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的人性论与乐教

来源 :武陵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li1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荀子乐教在先秦儒家教化思想中独树一帜。从儒家人性论的视角看,荀子以为,乐是人们情感的宣泄和内在心声的表达。这个过程是自然的、真实的,而非有心和刻意。同时心、情、欲构成了人性的基本内容。故,荀子之乐的终极性支撑即性。换言之,乐由性定。然而,荀子认为,心有好恶,人情不美,人性不善,同时乐有高低雅俗之分,高雅之乐符合儒家道义,低俗之乐只满足情欲。为此,荀子提出乐教,倡导以雅乐正人心,管治人情,规范举止,改造人性。简言之,即乐以治性。乐教由此成为荀子教化的方式。
其他文献
赔偿问题是美苏对德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美苏在战后德国赔偿问题上经历了从协商、合作走向分裂、对抗的历史过程.在雅尔塔和波茨坦会议上,美苏求同存异在对德索赔问题上达成共识,确定了赔偿原则.尽管苏联在东部地区采取单边行动,且战后美苏矛盾加剧,但双方还是在实现大国合作的愿望中于1946年3月制定了统一的赔偿计划.然而,由于双方在赔偿的基本方针和目标上产生的分歧加剧,统一赔偿计划从未得到落实.1947年4月莫斯科外长会议后美苏在赔偿问题上分道扬镳,是年底的伦敦外长会议终于为盟国共同索赔画上了句号.苏联对德占领政策的
英国史家昆廷·斯金纳闻名遐迩,是当代世界思想界的重量级人物,斯金纳的学术以两卷本的《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础》一书而闻名于世.他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欧洲著名思想家为对象,研究他们的论著如何形塑了近代国家的政治和社会.从早年起,斯金纳便在研究政治思想史的同时,积极探讨史学理论和方法的创新.他在20世纪60和70年代出版的数篇论文,就已经反映了这一思考路径及其演变.斯金纳对近代史学的实证主义传统,持有批判的立场.他通过借鉴约翰·奥斯汀等语言哲学家的著作,探究语言和观念所隐含的“言外之意”如何需要通过阅读同时代的
小说在古代为正统意识形态所鄙视,许多作品的作者与成书过程不详,版本嬗变路径也不清晰,考证因此成为古代小说研究的重要内容.经多年累积,考证论文已成一较大集合,其中少数经严密论证而作判断者已被视为确论,推动了研究进展,更多的却遭到同行质疑或被置而不论;同一问题竟考证出数个甚至数十个不同结论,也使研究者无所适从,影响了相应的继续研究.通过检阅以近四十年为主的百余种考证论著,从方法论角度进行梳理,可以归纳出七种对考证结论能否成立有致命伤害的情形:1.前提无可靠性保障;2.资料依据无法支撑结论;3.推理不合逻辑法则
标注,一直就是汉语史语料库加工面对的关键问题.历代汉语史文本,贮存了极为繁杂的注解类型,这与中国经典学术传统及其形态相关.不同时代注解类型,既属于丰富的汉语史料有机部分,也构成了现实当中汉语史语料库类型学调查分析的基本课题.不同类型的历史注解,其基本内容的格式化标记,也就是所谓“标注”.历代“注解”过程中所标注的内容以及所使用的术语,遵循着大体相当的“以今律古”约定形式.这部分注解的标注形式,也就构成了当今汉语文字史语料库结构标注加工处理、标准统一的重要范畴.《史记》作为汉语史语料典范样本,历代传本附丽的
当今世界,全球发展的不确定性趋势的蔓延不仅催生了全新的社会事实,亦冲击着全球化研究赖以根植的思想基础与理论土壤.面对一系列全球震撼和持续不确定性发展所带来的现实张力,必须在理论层面对全球化理论做出批判性反思与重构.既有的全球化理论在认识论层面仍局限于对"元问题"的经验性推演与循环论证,表征"结构—行动"的二元思维定势,本体论层面依然停留在元逻辑的形式化论辩与重复博弈,表征"时间—空间"的二元对立态势,并最终导致方法论层面陷入"结构导向"的思辨逻辑与研究桎梏中.为有效应对不断累积的全球不确定性发展趋势,在开
经典社会学理论常以“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论述个人与社会、社会结构.中华神圣结构中有关天-祖信念的神圣关系则很难套用此二元模式来解释.它并不局限于机械团结,却超出家族血缘相似性,移孝作忠而进入政治权力模式,以等级团结为基础呈现有机团结的特征.表面上类似宗教,骨子里却为神圣格局的等级设置.其以人格等级作为家国心态的一种神圣象征形式,诚为中华文明人性本善的整体性及打通天地人、祖先、君师三大神圣根源,不分神圣与世俗的最佳结果,人格神圣的特殊关系发挥了天下大同普遍主义的特别作用.为此,等级团结作为一个概念工具,解释
上古时期“中华德祖”善卷开创的善德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源头和组成部分。善德文化从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比较全面地涵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善德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其重点可放在崇德向善的理想追求、崇尚和合的和谐理念、创新实干的进取精神、契合时代的价值观念等方面。对善德文化进行现代转化可从多层面展开,单就学校层面而言,可通过融入课堂教学、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以及利用新媒体营造良好氛围等,促进善德文化价值观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
当今的钱锺书研究,必须回应三个敏感点:一是钱作为20世纪学界读书最多的古典文化学者,其毕生著述有否相对聚焦的学科根基?二是钱著(《管锥编》尤甚)博识睿思,其纸背是否仅仅像纸面一般“散钱失串”,无甚系统?三是钱是否满足于当一个品鉴诗性趣味的精致学者,而不同时是因探索文学魅力而深入到文艺史暨批评史的卓越美学家?答问如下:其一,钱是“文化昆仑”,学贯中外古今,然其学涯着眼最细、着力最厚、耗时最久的学科根基,当为“古典诗学的现代转换”,简称“古典诗学新释”,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便系钱心中最具思想内涵的批评史文献.
区别于一般的哲学史,批判的观念史具有跨学科的特征,故以"风气"为进路可探寻观念生发的诸多层面.广义的"风气"既体现为社会风俗又关乎学术活动实践."风俗"作为生活世界的主要部分,不但是诸多观念的起源,而且是观念、制度和社会心理的中介.近代以来,与"风气"密切相关的学术形态常被频繁的社会思潮影响,此乃观念新陈代谢的重要表象,影响深远的社会思潮通常有其核心观念.通过"思潮"研究观念史,需要检视观念自身和被标以种种"主义"的理论之间的关联和差别;因为思潮形态的"主义"以及其间的争持既放大观念的力量,也可能使观念发
“水德江南”是一种具体的抽象,是开放性、体认型的理论话语,也是长期以来历史上江南地域特征与人地关系互动过程中的生态、生产、生活以及哲学意义上的观念结晶,其理论特色具有非二元性、非体系化、文史互用、道艺融合的特质,是一种具体而微的中国本土形态美学体系.如何将文学、语文、历史、人物、哲学、艺术、宗教以及地志水文等材料融为一炉,不以抽象的范畴体系把握江南;如何古今贯通,将江南学问、江南文章,活化而为在每一个人的生命中可以体认、百姓日用而不知的道理、诗意与性情,是江南文化诗学理论建构的一次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