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教育,根深才能叶茂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ndead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校仅两年多,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的北京师范大学遵义附属学校(以下简称“遵义附校”),从2017年秋季入学人数450人到2019年秋季入学人数1200人,这所年轻的学校受到当地老百姓的青睐,甚至“一位难求”。伍德林为了把孩子送到这里读书,毅然辞去公职,应聘到遵义附校工作,成为学校办公室主任。
  两年前,学校招生工作异常艰辛。彼时,校舍还没有修好,一块空地,几栋在建的教学楼,很多人甚至没听说过遵义附校。2017年3月,初中部分管副校长陈添银租了一间简陋的房子,安上几台电脑,摆上办公桌,挂出招生宣传图,招生办就成立了。前来咨询的家长不少,可是,当提出去看看学校的时候,陈添银就少了底气,只能跟家长解释“学校还在建设,9月一定能开学”。很多家长听罢此言,带着孩子半信半疑地走了。
  “为了保障教育质量,学校严格控制招生人数。”遵义附校校长袁立新告诉记者。遵义附校是由北京师范大学、遵义市人民政府和祥兴集团共同创办的一所体制创新型学校,这所总投资15亿元的学校为何短短两年多就能获得老百姓认可呢?记者近日走进了这所学校。
  创新体制,传承百年京师文化
  遵义附校是一所公立背景下的民办学校,学校由北京师范大学选派有多年教育管理经验的校长和管理团队参与办学;遵义市政府给予政策支持,包括给予40%的公立教师编制。学校小学部和初中部已于2017年9月开学, 2018年9月幼儿园、高中部开学招生,并计划适时举办国际部。
  袁立新从事教育工作近40年,先后在三所学校工作,担任中学校长20多年。年过半百的袁立新离开家乡,离开熟悉的工作环境,来到相对落后的革命老区,开启了新的教育征程。
  这一次,袁立新执掌的学校体制不同于之前的公立学校,如何办好这所新学校,他经过了深思熟虑。“遵义基础教育办得很不错,北师大遵义附校的开办,不仅是为遵义教育提供又一优质资源,更是为了走一条差异化办学之路——办负责任的、科学的、面向未来的教育。”袁立新如此定位北师大遵义附校的办学理念。
  在他看来,全新的办学体制给学校发展提供了契机。“首先是公立背景,使得我们需要有责任和担当促进革命老区教育的发展,做好中国基础教育的实验室和种好自己的责任田;其次是优质,优质不仅是成绩,而且是特色;再次是在办学的具体问题上有区別——区别于其他民办学校收费较低,区别于公立学校生源选择保底;最后是学校管理比公立学校有空间有弹性,但比多数民办学校更规范。”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基石。为了夯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遵义附校小学阶段的教师要求最低本科学历,初、高中要求是“985”“211”等重点高校的硕士,教师全部由北师大面向全国招聘。学校每年都会安排年轻教师去北师大及其他附属学校学习培训,同时以优厚的待遇,吸引来自全国的特级教师、骨干教师。
  北师大作为教育部直管的重点师范院校,其附属学校在全国已有70多所,大多已成为区域优质学校。北师大附属学校落户遵义,也给当地教育带来了冲击。办学伊始,各种猜测纷纷出现,例如有人担心遵义附校会挖走本土学校的骨干教师。对此,袁立新坦言:“学校是公益项目,不管是什么形式,都是为当地老百姓服务的。北师大附校久负盛名,我们是来为遵义教育锦上添花、和兄弟学校共创佳绩的。”
  在总结近40年教育经验的基础上,袁立新汲取北师大“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的教育理念,紧扣“人·爱·创新”的精神要义,结合学校发展实际,着眼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健慧雅毅”的育人目标。他希望学生健康乐观、秀外慧中、情趣高雅、品行坚毅,“我们要让学生成长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领军人物,而不仅仅是学习的机器,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仅是考个好大学,还要为他们的终身发展负责,让学生的生命更有价值”。
  教育戏剧,激发学生学习内生力
  遵义附校坚持小班化教学、精品教学,依据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遵义附校课程中心负责人王看鑫介绍道:“学校构建了富有特色的多元主题课程体系——‘健’课程、‘慧’课程、‘雅’课程、‘毅’课程,致力给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其中,学校的“创意戏剧”课堂广受学生喜欢。
  “创意戏剧”课堂, 即“教育戏剧”理念在课堂上的呈现。记者了解到,“教育戏剧”不同于“戏剧教育”。戏剧教育是一个大概念,主要是针对舞台表演的戏剧而言。戏剧学院培养专业人才可以称之为戏剧教育,把戏剧普及到普通人当中去也是戏剧教育,包括艺术作品的赏析、评论和分析剧本,这些为了培养非戏剧专业人才的行为也可以称之为戏剧教育。教育戏剧则是一个较窄的概念,即把戏剧方法应用于教育,是学校教育中的一门课程,是艺术教育的一种形式。通过各种游戏、练习、表演等“玩”的经历,让学生在体验里学习、反思,提升学生的创造、表达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同时更有意识地跟自己、跟身边的人和事对话。
  记者走进六年级(1)班的教室,语文教师敖兴春正在带领学生学习课文《狼牙山五壮士》——
  【课文句子: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
  敖兴春老师提问:“同学们,什么叫‘抡’?为什么要用‘抡’?你们能给老师示范吗?”
  课堂一下子热闹起来,同学们纷纷给老师演示“抡”的动作。有的同学用笔袋作手榴弹,猛地挥动着胳膊转了一个圈将其抛出去。在学生自主尝试体验后,逐渐感受到“‘抡’可以使手榴弹抛得更远”。
  【课文句子: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敖兴春老师接着提问:“怎样的动作是‘夺’?‘用石头砸’这句话是怎样的语气?”
  学生们随手拿起课桌上的书本、文具当道具,与同桌轮流表演再现这一场景,在一遍又一遍的情境体验中,马宝玉的“用石头砸”这一强烈的呼号从课本走进课堂,气壮山河般的喊声响彻教室。   “作者把什么比作雹子?”学生们异口同声地答:“石头。”
  敖兴春一边比划一边说:“把这么大的石头比作这么小的雹子,岂不是显得更加没力了吗?”
  “不是,雹子下的时候很密集,说明战士扔的石头很多,折射出战士对敌人有深入骨髓的仇恨。”听到学生的回答,敖兴春欣慰地笑了,在她看来,孩子们已深入理解了文意。
  ……
  在品味课文语言表达、剖析写作手法后,敖兴春引导全班学生自行分角色表演课本剧 《狼牙山五壮士》。学生们快速移开课桌椅,自主分配角色,经过一番讨论后,课本剧正式上演……无论是饰演英勇的五壮士,还是饰演狡猾凶残的敌人,抑或饰演没有台词的群众,学生们都入戏忘我,尽情演绎。
  一堂生动有趣、人人参与的语文课,伴随着课间欢快的音乐声来临结束了,但课文所传递的主旨精神已开始萌芽。
  回归童真,拒做“小大人”
  2018年“六一”儿童节,遵义市委领导到遵义附校慰问,孩子们主动热情地迎上前邀请领导参与他们丰富多彩的游戏。科技教师程美玲记得,那一天她和学生正在操场上开心地吹泡泡。“这些泡泡都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制作的。刚开始,制作的泡泡又小又少,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寻找原因、不断改进,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做出了又大又密集的泡泡。”恰逢领导来学校,有的学生就迫不及待地邀请领导们参与吹泡泡游戏,市委领导被学生自然率真、崇尚科学的精神打动,连连夸赞。
  袁立新说:“孩子们见到领导不怯场,轻松自在,积极主动,这是我们乐意看到的。教育不是把学生培养成功利世俗的‘小大人’,而是要还原儿童本真。”
  冯橙骋是遵义附校幼儿园部的一名新教师,深受学生喜欢、家长信赖。
  2019年10月11日上午,小雨淅淅沥沥,她正在教室里给中二班的幼儿上课。课堂上“小状况”不断,她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让一个个小问题迎刃而解。在课前常规互动活动“我是播报员”中,文文腼腆害羞不敢大声开口说话,她不断鼓励给他勇气。强强把脚翘在小椅子靠背上跪着坐很危险,她通过表扬其他坐姿端正的小朋友,用榜样的力量影响强强以纠正坐姿。涵涵在游戏活动时,趴在桌子上睡着了——“老师,她在睡懒觉。哈哈哈……”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向老师报告涵涵睡觉,冯橙骋做了一个“嘘”的手势表示安静,轻声告诉孩子们:“她不是睡懒觉,可能对我们现在的活动不感兴趣。我们让涵涵休息一会儿,咱们用儿歌唤醒她好不好?”接着,孩子们在老师带领下唱起欢快的手语歌,涵涵在歌声中醒来也参与到手语歌中……
  幼儿园园长穆枝说:“顺势而为,尊重每个幼儿个性,解放幼儿天性,跟幼儿做朋友,这样的老师,孩子们怎会不喜欢呢?”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老师们在实践摸索中积累了经验。学校每周四晚上的“行知讲堂”,教师围绕既定的教育主题畅所欲言,分享教育经验,破解教育难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的北师大教育理念,遵义附校的教师能脱口而出,他们更是用这样的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学,取长补短,优化教育方法。
  
  科学育人,不为培养状元
  尊重教育规律,是从理念到实践的完整过程。袁立新多次强调遵义附校要办的是“科学的教育”:尊重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立足核心素养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所新学校,升学率是家长选择学校的重要指标。袁立新认为:“没有好成绩不是北师大,只有好成绩也不是北师大。我们不是为了培养状元,而是重在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重视科技教育,培养让学生受用一生的技能。”
  为了让学生享受到优质的科技教育资源,学校精选拔尖的科技教师任教,成立创客中心——作为遵义三所创客中心之一,积极辐射遵义市科技教育发展,并与遵义医科大学、遵义航天职业技术学校、遵义市航天工厂等单位合作,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学习基地。
  教育理念有了,重要的是常规教育环节的落实。“一课两整理”“一周一关注”“一月一主题”“一课三备”是遵义附校落实常规教育的重要载体。高中部主管副校长秦品华解释,“一课两整理”指一节课结束后要整理好本节课所用的课本、物品,放回抽屉,并备好下节课的用品;“一周一关注”是指教师每一周要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特别是待优生和最容易被忽视的那一部分中等生;“一月一主题”即根据教育的需要将教育主题分布在12个月,在大主题教育指导下进行系列化的小主题教育;“一课三备”指针对教学目标,要求教师进行3次备课才能走上讲台讲课,第一次是采取个人收集资料自主备课,第二次是小组成员进行集体备课,针对同样的备课内容,主备人主讲,然后集体讨论,完善备课内容,第三次备课是在整理第一次的自主备课和第二次的集体备课后最终形成正式上课前的提纲。
  怎样的课程既有趣又有效?遵义附校广泛调研,反复论证,开设了阅读课、足球课、乐器课等一校一统一的校本课程,豆贴、剪纸、环保创意等一班一特色的生本课程,并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开设了“一生一特长”的生本课程——书法、平面设计、儿童畫、手工、合唱、素描、健美操、篮球、小发明、羽毛球、朗诵、武术等,力求让每个孩子都能“扬其长、享其乐”,满足教育的个性化需要。
  学生全面的发展,健康的体魄是基础。遵义附校的全员运动会、体育文化节、特色大课间等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深受学生喜欢。袁立新认为“无体育不教育”——“对学生来说,个性的培养、人格的养成,不仅需要知识,更需要体育;体育可以让学生忍耐艰辛、面对失败、体验成功。”
  按照遵义附校的学校发展规划,“三全育人”的育人机制是学校的长期育人方略。“三全育人”即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 全程育人指学生从进校到离校及毕业后的人生历程都要被关注,学校的每个活动从理念设计到活动总结全程都要围绕育人;全员育人指学校的每个老师都是导师,每个教职工都担负育人责任,每个学生都有导师;全方位育人指学校工作全面围绕育人,以体育人、以美育人、科技育人、劳动育人等。
  如今,遵义附校幼儿园课题实践硕果累累——生日课程、节日课程、种植课程等多元主题课程在全市成为优质课,小学部、初中部多门学科评估结果名列全市前茅,高中部的“低分生源”取得巨大进步。回顾学校两年多的办学历程,秦品华总结:学校能取得如此成绩,得益于宏观上北师大先进理念的指导和引领,中观上注重课程体系支撑下的育人目标渗透,微观上有效把握好了课堂主阵地建设。
  2021年6月,遵义附校的第一届高三学生将会毕业,能否给家长、给社会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袁立新颇有信心:在北师大教育集团的坚强领导和支持下,学校领导班子带领全体教职工发扬“励耘日新”的学校精神,奋发拼搏,迎难而上,一年接着一年拼,努力定有收获,付出必有回报。
其他文献
每个乡镇应至少有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  《山东省学前教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9月27日经山东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要求,每个乡镇应当至少举办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在教师配备、培养培训、表彰奖励等方面给予扶持,改善办园条件,提高农村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  李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从经费保障、教师
期刊
10月的慈溪,夜色里都是醉人的桂花香。滚滚钱塘水冲刷出这片富庶之地,也激荡着教育浪头迭起,慈吉教育集团和它的掌舵人——董事长徐娣珍,成了被时代淘洗出的佼佼者。20年前,她还是徘徊在教育门外的企业家;20年后,当地流传着“上学就要上慈吉”的说法。凭借过人的勤勉与担当,徐娣珍把家乡情和教育梦融为一体,献出了民办教育的“慈溪实践”,圆满了小家,亦成就了大家。  要么不做,做就要做第一  “加油!加油!”
期刊
“人格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论,强调身心协调、知情意统一、个性与群性一致、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等理念,主张独立人格的价值和人格的自由发展,特别强调“以人格育人格”。  潞河中学作为早期的教会学校,经历了通州男塾、潞河书院、协和书院、华北协和大学、私立潞河中学等阶段,1951年成为公立完全中学。学校先后改名为河北省通州中学、北京市通县第一中学,1988年恢复现校名。潞河中学首任中国校长陈昌祐先生于1
期刊
提起“熊孩子”这三个字,大家的脑海中会想到什么场景?或许是一个在你家里乱翻东西、砸坏你心爱物品的亲戚家孩子,或许是在公共场合肆无忌惮地奔跑、喧哗、破坏规则的顽童,又或许是做出来的事情让大人也惧怕的讨厌鬼。总之,“熊孩子”的破坏力和战斗力强到让人避之不及,想说爱他们更是难上加难。  正如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那样,没有哪个孩子天生就是讨人厌的“熊孩子”, “熊孩子”的行为一定有原因。作为教育者要去探究这
期刊
我们看到小孩子做了一些不可理喻的、带有破坏性的事情时,往往会感叹一句“这熊孩子”。生活中,“熊孩子”会删掉你的文档,摔坏你的模型,划烂你的屏幕,把你的家搞得一团糟,甚至还死乞白赖地要抢走你心爱的漫画、游戏机、玩偶……他们的叫喊声回荡在饭馆和车厢里,没轻没重的行为往往令人烦不胜烦,哭笑不得。  案例1:这是一趟全程8个小时的航班,从起飞前开始,一个3岁的孩子就不停地闹腾,发出尖叫,吸引了周围人的注意
期刊
张同道,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北师大纪录片中心主任,纪录片学者与制作人,代表作品《贝家花园往事》《文学的故乡》《电影眼看中国》《小人国》等,在四川电视节、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美国波士顿电影节、卡塔尔半岛国际纪录片节等获20余项大奖。  近日,电影《零零后》上映,引发热议。  这是一部从2006年开始,历时12年跟踪拍摄,真实呈现两个“00后”從幼年到青年成长轨迹的电影。导演张同道把它叫作“
期刊
后勤工作作为幼儿园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是有序有效开展幼儿园保教活动的重要保障条件。要想把幼儿园后勤管理的基础工作做得更扎实,必须切切实实关注每一个管理细节。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幼儿园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积极探索促进后勤队伍专业发展和幼儿健康成长的途径和策略,保障幼儿园整体保教质量的持续提高。  筑强“主心骨”,提升管理实效  历经百年的教育洗礼,清河路幼儿园以“清融文化”为引领,以精细管理为基础,以
期刊
不久前的第26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脑力开发和思维训练的书目备受青睐,有家长花费过万元为孩子购买整套学习素材。业内人士指出,数学思维训练火热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精准切入了幼升小市场。去年7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强调幼儿园严禁教授小学课程内容,社会培训机构也不得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等名义提前教授小学内容。规范之下,幼小衔接的需求依然存在,数学思维训练成了击中
期刊
课程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领域,是学生面向未来的引擎。远离城市的喧嚣,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张村河小学在这方净土上奋发图强,不断行走在教育改革的创新之路上。和而不同、共生共长,包容、多元、开拓、创新的教育理念,最终凝练成以“七彩阳光”为核心的多元教育体系。无论是传承文化的国学经典教育,还是FTI体验式科技教育……都关乎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成长与自我完善,旨在让每个孩子都绽放光彩。  七彩课程 绽放生命光彩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遵义附属学校是由北京师范大学、遵义市人民政府和祥兴集团共同创办的一所体制创新型学校。学校设计办学规模为:幼儿园36个班,小学72个班,初中60个班,高中48个班,国际部60个班。学校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府前路教育园区,交通便利,靠近遵义高铁站、新舟机场。  渊源:木铎金声根生北师大  “木铎”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校徽标志物。“铎”是一种以金属为框的响器,以木为舌者称为木铎,以金为舌者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