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片断与永恒

来源 :扬子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eshuwen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 子
  常在我内心浮现的不是
  冗长的历史,
  而是某些固执的片断,
  那些最深情的地域和词语的碎片。
  比如关于人民的革命,
  比如壮士断腕。
  比如北京的电波,
  串连起巴蜀盆地的人民和炊烟。
  再比如,山海关之南,
  南到天边。
  1. 1979年,春天
  一滴水里有庙堂,
  一片大海里有我持久的
  辜负与遐想。
  此刻,我站在深圳
  地王大厦69层的观光平台上,
  邻边的小女孩
  趴在妈妈肩头睡着了。
  她均匀的呼吸,
  多像这个国家。
  也许,她不知道1979年
  春天的故事,
  但我想说给她听。
  因为,春天总是那么美好,
  当一切重新开始,
  总是那么美好。
  2. 1992年,南方
  荣耀属于所有的国土,
  不分京都还是僻壤。
  1992年的南方,
  月在青天,水归大海,
  自然在自然的规律中徐徐前行。
  但有些人迷惑了,
  像一个刚刚上路的孩子般,
  面对前路漫漫。
  是的,当真理在犹疑中
  停顿,先知会再次出现。
  还是那位老人,
  还是那熟悉的乡音,
  重新撩起大地的心弦。
  多年以后的一天,
  我摊开祖国的
  地图,原谅我用手指量过的
  粗糙长度,但那长不过
  人民的荣耀,
  更长不过祖国安静的心跳。
  3. 1997年,香港
  此刻,我坐在客轮上,
  从香港驶向澳门。
  大海的风轻拂着我的脸颊,
  粗粝而又温暖。
  我曾经以为领土不会被别人
  侵占,我以为大海会
  永远自由,我以为家园
  会永远安静。
  我曾经以为邻座
  孩子的脸就是世界,
  直到我看到三岁的
  叙利亚难民艾兰,他那么
  幼小的身体蜷卧在
  土耳其的海滩上。
  直到那一天,维多利亚湾
  上空的海鸥重新有了故乡。
  广袤的大海,客轮飞驰。
  像犁,劈开初春的大地,
  也像诗人们在
  夜晚的白签上写下
  和平的诗行。
  4. 2000年,女儿
  2000年4月4日深夜,
  我在产房外焦急地等待。
  等待啼哭声像一颗子弹击中
  击中我的心脏。
  对于一个喜欢玩沙的女孩,
  我会带着她走遍祖国的疆域。
  2003年,在敦煌,
  我和女儿收藏了一小包沙。
  那是沙海的沙,有着
  大地般的安静。2006年,
  在壶口,带黄泥的沙,
  深含一个民族经久的
  痛与历史。2007年,
  在夜晚的长江入海口,
  女儿惊异于那些沙的细腻。
  2011年夏天,我和她曾在
  三亚的沙滩上酣然睡去。
  那么多沙,享有
  足够的诗意,等我写下。
  5. 2013年,探月
  值得去想的地方,
  都值得一想再想。
  作为一个诗人,我有
  隐秘的天赋。
  比如我想西藏,
  就去想它以靜和净
  遥指着祖国的一个方向。
  比如我想湄洲岛,
  就去想妈祖的庇佑和
  心的恬静。
  再比如,我想月亮,
  就去想嫦娥的思与苦,
  就去想2013年,
  探月车捎去的问与候。
  6. 2018年,祖国
  他们说,宇宙太大了,
  浩瀚无垠,星汉灿烂。
  他们说,世界太大了,
  那广袤的球体,无边无沿。
  我想说,夜空很大,
  但熠耀的总是倔强的北斗。
  我想说,世界很大,
  我们却只愿坚守自己的家园。
  火车穿过寂寞的隧道,
  那颠簸催醒了我。
  哦,从漠河到九龙,
  几千里大地,
  空阔辽寂。我想说,
  我不过睡了一小会。
  当然,也可这样说,
  祖国,刚刚我又深深地
  爱了你一小会儿,
  四十年时间已倏忽而过。
  结 语
  九九归一。无论高山
  与峡谷,无论黄河黄与长江长,
  无论淼的水与浩的沙,
  无论转瞬与永恒,
  都将归入一首诗,
  和一首诗中被我反复
  吟诵的祖国。
其他文献
沿着望远镜  眼睛可以发现月球跟地球的关系  恒定带起潮汐  却永远看不见月球背面碰撞的痕迹跟坑洞  登月的航天员  说着月的暗面  就像他儿童时期被翻覆的沙堆  爱的猜谜  的确用神话描述吸引人  以天文學来看  就多一股不确定  虽然说想象中的石头毫无重量  跟铁的喷泉相差不多  而爱是什么呢?  是那看不见的记忆  可能带来的缺憾
期刊
几乎是用力地  活着、爱着、恨着、遗忘着  现在  她再也不会对另一个人追问:  为什么  在她生活的平原,春天的风  总是四面八方地吹着  辨别不出是哪个方向  夏天来的时候  白云一朵一朵地飘在天上  一会聚拢,一会又消失不见  这不是风的错误  也不是哪个人的错误  谁若执着于停下,回望  风就会吹个不停  渴 望  现在只有风,和阳光透过树梢  落下的阴影  我刚从人群里走出来  怀念一些
期刊
山坡向阳,开阔舒缓  天地轮回  母子就这样静静地守候,相望  野草在这里隐姓埋名  依次开着殉情的花  不奢想热闹,无所谓寂静  收获着山风拂面  草丛中蟋蟀吟唱  鸟儿觅食馈赠粪香的回报  来这里沐浴夕阳  子母坡邀我  感受这里的相依相偎,榮辱不惊  我每每欲辨又忘言  深呼吸到满天星斗  一坡银光
期刊
父亲铁器加工厂的诞生  我是突然听见的  记不清是一个深夜还是一个清晨  父亲弄响了自己的铁器加工厂  几把叮叮当当的铁锤  通过敲打铁器惊醒了沉睡的土地  包括我們一家子在内  一村人听到了庄稼以外的铿锵声  即使唯一赶不上父亲的小脚母亲  也迈出了自己艰难的脚步  父亲的铁器加工厂不是父亲的  父亲只是其中的一把铁锤  响亮的铁器告诉人们一个铁的事实  二亩地之外还有一片好光景  我曾经穿着一
期刊
太阳落下的时候  我看到了,一座山横在西边  把即将矮下去的天,又撑了起来  將一些神秘事物,推到我的面前  天色紫红,通红,绯红  有什么事情,进入了激烈的时刻  用上了,整个天空  仿佛仪式,盛大、庄严,覆盖整个人间  是时候了,到处都是欢快的样子  扛着农具的庄稼人脚步如飞  缓缓蹒跚在路上的鸭子,高调地叫着  田地里的庄稼在扬花,在暗暗生长  想到了一个温暖的地方  它实实在在的,似乎在想
期刊
让那些辛劳了几辈子的汗水,有一个  温馨的归宿,让那些  握惯古老的锄头镰刀的手,也能够  握住一个时代最新的幸福  让大地不仅仅种植粮食,也种植  玫瑰、月季、白玉兰,让劳动  不再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让生活  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  如果没有人说,我怎么也不会相信  这里是农民住宅区,我怎么看,也看不出  那个走在我面前的老人,是个  种了一辈子地的农民  只是从他抑制不住的笑容中,
期刊
卸车之后  日子便落在地上了  心也落在地上  抖一抖路途的疲倦  这些刚刚移民搬迁的村民  隐隐约约似有一种力量  催他们新生  那青青的石头垒砌的老屋  那老屋石墙外的老槐树  那树下伫立的石磨  曾将多少粗粮野果磨碎  喂养艰涩的日子  而墙角略显倦意的背篓  似在陈述发黄的苦难与清贫  更有那只祖传的陶罐  空空的 里面尽是岁月的风声  只有墙上那把闪亮的镢头  依然不失当年的铁性……  
期刊
多么奇妙,当你雾中漫步!  觸目是兀石孤树,  树树各不相见,  每棵都同样孤独。  当我的生命犹被光华,  我的朋友遍布世界,  如今,雾幕低垂,  我一个也看不见。  你难称智者  若你未识黑暗,  它无声地、挥之不去地  把你隔于万物的彼岸。  多么奇妙,当你雾中漫步!  生命与孤独何殊,  人人互不相识。  个个同样孤独。
期刊
江苏某县某小学校园的“像素壁”上,展现着六十多张孩子们的灿烂笑脸。  ——题记  像花朵与花朵簇拥在花园  像苹果与苹果相挨在枝头  六十多张男孩女孩璀璨的笑脸  滴露的芬芳 透着新鲜  一张笑脸挨着一张笑脸  我叫不出名字 又好像都认识  那个男孩像邻居老王的孙子强强  这个女孩像我的孙女丁慕纯  肯定不是被导演的集体迎合  是心灵阳光灿烂的自然流露  是蓓蕾得之于雨露的由衷绽放  是还没被污染
期刊
体内的怪物随处乱串  时而释放冷气  时而燃烧火焰  还有震动的频率  铁锤在太阳穴旁蹦蹦跳跳  用气球堵住了鼻子的孔隙  爪子温柔地在喉咙里挠癢痒  它不高兴了就大声嘶吼  满屋子乱跑发着脾气  它高兴了  就欢声歌唱手舞足蹈  跳起来再重重落下  让你摔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