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5月底,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应“匈牙利公民基金联合会”之邀在布达佩斯历史博物馆发表演讲,主办方以“空间不够”为由,拒绝一些左派和自由派媒体的现场报道与采访。随即,这场演讲的内容及欧尔班本人遭到匈牙利有关人士和团体的口诛笔伐。这个事件是匈牙利现实的映射,为研判匈牙利未来走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引子。
演说中的和遭人批评的“执政五年”
这场演讲的主题是“五年执政”。欧尔班对自己的五年执政(2010~ 2015)做了总结性评价。第一,五年执政成就。2010年,匈牙利遭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剧烈冲击而濒于崩溃,国家毫无生机,债务评级沦为垃圾级,外商直接投资骤降,失业率居高不下。欧尔班上台伊始的主要任务就是重振国家经济和国民信心。演讲中他回顾了控制失业和减少国家债务的主要做法,并列举了十多项突出成绩及最新一系列宏观数据证明自己“做到了这一点”。第二,回应匈牙利与欧盟的关系。演讲中,欧尔班首次对极右翼政党“尤比克”及其主张的欧洲怀疑主义进行了公开指责。他认为,欧盟和北约是匈牙利的“大家庭”,任何使匈牙利脱离欧盟和北约的企图均应反对,但同时,匈牙利必须坚持自由和独立,主权问题不容讨价还价。五年来,匈牙利与欧盟保持着这样“不离不合”的关系。
然而,欧尔班所总结的执政成就并没有得到匈牙利民众的一致认可,甚至引发了质疑和反对的声音。政治人物的责难首当其冲。一名左翼领导人就这样“全面地评价”:欧尔班仍停留在五年前;他领导的政府是25年来最糟糕的政府,是以前的“专制政权”的继承者;他把国家搞得一团糟,自己成为惟一的决策者,使政府丧失了管理能力;他取消了那些通向欧洲、专业化和社会监督的坐标。不少来自中右政党的政治家认为,欧尔班讲了“一段英雄历史”,如同一个“梦想家”向一群张大嘴巴的幼儿园小孩描述了一个虚构的“梦幻的国家”,而如今的匈牙利在年轻人眼里则是一个被淘汰的、萧条的、没有前景的国家,过去五年里离开这里的人数比1956年多一倍。一名极右翼政党人士则大加斥责:欧尔班政府腐败而又颟顸傲慢,演讲中所宣称的对腐败和滥用权力实行“零容忍”是完全不可信的。可见,诸多政党人士对欧尔班治理下的匈牙利政治运作、经济发展及对外关系都表达了不满与不信任。更有激进的观点表示,匈牙利不需要欧尔班,现在是提前做出改变的时候了。
此外,演讲主办方拒绝了一些左派和自由派媒体进行现场采访报道,因此各种批评和责难频现媒端。演讲结束后,匈牙利卫生工作者、社会福利工作者先后举行游行示威,抗议政府五年来忽视和削减社会福利开支的政策以及社会福利工作者工资收入过低的现状。一时间,在匈牙利,欧尔班演讲中所描述的“执政五年”和人们诟病的“执政五年”进入了激烈的交锋。
承诺的和可能变化的二任执政
演讲中,欧尔班对未来的执政政策进行了承诺,并释放出一些内政外交变化的信号。在内部治理方面,其一,开启从“力量”到“关注”的新阶段,把工作重点放到“提高公民的生活质量”上,建设一个有吸引力的国家。这一承诺既体现了欧尔班务实的一面,也表明他深谙民意之于执政的重要性;其二,承诺对腐败实行“零容忍”,严厉反对诽谤行为,保持良好的国家和政府形象,使本届政府成为“所有匈牙利人的、历史上最好的政府”。与其说这是欧尔班对建立公信体系的承诺,倒不如说他试图通过这种方式为其执政树立威严,并争取更多的支持。
在对外政策方面,欧尔班努力不使匈牙利与欧盟的关系出现问题。他在评论匈牙利极右翼政党对欧盟的排斥态度时指出,他所领导的政府不避讳与欧盟争论甚至斗争,但双方关系不会出现根本性颠覆。他还强调匈牙利对外政策具有自己的国家特性,主权原则在匈牙利对外关系中居于头等重要位置。他以目前突出的难民(主要来自中东)问题为例,认为欧盟在相关政策上可以同匈牙利争论,但绝不允许代替匈牙利人做决定。可见,欧尔班在对外政策上的承诺延续了他一以贯之的理念,在他看来,虽然匈牙利是欧盟国家,但匈牙利和欧盟的界线依然明显。
除承诺外,欧尔班还透露了未来执政可能有所变化的两个趋向。其一是欧尔班首次进行自我批评,承认政府在提出又撤销的“因特网税”上犯下了错误。他表示无法许诺杜绝错误,“重要的是不让犯错误的可能性动摇我们做决定”。其二是通过对“尤比克”党的公开指责进一步阐明,任何使匈牙利与欧盟关系发生根本性改变的举动都是他所反对的。在向欧盟“示好”的同时,欧尔班的所作所为实际上也暗示当下匈牙利的事务由他领导的执政联盟说了算。可以想见,在余下的第二任期(至2018年),欧尔班将会更加务实、更加成熟,同时也意味着他领导的执政联盟与其他政党(包括团体)以及欧盟之间仍存在冲突的可能,结局如何还要看他在各种力量之间的平衡能力。然而,就在这次演讲结束后不久,欧委会在经过调查后对匈牙利的新闻和舆论自由状况进行了批评,并叫停了匈牙利的两项税收和公路建设,冻结了对其的部分援助资金。透过这些举措不难看出欧盟对欧尔班政府的敲打。
短期的和难以预期的匈牙利走向
其实,这场演讲的安排是有深意的,它选择了欧尔班五年前上台执政的同一天。从这个意义上讲,这场演讲别有意味,对考察匈牙利的未来走向具有较强的参考意义。
到欧尔班第二任期结束,匈牙利出现政治僵局和对外关系恶化的可能性不大。欧尔班政府不敢贸然行事,自绝于民众、自绝于民主体制、自绝于欧盟。换言之,只要政府的所作所为——主要是利用议会绝对多数通过一系列法律——超出了民主体制与市场经济的底限,欧尔班自然就会受到惩罚,提前下台也并非不可能。从现实看,尽管欧尔班治下的匈牙利仍然面临不少问题,经济复苏(包括债务减少、失业率下降以及吸引外资乏力)并不强劲,人们对其对外政策褒贬不一(遭到欧美国家诟病,与俄、中等国家关系升温),但比起2008年的经济、债务状况及外部环境来说国家总体状况都有了比较明显的改善、形势日渐趋好。正如许多看好欧尔班的评论分析人士一再强调的,2014年的连任表明他是当前治理匈牙利国家的最佳人选。
从长远看,匈牙利的走向难以预测。这主要取决于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欧尔班修改宪法扩大总统权力问题。据悉,欧尔班正在准备全面修改宪法,使总统拥有目前政府首脑享有的权力和权威。他计划在2017年的选举之后引进直接总统制,模仿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摇身一变从总理成为总统,再次成为匈牙利最有权力的政治家。这一点不排除有实现的可能。一方面,欧尔班领导的执政联盟无论在治国理政方面,还是在内部联盟关系上都没有出现大问题;另一方面,匈牙利经济复苏乏力和欧盟经济遭遇危机——无论希腊债务危机以何种方式结束均会对欧盟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可能会使匈牙利选民寄希望于强势人物,欧尔班强大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使他可能成为有竞争力的人选。不过,欧尔班要实现这个目标的前提仍然是遵守民主体制与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则。
二是匈牙利未来会不会开“民主的倒车”,成为著名经济学家科尔奈所言的“首个U型大逆转国家”?欧尔班是否会成为西方人批评的“小普京”和担心的“霍尔蒂的继承人”?匈牙利是否会步希腊后尘,在经济或债务上出现严重问题?目前来看,出现这些问题的可能性不大。政治上,匈牙利仍然在民主框架内运作,理性民众选择强势领导人是改变的愿望使然而不是支持专制的表达,债务问题已经从2008年~2009年的艰难中走了出来。从未来看,匈牙利的政治经济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完全取决于自身,很大程度上与欧盟的整体形势息息相关。在观察和解读“欧尔班现象”时一定要将其置于中东欧国家转型、特别是欧洲一体化的大背景之下。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演说中的和遭人批评的“执政五年”
这场演讲的主题是“五年执政”。欧尔班对自己的五年执政(2010~ 2015)做了总结性评价。第一,五年执政成就。2010年,匈牙利遭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剧烈冲击而濒于崩溃,国家毫无生机,债务评级沦为垃圾级,外商直接投资骤降,失业率居高不下。欧尔班上台伊始的主要任务就是重振国家经济和国民信心。演讲中他回顾了控制失业和减少国家债务的主要做法,并列举了十多项突出成绩及最新一系列宏观数据证明自己“做到了这一点”。第二,回应匈牙利与欧盟的关系。演讲中,欧尔班首次对极右翼政党“尤比克”及其主张的欧洲怀疑主义进行了公开指责。他认为,欧盟和北约是匈牙利的“大家庭”,任何使匈牙利脱离欧盟和北约的企图均应反对,但同时,匈牙利必须坚持自由和独立,主权问题不容讨价还价。五年来,匈牙利与欧盟保持着这样“不离不合”的关系。
然而,欧尔班所总结的执政成就并没有得到匈牙利民众的一致认可,甚至引发了质疑和反对的声音。政治人物的责难首当其冲。一名左翼领导人就这样“全面地评价”:欧尔班仍停留在五年前;他领导的政府是25年来最糟糕的政府,是以前的“专制政权”的继承者;他把国家搞得一团糟,自己成为惟一的决策者,使政府丧失了管理能力;他取消了那些通向欧洲、专业化和社会监督的坐标。不少来自中右政党的政治家认为,欧尔班讲了“一段英雄历史”,如同一个“梦想家”向一群张大嘴巴的幼儿园小孩描述了一个虚构的“梦幻的国家”,而如今的匈牙利在年轻人眼里则是一个被淘汰的、萧条的、没有前景的国家,过去五年里离开这里的人数比1956年多一倍。一名极右翼政党人士则大加斥责:欧尔班政府腐败而又颟顸傲慢,演讲中所宣称的对腐败和滥用权力实行“零容忍”是完全不可信的。可见,诸多政党人士对欧尔班治理下的匈牙利政治运作、经济发展及对外关系都表达了不满与不信任。更有激进的观点表示,匈牙利不需要欧尔班,现在是提前做出改变的时候了。
此外,演讲主办方拒绝了一些左派和自由派媒体进行现场采访报道,因此各种批评和责难频现媒端。演讲结束后,匈牙利卫生工作者、社会福利工作者先后举行游行示威,抗议政府五年来忽视和削减社会福利开支的政策以及社会福利工作者工资收入过低的现状。一时间,在匈牙利,欧尔班演讲中所描述的“执政五年”和人们诟病的“执政五年”进入了激烈的交锋。
承诺的和可能变化的二任执政
演讲中,欧尔班对未来的执政政策进行了承诺,并释放出一些内政外交变化的信号。在内部治理方面,其一,开启从“力量”到“关注”的新阶段,把工作重点放到“提高公民的生活质量”上,建设一个有吸引力的国家。这一承诺既体现了欧尔班务实的一面,也表明他深谙民意之于执政的重要性;其二,承诺对腐败实行“零容忍”,严厉反对诽谤行为,保持良好的国家和政府形象,使本届政府成为“所有匈牙利人的、历史上最好的政府”。与其说这是欧尔班对建立公信体系的承诺,倒不如说他试图通过这种方式为其执政树立威严,并争取更多的支持。
在对外政策方面,欧尔班努力不使匈牙利与欧盟的关系出现问题。他在评论匈牙利极右翼政党对欧盟的排斥态度时指出,他所领导的政府不避讳与欧盟争论甚至斗争,但双方关系不会出现根本性颠覆。他还强调匈牙利对外政策具有自己的国家特性,主权原则在匈牙利对外关系中居于头等重要位置。他以目前突出的难民(主要来自中东)问题为例,认为欧盟在相关政策上可以同匈牙利争论,但绝不允许代替匈牙利人做决定。可见,欧尔班在对外政策上的承诺延续了他一以贯之的理念,在他看来,虽然匈牙利是欧盟国家,但匈牙利和欧盟的界线依然明显。
除承诺外,欧尔班还透露了未来执政可能有所变化的两个趋向。其一是欧尔班首次进行自我批评,承认政府在提出又撤销的“因特网税”上犯下了错误。他表示无法许诺杜绝错误,“重要的是不让犯错误的可能性动摇我们做决定”。其二是通过对“尤比克”党的公开指责进一步阐明,任何使匈牙利与欧盟关系发生根本性改变的举动都是他所反对的。在向欧盟“示好”的同时,欧尔班的所作所为实际上也暗示当下匈牙利的事务由他领导的执政联盟说了算。可以想见,在余下的第二任期(至2018年),欧尔班将会更加务实、更加成熟,同时也意味着他领导的执政联盟与其他政党(包括团体)以及欧盟之间仍存在冲突的可能,结局如何还要看他在各种力量之间的平衡能力。然而,就在这次演讲结束后不久,欧委会在经过调查后对匈牙利的新闻和舆论自由状况进行了批评,并叫停了匈牙利的两项税收和公路建设,冻结了对其的部分援助资金。透过这些举措不难看出欧盟对欧尔班政府的敲打。
短期的和难以预期的匈牙利走向
其实,这场演讲的安排是有深意的,它选择了欧尔班五年前上台执政的同一天。从这个意义上讲,这场演讲别有意味,对考察匈牙利的未来走向具有较强的参考意义。
到欧尔班第二任期结束,匈牙利出现政治僵局和对外关系恶化的可能性不大。欧尔班政府不敢贸然行事,自绝于民众、自绝于民主体制、自绝于欧盟。换言之,只要政府的所作所为——主要是利用议会绝对多数通过一系列法律——超出了民主体制与市场经济的底限,欧尔班自然就会受到惩罚,提前下台也并非不可能。从现实看,尽管欧尔班治下的匈牙利仍然面临不少问题,经济复苏(包括债务减少、失业率下降以及吸引外资乏力)并不强劲,人们对其对外政策褒贬不一(遭到欧美国家诟病,与俄、中等国家关系升温),但比起2008年的经济、债务状况及外部环境来说国家总体状况都有了比较明显的改善、形势日渐趋好。正如许多看好欧尔班的评论分析人士一再强调的,2014年的连任表明他是当前治理匈牙利国家的最佳人选。
从长远看,匈牙利的走向难以预测。这主要取决于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欧尔班修改宪法扩大总统权力问题。据悉,欧尔班正在准备全面修改宪法,使总统拥有目前政府首脑享有的权力和权威。他计划在2017年的选举之后引进直接总统制,模仿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摇身一变从总理成为总统,再次成为匈牙利最有权力的政治家。这一点不排除有实现的可能。一方面,欧尔班领导的执政联盟无论在治国理政方面,还是在内部联盟关系上都没有出现大问题;另一方面,匈牙利经济复苏乏力和欧盟经济遭遇危机——无论希腊债务危机以何种方式结束均会对欧盟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可能会使匈牙利选民寄希望于强势人物,欧尔班强大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使他可能成为有竞争力的人选。不过,欧尔班要实现这个目标的前提仍然是遵守民主体制与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则。
二是匈牙利未来会不会开“民主的倒车”,成为著名经济学家科尔奈所言的“首个U型大逆转国家”?欧尔班是否会成为西方人批评的“小普京”和担心的“霍尔蒂的继承人”?匈牙利是否会步希腊后尘,在经济或债务上出现严重问题?目前来看,出现这些问题的可能性不大。政治上,匈牙利仍然在民主框架内运作,理性民众选择强势领导人是改变的愿望使然而不是支持专制的表达,债务问题已经从2008年~2009年的艰难中走了出来。从未来看,匈牙利的政治经济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完全取决于自身,很大程度上与欧盟的整体形势息息相关。在观察和解读“欧尔班现象”时一定要将其置于中东欧国家转型、特别是欧洲一体化的大背景之下。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