道感染,医生嘱服阿莫西林干混悬剂。患者于2004年1月20日晚6时在家用温水30m1溶解阿莫西林干混悬剂0.0625g(半包)后,准备喂服婴儿,在送服前,患者
患者,男;58岁。因全身乏力1个月,加重1周,伴有面色变黑,一过性意识障碍1天入院。行B超、腹部增强CT、MRI检查示左肾占位、双肾上腺占位性病变。查血中皮质醇水平低下,而促肾上腺皮
乙型肝炎是全球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有20亿人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终生)HBV感染者超过3.5亿。近年来国内外大量学者致力于HBV基因型在慢性乙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ILS)是指以基底动脉顶端为中心的2cm直径范围内5条血管分叉部位(两条大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及基底动脉顶端)动脉闭塞所致其供血区(丘脑、中脑、小脑、枕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