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求生秘籍之弃船前后

来源 :百科探秘·海底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le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几期我们讲了如何在海上找食物、找水,如何呼救、预防疾病等,但很多自救方法都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在海船失事的时候船上人员要顺利落水或登上救生筏,才有获救的可能。这就需要我们了解一些有关弃船前后的求生知识。
  问题1:弃船前也要做求生的准备工作吗?
  海上事故虽然不经常发生,但每个在海上航行的人都要做好求生准备。我们外出最常乘坐的就是游轮,登上游轮,第一件要紧事既不是跑到船头观光,也不是躺在房间里吃零食,而是要尽快熟悉一下游轮内部的逃生线路,并且要基本了解各种救生设施的位置。一般来说,游轮客舱内的明显位置均会贴有全船的紧急逃生路线图,房间内配有救生衣,游轮外围的栏杆上会挂有一定数量的救生圈,船头或船尾有小型的救生艇或充气浮筏。
  问题2:为什么很多会游泳的人落水后也难逃厄运。
  同学们应该都见过体温表,体温表的温度在35℃到42℃之间,也就是说,人的体表温度一旦降低到35℃以下,就会有生命危险,首先是昏迷,时间稍长便会死亡。一般来说,海水的温度低于人体温度,而且人体散发热量的速度在水中比在空气中要快得多,这就意味着一个人是无法长时间坚持漂浮在海水中的。如果海水的温度达到20℃,正常体能的人最多也只能在水中坚持12小时。所以在弃船之前,只要有机会,一定要尽可能多、尽可能厚地穿衣服,并且把袖口和裤脚扎紧,在水中虽然衣服也会湿透,但总比皮肤直接接触海水要保暖得多。
  问题3.弃船跳海又什么注意事项吗?
  无论是跌入海水中,还是主动跳海,只要身上穿着救生衣,在海面上就要注意保持以下姿势:身体缩成一团,两腿并拢尽量紧贴胸部,双臂交叉放在胸前,仰浮在水面,头部尽可能脱离海水。如果没有救生衣但会游泳,可以全身放松,脸朝下,四肢下垂,像水母一样静静漂浮,几个人抱在一起浮在海面上也是非常好的选择。轮船失事一般会有三种情况:侧翻、断裂、下沉,最终轮船的沉没会引起大漩涡,因此弃船之后一定要尽可能游离轮船,否则有可能被卷入海底。
  目前轮船上的救生衣有两种:一种是橡胶的人工充气救生衣,有一个从胯下固定的带子,可以使人相对直立地保持在水面上:另一种是最为通用的,也就是我们常见的橙色或黄色马甲式救生衣,但这种救生衣如果无法紧紧捆在身体上,在水中就容易出现救生衣上浮而人下沉、半个头部缩在救生衣里的情况,妨碍人的自由活动。
  如果你有过浮潜的体验,想必会知道,人在海面上活动是比较受限的,在水中穿救生衣是一件超级困难的事,除非身边还有其他水性很好的人协助,所以来不及穿救生衣的话,跳入海中之后,把救生衣抱在胸前才是最正确的选择。另外,如果身上穿着救生衣,在海中遇到任何情况都不要试图将其脱掉。
  问题5.漂在海上是时候该如何抵抗海水的破浪呢?
  总的原则就是不要抵抗,随波逐流。海浪的力量是人很难抵抗的,奋力朝海浪行进的反方向游,只会白白损耗自己的体能。就算漂流的地方靠近小岛,也要顺势而为,赶上海水涨潮,海水会把人徐徐推向小岛,但如果是退潮,就不要做无谓的斗争了。风大浪大的时候要远离岛屿,因为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浪头就能把人轻松地拍死在岸边的岩石上,十分危险。
其他文献
供应链融资是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全新的融资模式,一方面化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难题;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商业银行探索发展新模式,开拓新业务的问题。首先回顾供应链以及
飘逸水母一转头,正好看见一张血盆大口直冲自己而来,吓得“嗷”的一声,差点儿蹿上了演播桌。  小贴士:  《大白鲨》(英语:Jaws)是以大白鲨吃人事件为背景的系列惊悚电影,一共有四部。通常意义上的《大白鲨》都是特指电影的第一部。它于1975年上映,由美国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堪称“大白鲨”系列电影中的经典。  影片中,在某度假小镇的近海出现了一头超级的大白鲨。它性情残暴嗜血,多名游客命丧其口
近年来,中国大洋样品馆开展了各类科普教育活动,组织了“全国海洋知识夏令营”“高校博士团走向海洋”“青少年海洋意识暑期教育培训与实践”等科普活动,多次开展“世界海洋日”“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开放日活动,发起并成功举办“走向深蓝”海洋科普教育培训计划。作为全国海洋科普教育基地,中国大洋样品馆系统展示了我国深海大洋工作的发展脉络与辉煌成就,是中小学生走近大洋、认识大洋的好去处,也是学习深海知
龙龙,上期我们的读者看得很过瘾,好些景象都是我们平常见不到的。这期你给我们介绍些什么啊?  在顺利完成7000米级海试后,自2013年6月起,“蛟龙”号载人深海潜水器(简称“蛟龙”号)进入试验性应用阶段,这也标志着“蛟龙”号逐步从工程试验阶段转向科学应用阶段。现在,我就向大家介绍一下“蛟龙”号都进行了哪些试验性应用航次的下潜作业。  2013年6月,“蛟龙”号从青岛起航,先后前往我国南海、东北太平
新时代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广播电视台在建设、创新过程中,记者采访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能够产生巨大的影响力。继续按照老旧的标准和方法开展工作,不仅会造成一定的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