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阅读现状调查研究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an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对信息时代当代大学生的阅读时间、阅读内容、阅读习惯、阅读类别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并总结大学生阅读特点及存在问题,针对其阅读现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 阅读 特征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8-0057-02
  2017年4月18日上午,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出炉。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国民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86本,较2015年增长了002本。成年国民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799%,比2015年增长了03个百分点。总体上我国国民的总体阅读状况相较往年略有好转,但目前我国的国民阅读现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社会文明的传承者和实施阅读行为的主体,他们当下的阅读现状以及在阅读过程中呈现的特点比较能代表当今社会的阅读行为及文化。基于问卷调查的标准化、间接性、匿名性的特点,本次调查采取发放网络问卷的方式以临沂大学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对其阅读时间、阅读计划、阅读内容、信息载体选择等方面进行调查。此次共调查100个人,共收回92份问卷,有效问卷92份。
  一、大学生阅读现状
  (一)阅读数量与质量
  调查数据显示有2766%的同学经常阅读,有3617%的同学有时间就阅读,而很少阅读和几乎没有阅读习惯的同学也分别占到了3298%和319%,总体上看有超过80%的同学具有阅读的习惯。阅读习惯的养成是影响一个人阅读现状的重要因素。结合调查数据可知,在以周为单位的读书时间分配上,有4574%的大学生每周花在阅读上的时间在2h以下,4149%的大学生每周花在阅读上的时间为2~4h,仅有1277%的同学每周花在阅读上的时间超过6h。在对阅读模式的调查中,边读边想的大学生占3085%,边读边做批注的占117%,快速阅读的大学生占2766%。可知大多数学生在阅读时没有做笔记和批注的习惯。在遇到不认识的字和不懂的问题时,有5851%的同学倾向于查阅工具书,少于20%的同学会直接跳过或者随便认读。
  (二)阅读目的与计划
  在阅读目的的调查中,有7553%的同学是出于兴趣爱好,有5851%的同学是出于目的性的丰富自我,4468%的同學是出于打发课余时间,3404%的同学出于拓展专业知识。分析可知大多数大学生的阅读是建立在兴趣爱好的基础上的,且很大一部分同学是带有目的性的阅读,只有少部分阅读是没有目的纯粹的打发课余时间。受调查者中有阅读计划的达3937%,其中会严格执行的仅有426%。根本没有阅读计划的同学达6064%。可见大多数学生并没有阅读计划,多是随心而读不强求计划。
  (三)阅读类别与途径
  在阅读内容的选择上,有6277%的大学生更倾向于阅读经典名作,3298%的大学生倾向于阅读历史传记,4255%的同学倾向于阅读诗歌散文,383%的同学倾向于阅读侦探悬疑,3723%的同学倾向于阅读时下流行,2128的同学倾向于阅读专业拓展资料。阅读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从调查数据来看,大学生除了经典名著和诗歌散文外更倾向于阅读时下流行和侦探悬疑等通俗读物。在阅读媒介的选择上,有6489%的大学生倾向于纸质书,有2234%的大学生倾向于电子书,1064%的大学生倾向于网络在线。可以看出纸质书仍然是大学生在阅读时的首选,同时电子书和手机阅读也逐渐成为大学生阅读时的选择。在对大学生为什么选择纸质书阅读的提问中,大多数被调查者喜欢纸质书的触感并且认为纸质书便于收藏。
  二、大学生阅读习惯特征
  通过对本次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及结合以往相关方面研究的论文,我们可以对当代大学生的阅读特点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概括:
  (一)阅读时间较少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并没有足够的阅读时间,在以周为单位的阅读时间的统计中,仅有2447%的同学每周阅读的时间在4小时以上,而在4小时以下的同学占了7553%。影响大学生的阅读时间的因素很多,一方面课外阅读很大一部分属于专业学习的辅助,与调查者的专业性质有关。调查显示,文史类专业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更长,这与他们专业本身需要大量的课外知识储备的专业性质有关,倾向于操作实践的理工类专业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相对就显得短一点。另一方面,随着可供大学生选择的课外娱乐活动越来越多,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像综艺、影视剧、各种应用软件这种更生动丰富的娱乐活动。
  (二)阅读的目的性强
  大学生的阅读心理可分为功利性阅读、拓展性阅读、娱乐性阅读和盲目性阅读。在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中,拓展性阅读和功利性阅读占较大比重。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这使得在校大学生压力增大,应对各种证书和考试成为他们纸本阅读的第一需要。例如针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考试、会计从业资格等各种职业资格考试的书籍都十分受到大学生的青睐。除了应付考试外,大学生的还倾向于以时下流行为代表的更具吸引力、更省时省力的“快餐文化”的阅读上,体现了大学生阅读的肤浅化倾向。
  (三)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表现为:认真阅读,勤用工具书,善于质疑问难,概括要点,能思善记等。而在对阅读频次的调查中,仅有2766%的大学生有经常阅读的习惯,在对阅读模式的调查中,仅有117%的大学生能做到边读边做批注。在对阅读中使用工具书的情况的调查中,有超过50%的大学生在阅读时会使用工具书,但是这主要是针对专业书籍的阅读。
  (四)纸质书仍为主要的阅读方式,数字化阅读接触率增长
  在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中,关于国民阅读过程中媒介的选择方式的调查结果显示,纸质化阅读仍然是五成以上国民倾向的阅读方式。同样这一点在我们此次调查中也有例证,调查显示,有超过50%的大学生仍然将纸质书作为他们阅读的首选,同时数字化阅读的接触率也逐渐增长,其中有2234%的大学生选择阅读电子书,1064%的同学选择网络在线阅读。
  三、改善和优化阅读状况的建议
  (一)学校积极引导
  学校应该重视通过读书来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重视培养学生对读书重要性的认识,要让他们懂得接受大学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培养一种终生学习的能力,所以不需要被社会的浮躁所影响。各高校应该把大学生系统读书列为教学的工作内容,指导学生阅读,致力于培养学生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督促教师对学生阅读的引导,并将其纳入对教师业务的考核范围。
  (二)社会积极配合
  学生的阅读现状很大程度上会受到社会文化现状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阅读程度一定意义上影响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因此社会各界应该加强对文化的建设和对阅读的重视。首先出版社作为社会文化重要的传播者,应该把出版精品图书、提高全民阅读水平作为自己的出版宗旨。其中教育出版社和高校自己的出版社,就应该有效地针对大学生群体进行选题策划,出版一系列面向各专业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必读书籍。
  (三)大学生加强自我调节
  大学生作为阅读的主体,应该充分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一方面,加强自我调节,不要被社会的浮躁心态所影响,大学期间是学习和积累知识、提升自身修养的关键时期,而阅读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大学生应该加强自我管理,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制订的阅读计划应该做到严格执行。
  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其阅读习惯一直在发生着变化,我们的调查研究为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阅读现状习惯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维.基于调查问卷的大学生阅读现状调查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9(6).
  [2]周莲.我国大学生阅读状况探究[J].高教与经济,2012(3).
  [3]潘颖,王贵.当代大学生阅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报告[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6).
  责任编辑:杨国栋
其他文献
摘要:本研究采用《人际交往调查问卷》,调查了120名农业院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现状。结果表明:(1)在情感支持维度上,女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男大学生;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得分非常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大学生;(2)在适度拒绝维度上,生源地为城镇的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农村大学生。  关键词:农业院校 大学生 人际交往  中图分类号:G7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2-01
[摘要]采用录像观察法、数据统计处理法和逻辑分析法,对第16届世锦赛小组赛中国女篮与对手进攻能力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中国女篮投篮命中率低,出手次数少,2分球、3分球命中率低,在小组赛中排名最后。2.中国女篮内、外线得分能力比对手差。3.中国女篮在篮板球拼抢上明显比对手少。4.中国女篮在助攻能力比对手弱,失误上比澳大利亚和白俄罗斯多,比加拿大少,造犯规上比澳大利亚和白俄罗斯少,比加
摘要:近年来,教师专业发展日益成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潮流与趋势。近五年来,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概念、影响因素、存在问题、发展路径与模式构建五个方面。通过对文献的研究与梳理,笔者发现,本课题相关文献数量较丰富,质量也较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研究缺乏针对性,措施可操作性不强,与国外研究对比较少等。可以从与国外理论的对比借鉴、发展有针对性的实证研究等层面进行研究上的突破。  关键词:高校教师
摘要:选择逃避现实或直面挑战,是个体在日常社会生活中遭遇到困难后面临的两个选择。如何在遭遇到磨难后重新审视和认识自我,乐观面对,如何将问题一分为二地看待,是我们终生学习的课题,对自我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笔者就阅读美国作家斯宾塞·约翰逊的作品——《谁动了我的奶酪》后,从书中主人公的经历联系到个体身上来,基于书中四个主人公对遭遇同样事情后的不同做法和结果,给读者以启发,有利于良好心态和价值观念
摘要:翻译形式上是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的转换,但实则是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沟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但翻译过程中,译者经常会遇到源语言中的某些词汇或概念在目标语中找不到对应翻译的情况,即词汇空缺的现象。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而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词汇的空缺实质上是文化的空缺在词汇层面上的反映。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拟对词汇空缺及其翻译进行探讨。  关键词:翻译 词汇空缺
摘要:近年来,公务员及事业单位招录考试持续升温,如何确保选拔考试的“平等、公正、择优、竞争”,成为衡量选拔考试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在此过程中,首当其冲的便是报名资格初审环节。网上报名资格审查对于保障招录考试实现“人适其岗、岗聘其才”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山西省2017年公务员录用考试和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为对象,对网上报名资格初审的总体情况和所存的各类问题进行系统的梳理,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
摘要:《儒林外史》塑造了近两百个人物,细致解读小说人物便可发现诸多人物之间存在互相关联、两两映照的关系,这便是“对偶”手法在《儒林外史》小说人物塑造上的创新运用。本文以人物互映关系为中心,具体列举对偶手法在小说相关人物中的运用表现,尝试分析对偶手法在人物塑造上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对偶 人物关系 运用表现 艺术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
摘要:性格作为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符号,是促成社会个体间差异的核心要素。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一切活动正是性格的外化。作为当代特殊群体——大学生,本文基于所研究的九型人格及FPA性格色彩理论阐释自身所处社会群体的性格多样性,并分析上述理论作为意识对大学生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心理 社会 性格 人际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
摘要:廊坊电子商务产业整体规模已非常可观,而且发展速度依然迅猛,使得廊坊市对于电子商务英语人才需求量巨大。但是,当前廊坊电子商务英语人才非常缺乏,已经成为制约廊坊市电子商务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如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已成为当前廊坊各项工作的关键,全市必须高度重视,并尽快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电子商务英语人才 廊坊电子商务产业需求 整合引培平台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摘要:肥胖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青少年儿童肥胖数量显示出逐年上升的趋势,需要系统了解青少年儿童肥胖的诱因,采取更为有效的应对措施。社会生态模型探讨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多个层次,形成了一个相对固定的结构。本文从社会生态模型的个体、个体间、组织、社区、政策等五个水平系统探讨了青少年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为今后的研究和干预措施打下基础。  关键字:青少年儿童 肥胖 社会生态模型  中图分类号:R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