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问题根源探究及对策分析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ilep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社会,令教师、家长头疼的问题青少年日益增多,究其原因,这些青少年多为独生子女,生活环境优越,被周围亲人过度施爱,这就导致青少年出现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等问题。因此,面对青少年的成长,成年人应把握爱的时机、爱的程度及爱的方式,理性处理对青少年的施爱方式,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理性施爱;家长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7)18-0030-03
  人的一生既需要施爱,也需要被爱。当今社会令教师、家长头疼的问题青少年很多,原因何在?总的来讲,这些青少年不是缺爱,而是爱泛滥成灾。具体来说,这些青少年多为独生子女,即使不是独生子女,也是生活在比较优越的环境中,被多个亲人包围着。不论孩子需要不需要,这些成年人只顾满足自己施爱的需求,对孩子施以无止境的关爱,甚至是溺爱。结果他们内心得到满足,而孩子身上却是“泛滥成灾”。所以,在现如今的青少年身上容易出现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不懂感恩、不会协作、不求上进、没有人生目标等问题。
  一般而言,爱是伟大的、崇高的,但却因成年人不讲究施爱的时机、施爱的尺度及施爱的方式,导致青少年出现各种问题。
  一、欠妥当的施爱时机
  家长对孩子的关爱,往往会过多考虑自己而不是真正从孩子的需求出发。孩子小时候,由于其心理特征,他们最需要的是陪伴、玩耍、认知事物等,可是很多家长缺少这个时期的儿童心理认知,盲目给予孩子很多的玩具、零食,甚至不加选择地报名各种辅导班,而忽略小孩子自身成长的需要;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有了一定的自主性,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但是,不少家长由于缺乏一定的沟通技巧,无法深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出现家长擅自决定的情况,如为孩子选班、择校、报考专业,甚至将孩子送出国外学习等,这些做法只能体现家长的费尽心思、主观决定,而没有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与认知能力,容易导致孩子滋生厌学和逃避心理。
  如果孩子需要父母的关爱,那么作为家长,是否能马上满足这份爱呢?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一些4岁左右的孩子带到一间陈设简陋的房子,然后给他们每人一颗非常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他们,如果马上吃,就只能吃一颗;如果20分钟后再吃,将会奖励一颗软糖,这样就可以吃到两颗软糖。有的孩子急不可待,马上把糖果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则选择适当隐忍、克制自己的欲望,从而获得了额外奖励。这些孩子中学毕业时又接受了一次评估,结果表明,那些能够耐心等待的孩子在校表现更为优异,考试成绩也普遍较高。四十年后,这些克制型的孩子都走进了社会上层,在事业上更为成功。
  所以,家长在选择施爱时机时,要注意做好两点:一是不提前预付,待孩子需要时适当给予;二是选择一个合理的期限,适度延迟满足。因为孩子在等待中有期盼和希望、有兴奋和满足,家长可以适时磨砺和打造孩子的忍耐力,同时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
  二、非理性的施爱“温度”和“尺度”
  目前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家长过度包办和替代、过高期待和要求、过分控制、过于放任、随意夸赞(或打骂、惩罚和羞辱)等问题,家长不能理性把握爱的“温度”和“尺度”。在家庭环境里,父母的非理性教育方式,出现了过高的期望带来的无望、过度的保护带来的孩子的无能、过度的溺爱带来的孩子的无情、过多的干预带来的孩子的无助等情况。
  例如,十岁男孩,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父母找到心理专家,经过测试后,智力等一切正常。于是,专家派助手到孩子的家庭观察,结果发现:孩子的一切事情都由奶奶全部包揽,包括吃饭、睡觉、整理衣物等,他不用做任何事情,所以造成了他现如今的不求上进、漠不关心、缺乏兴趣等。殊不知,这种过分关爱,还会带来孩子遇事首先考虑自己、习惯性推卸责任、做事不计后果、责任意识难以达到和智商相匹配的高度等問题。试想,这样的青少年,在成长的道路上如果不学会规划人生,不认真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那么,即使他日后走上工作岗位,也会出现诸多的不适应和社会困惑。
  在个体咨询中我们发现,不少孩子情绪失控的原因是“输不起”。虽然社会上常言,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但如果不结合具体事实,随意夸赞孩子“聪明”,使孩子过分自信,终有一天,当他面对未知世界时就会变得害怕失败,遇到困难亦不能积极想办法去解决,最后,无法承受挫折的打击。在人生路上,孩子如果不掌握学习的真正意义,而一味去寻求别人的认可,最终会迷失自我。
  在对学生进行的“房树人”人格测验中,我们发现,不少孩子缺乏一定的安全感,通过交谈得知,家长训斥、打骂等对孩子进行的强制性改造行为,严重伤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把握好施爱的度。
  首先,家长学会适度“放手”,不能代替孩子成长。无论是日常事务,还是孩子的升学择业,保证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责任自己承担。常言道,付出才会有回报。让孩子自己努力付出,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这样在人生中他才产生存在的价值感,从而收获成就感。其次,爱不是随意的夸赞。“你真棒”、“真聪明”等的肆意夸赞如抗生素一般,不能随意使用。本着“夸具体,不夸全部”的原则,针对一件事具体夸赞,这样孩子今后才会在这类事情上做得更好;立足于“夸努力,不夸聪明”,这样孩子会更加踏实,不易自负;针对“夸事实,不夸人格”,这样孩子就不会沉浸在抽象的“捧”的赞美声中,减轻孩子性格上的自以为是、唯我独尊。最后,爱不是以打骂、惩罚和羞辱为手段的“严厉教育”。成长伴随着鼓励,而成长路上的问题与错误,不是依靠家长的惩罚而纠正的,因为一切严厉的对待都隐藏着某种伤害。父母要了解孩子在不同时期的成长特点,宽容而真诚,智慧而得法,这样的教育方式,才是对孩子真正的教育。
  三、不合理的施爱的方式
  每个家长都抱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但有些家长,只会用成人的权威意识,自作主张地决定孩子要做的事情,不允许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总之,家长对待孩子,除了担心,还是担心,总以为孩子离开自己翅膀的庇护,就会出问题;还有一些父母,考虑到孩子学业繁重,不仅承担孩子的全部家庭事务,而且孩子的择校、考试信息等都要大包大揽,最终孩子的分数提高了,可是在这个过程中也伴随着厌烦劳动、动手能力差、人际交往能力低等问题。而这并不是当今社会需要的人才。“纸上得来终觉浅”,一个脱离生活实际的人,很难自己独立生活,也很难与他人融洽相处,更难在日后的工作上有所成就。所以,家长需要掌握必要的教育方法与孩子沟通交流。   首先,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切身体会孩子的感受,用“平等”的心态和孩子交流,了解孩子需要什么,这样才能掌握孩子心理,为与孩子做好沟通打下基础。
  其次,学会理性的施爱。一个生命的成长,需要怀抱、牵手、放手、独自飞翔的过程,孩子终究要走向社会,做一个独立的人。用“吸引力法则”,就是“心想事成”。家长要相信自己的孩子,相信他有能力去面对自己的生活困境与难题,这个相信就是一个“祝福”,而孩子也会因为这样的祝福而蒙福。爱孩子,就真诚地为他送去祝福。
  再次,学会平衡法。任何事只有符合平衡的法则,愿望、理想、目标才能实现。不少家长在教育孩子时都带有焦急、盼望、担心、强制、保护心强等心理,结果往往与预期的效果相反。孩子成绩下降,与同学交往出现问题等,这是发出了信号——孩子成长遇到了困难,需要父母的帮助。可家长往往在乎自己的脸面,明显的反应就是急躁,横加指责孩子,家长有时无意中的一句话,可能刺伤孩子一辈子。当孩子没考好、被教师看不起时,家长的任务不是更加看不起他,而是发现他的优点,鼓励他,能够让他的内心维持平衡。家长要学会把辩证思想输入给孩子,给孩子输入一套程序,让孩子增强抵抗力。同样,孩子如果在学校考了第一,家长在内心平静的前提下,让他坦然承受第一的名次,不论别人如何表扬,家长首先做到淡定。
  最后,若孩子遇到困难,家长在帮他度过难关时,首先要坦然面對,调整自己,平心静气,智慧地接受信息,然后再给孩子做思想工作,分析问题的原因,讨论其中的利与弊;最后告诫孩子自己该担当什么,如何去补救。真正做到把孩子当成一个与自己同样的人,一个不成熟、不完善的人,与孩子平等地交谈、讨论、提出建议,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甚至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要适当地反应“慢半拍”,鼓励孩子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偶尔还可以制造一些困难,让孩子的生活充满难题,也充满挑战,锻炼孩子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他才能从一棵弱不禁风的小树成长为栋梁之才。
  一个生命的成长,需要关爱和呵护,也需要磨砺和锻造,更需要引领和指导。每一位家长都深爱着自己的孩子,但这种对孩子的爱应是长远的,既不能溺爱加放任自流,也不能过于严格加吝啬施爱,应把握爱的时机、爱的尺度、爱的方式。教育好子女,是父母一生的修行。一切偏爱、溺爱都是愚昧、自私的爱,都会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障碍。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路上,家长多一些耐心和等待,多一些理性和反思,多一些方法和智慧,帮助孩子健康长大。
  [责任编辑 孙小梦]
其他文献
经济是发展的基础,每个国家和地区都将经济发展问题放在了首位。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和进步,也进一步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既给对外贸易的发展带来
我国长期以来将集体林地乃至土地的权属性质在立法、司法实践中视作债权,由此引发出法律保障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依据大量调查研究事实,分析了我国集体林地使用权的变动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有重要的理性意义。发展是第一要务,有着多方面的现实基础性条件,也面临着多方面的制约因素,因此要求我们在
胜任力已经被广泛用来研究优秀教师的个体特征, 对于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进一步提高素质教育的质量,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互联网平台为途径, 对河北省852名幼儿教师胜
相对于成熟的本科阶段的英语教学或是国外职业教育而言,我国的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有着很大的滞后性。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学校英语教师相对缺乏,所招收生源的分数段跨度较
文章从十六报告加强和改进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角度思考,认为从严治党是立国之本、是党自身建设发展和完善的需要,并从五个方面说明从严治党必须抓好的工作。
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宋元以降,尤其是步入大航海时代以来,对外经济贸易逐渐成为明清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外贸易中有两种非常重要的商品:一个是茶叶,另一
近年来,随着我国各级政府支农政策地进一步实施、农村金融改革进一步地深入,存在我国多年的农村金融抑制有所缓解,只是金融深化的程度仍然不够。虽然,国务院在2015年将吉林省
<正>http://www.mxw.gov.cn/center/view.aspx?ID=1817829"怎么能把孩子打成这样!不止我孩子,还有6个小孩儿也被打了。我想问问他,作为一名教师,你的师德在哪里!"小夏的妈妈
死亡赔偿金是对因民事侵权而致人死亡之受害人的近亲属所进行的物质赔偿。分广义死亡赔偿金和狭义死亡赔偿金,广义死亡赔偿金包括实际损害赔偿和抽象损害赔偿,狭义死亡赔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