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呢?

来源 :文化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a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化大都市,应有的设施,如水、电、电话、邮政等,水准应该都是差不多的。在生活质素方面排名较高的都市,主要是自然环境美与卫生条件佳这两项。
  但若论自然环境,则都市恐怕总是比不上乡村,而卫生条件,若把空气质素包括在内,相信也会是乡村较佳。因此,西方发达国家中,许多必须在大都市工作的人,常会选择住在郊区,房地产价钱也是郊区的高等住宅区较贵。
  生活在大都市,好像生活在钢筋水泥的森林,常会在林立的大厦之间有一种被压迫的感觉。都市人多,空气自然不如乡村那么清新。都市生活的节奏快,人们走路、坐车都像在赶时间,人挤来挤去,使人觉得人生太匆忙。因此,现代的都市人常向往乡村生活,尤其是岁数大了,退休了,会更享受乡村的宁静,而厌倦都市的喧闹。
  但住惯大都市的人,若真到乡村居住,我想很快就会觉得太闷,不习惯。
  经常看到一些人诉苦说在大都市月收入三四千块,生活得却很艰辛,抱怨。看多了,就搞不懂,如果觉得生活得那么艰辛又何必非要待在大都市生活呢?这样人的生活状态一般是:租住在狭小的房间、交通方式限制于坐便宜公交、每顿饭算计着吃(连去麦当劳这种地方都会被人说或自骂为奢侈)、不敢有满足基本温饱外的个人消费、不敢娱乐或只能偶尔娱乐……靠过这样的日子每月省下一两千块,省到退休也买不起一套房。为什么要这么苟且地活在大都市呢?那么千辛万苦地挤进大都市到底为了什么呢?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不会真的有人以为在大都市生活就代表自己怎么怎么样了吧?否则他可真的太幼稚了,如果一定要这样比的话,那在纽约要饭的乞丐是不是更要强得多呢?!
  那么,那些在大都市努力支撑着、苦苦煎熬着的人,究竟是图什么呢?是因为在守候幸运女神的青睐,还是仅仅因为,惧怕回到家乡被人嘲笑混不下去?如果能够重来一次,是否还会选择在大都市当草根?大都市浮躁、压力大,机会和挑战更多些,但是因为竞争激烈,出人头地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小城市呢,安逸一些,舒适一些,平台虽不大,却给人才留出了较大的发挥空间。不过,就个体而言,就生活质量而言,大都市的草根显然不如小城市的精英。
  对都市人来说,乡村生活最让人不习惯的,是缺乏大都市的文化活动。我说的不是普通的乡村,因为乡村实际上是包含在大都市范围内的。我讲的是离大都市较远的乡村。
  那些乡村因为人少,所以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去支持一些优质的文化活动,包括国际水准的舞台演出、音乐会、精彩的展览、具规模的博物馆及大型图书馆等等。所有这些,都要有大都市的强大消费力才能支持。乡村甚至不会有大型百货公司。
  生活在一个大都市必然是要付出代价的,在获得各种各样的便利的时候,却要被这个都市磨去自己身上原本的某些痕迹,逐渐丧失某些天真的想法和能力。每个人心中都有座理想的都市,与其生活在别处,不如生活在当下。
其他文献
保持人格独立,是许多人,特别是生产“精神食粮”的作家所向往的。能保持人格独立,方可不看他人脸色,不受他人驱使,不违心地写“歌德”文章、遵命文学;能保持人格独立,方可享有精神自由,构思创作,方可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然而,向往归向往,真正实现,却非易事。我常听人慨叹,文人保持人格独立之难,难在经济上不能独立。不可否认,经济不能独立,的确是不能保持人格独立的一大原因,但我以为,除此之外,另有原因在焉
期刊
历史小说的原则是“不求真有,但求会有”,读长篇历史小说《康熙大帝》发现作者有一处的情节明显失实,失实的原因与作者对地理志的误读有关。  一、清代的山西省没有繁县、大同府与繁峙县没有隶属关系  《康熙大帝》第二卷的第7至10章,写了康熙皇帝微服出巡五台山,路过山西繁峙县,惩办大同知府周云龙的故事。  我们先看下面的句子“…申未时分,一行人来到滹沱河畔的沙河堡……‘这个沙河堡,是哪个县的地面?’‘回爷
期刊
都加班一个多星期了,晚9点多,我与若晨还在这空空的大办公楼里赶资料。  “这至少还要一个月才赶得完,真是崩溃!”我一边装订,一边又开始抱怨。幸亏老公出差,而两岁的儿子,也跟婆婆回乡下玩去了,要不我实在负罪深重。  挺好挺好,反正我回家也无聊啊,坐这里还有美女陪,嘿嘿!”若晨是个单身汉,头发染得黄黄的,一根根立正朝天,说话却永远没正形儿。  我卷张报纸敲他头:“再这么说,就不是用报纸,要找个电棒来!
期刊
口述/小蔡 整理/余刚    我原以为虚拟的“浪漫洞房”真的能给我平淡的爱情生活带来激情,不曾想,我付出了一片真情的“浪漫洞房”不过是空中楼阁。等我跌落下来时,发现自己已是遍体鳞伤。相爱多年的男友离我而去,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也弄丢了……  那时,我在襄城一家网站做编辑。2007年5月7日晚上9点多钟,我和男友小胡去云南过完“五·一”长假刚回来,我习惯性地到了公司打开电脑查看电子信箱,在点击一封主题
期刊
职称是个尤物。这不是我一个人说的,而是整个社会对它的赞誉和褒奖。有人戏言,它就像田里的麦苗,金字招牌的背后,分蘖和拔节的是升职加薪以及各种政治和经济待遇等诸多让人心动的东西。看着周围的同事和朋友一个个为职称乐此不疲的忙碌样,我当然也不能置身事外,欣欣然忝列其间。  按照有关规定,我只能从“一”起步,先申报初级职称。向单位要了表,姓名、性别、年龄、籍贯、政治面貌等等等等个人信息驾轻就熟地填了一遍,又
期刊
天灾难撼手足爱,地震无情人有情  ——西安中国画院赈灾义卖活动侧记  5月16日上午,一个场面宏大、气氛热烈的义卖捐款活动在西安中国画院大门前隆重展开。西安市委、市政协和市文化局、文联、美协、红十字会的领导同志及画院百余名画家等出席活动。无数市民和热心人也齐聚在西安中国画院门口,一起聆听着王西京——一个情系百姓的人民画家热情洋溢、令人振奋的演讲。  “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时,身为西安美术
期刊
On Love (from The Prophet)  Kahlil Gibran    Then it was said, Speak to us of Love.  And the prophet raised his head and looked upon the people,   and there fell a stillness upon them.  And with a gre
期刊
□ R. Carson/[美]莱契尔·卡逊    One of my own favorite approaches to a rocky seacoast is by a rough path through an evergreen forest that has its own peculiar enchantment. It is usually an early morning tide
期刊
亲爱的嫦娥:  再过几天就是你二十五岁的生日,每年的这个时候俺都会惦记着你的生日,今年俺特想给你写封信。还记得第一次约你吃饭的时候,你就问过俺,为什么会喜欢上你?俺当时过于紧张,立马就嗑巴了。  今天,俺想把这个答案完整地告诉你。  嫦娥,你知道吗?其实在很久以前俺就已经无可救药地爱上你了。那时候俺还是天庭上一个小小的弼马温,享受公务员的待遇,偶尔也搞点灰色收入。偶然的一次,俺骑着赤兔马溜达到了你
期刊
1. Happiness is not about being immortal nor having food or rights in one's hand. It's about having each tiny wish come true, or having something to eat when you are hungry or having someone's love wh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