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分子标志物联合动态检测在肺癌中的临床应用

来源 :肿瘤研究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2344491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肿瘤分子标忐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鳞状上皮癌抗原(Scc-Ag)、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胃泌素释放肽前体31-98(Pro-GRP31-98)联合动态检测在肺癌诊断、临床分期、组织学分型及治疗监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98例肺癌患者(肺癌组)、50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良性对照组)及50名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EA、CA 125、CYFRA21-1、Scc-Ag、NSE,酶联免疫法检测Pro-GRP31-98水平,分析肿瘤分子标志物与肺部良恶性疾患的相关性.结果 肺癌组患者血清CEA、CA125、CYFRA21-1、Scc-Ag、NSE、Pro-GRP31-98水平与肺部良性病变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肺癌高分期(Ⅲ、Ⅳ期)组血清肿瘤分子标志物水平明显高于肺癌低分期(Ⅰ、Ⅱ期)组,治疗前、淋巴结转移组、复发组与治疗后、无转移组、无复发组比较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增高,组间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CEA、CA125分别对肺腺癌的阳性榆出率与鳞状细胞癌、小细胞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CYFRA21-1、Scc-Ag分别对肺鳞状细胞癌的阳性检出率与腺癌、小细胞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NSE、Pro-GRP31-98分别对肺小细胞癌的阳性检出率与腺癌、鳞状细胞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CEA联合CA125、CYFRA21-1联合Scc-Ag、NSE联合Pro-GRP31-98检测分别对肺腺癌、鳞状细胞癌、小细胞癌阳性检出率较单项检测比较明显提高,均P< 0.01;CEA、CA125、CYFRA21-1、Scc-Ag、NSE、Pro-GRP31-98诊断肺癌的敏感性分别为52.52%、51.01%、48.99%、53.03%、49.49%、50.50%,六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诊断肺癌的敏感性高达96.46%,与各单项检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肿瘤分子标志物CEA、CA125、CYFRA21-1、Scc-Ag、NSE、Pro-GRP31-98是诊断肺癌和监控复发转移的较好指标,联合检测诊断肺癌敏感性明显提高,并对临床分期和组织学分型及随访有重要价值。

其他文献
支气管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中国,其发病率逐年上升.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放疗、化疗等,但疗效欠佳.近年来,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已被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综合治疗,可开展多种植入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局部控制率.文章综述了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目的 探讨肺癌纵隔淋巴结不同切除方式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连续收集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接受手术治疗的41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SLND)组216例,淋巴结采样术(LNS)组199例.检查所有患者术前、术后3d及术后7d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LC)及淋巴细胞中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比例.对两组患者
目的 分析研究miR-125a-5p在不同分化程度结直肠癌(CRC)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对不同分化CRC的诊断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miR-125a-5p在26例不同分化程度CRC患者肿瘤和瘤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比较miR-125a-5p在肿瘤和瘤旁组织中表达水平的差异.通过受试者特征曲线(ROC)分析miR-125a-5p作为诊断标志筛查CRC患者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 相对瘤旁
目的 探讨女性盆腔结核与卵巢癌临床特征的异同,找出两者鉴别诊断的要点.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13年7月江苏省肿瘤医院12例误诊为卵巢癌的女性盆腔结核合并腹腔积液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患者均有腹胀,其中6例有腹痛,4例有月经异常改变,2例患者有低热、盗汗症状.既往有结核病史或明确的结核接触史,生育年龄妇女有原发不孕、月经稀发或闭经病史,有反复低热、盗汗的表现,是女性盆腔结核
子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目前所有恶性肿瘤中唯一病因明确、可进行早期预防和治疗控制的疾病.p14ARF是新近发现的一种抑癌基因,几乎在所有的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高表达,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与侵袭及预后密切相关.因此,p14ARF是一种理想的标志物,可用于辅助子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临床筛查诊断及判断预后。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作为生长因子和氨基酸特别是亮氨酸所激发的信号通路的汇合点,在肿瘤细胞中起中心调控作用.近些年,人们逐渐认识到mTOR的反馈激活机制是影响雷帕霉素及其类似物抗肿瘤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针对mTOR的反馈激活机制及联合应用相关抑制剂协同阻断这一机制的研究成为肿瘤防治的新热点。
目的 通过调控miR-218在肾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验证miR-218对肾细胞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pcDNA3.1-miR-218稳定转染至肾癌细胞株A498、769-P中,检测肾癌细胞株中miR-218表达水平的变化,采用CCK8、Transwell小室、Annxin V-FITC、生长曲线、克隆实验等,体外验证转染后的癌细胞株在miR-218调控下的细胞活性、侵袭能力、凋亡情况、
目的 观察细胞角蛋白(CK) 14、CK 15在正常食管组织与不同分化程度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55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食管癌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CK14、CK15、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分析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K14、CK15与PCNA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K14、CK15、
目的 观察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制定个体化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肿瘤的疗效.方法 晚期肿瘤非一线治疗的25例患者为研究组,收集患者的手术或穿刺标本,应用测序法检测不同基因mRNA表达水平,筛选最适合的化疗药物,进行个体化治疗.20例根据传统经验及循证医学证据选择治疗方案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例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之间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有效率44%(11/25),疾病控制率84%(21/25);对照组有效率
目的 评价透明帽法内窥镜黏膜切除术(EMR-Cap)治疗早期食管胃交界部腺癌及癌前病变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早期食管胃交界部癌及癌前病变行EMR-Cap治疗患者的病例资料,通过分析术后病理、并发症、手术时间、术后随访等情况评价EMR-Cap的安全性和疗效.结果 11例患者共11处病变均一次完整切除,操作时间11~27 min,平均18 min,切除标本范围1.5 cm×2.0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