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肠系膜静脉血栓误诊并肠坏死一例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2010-2012年河南省部分新确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数,了解其机体免疫状况的特征和变化趋势。方法通过"河南省艾滋病检测实验室数据应用平台"收集2010-2012年河南省新确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相关信息和确诊后半个月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分析该人群CD4+T淋巴细胞的中位数和构成比。结果2010、2011、2012年各有970、708和706
期刊
目的探讨研究替罗非班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36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均给予替罗非班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和心肌灌注变化情况。结果心肌灌注:实
目的研究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104例COPD患者进行研究,按就诊顺序将其分成单纯NIPPV组与联合组,每组52例。两组均实施NIPPV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纳洛酮治疗。结果治疗后联合组前列腺素E2水平、白细胞介素-18水平及白细胞介素-13水平均低于单纯NIPPV组;单纯NIPPV组的
目的观察中医眼针配合活血化瘀药对麻痹性斜视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其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运用中医眼针配合活血化瘀药物治疗的18例麻痹性斜视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麻痹性斜视患者中治愈11例,好转3例,无效4例。结论中医眼针配合活血化瘀药疗法可有效治疗后天麻痹性斜视。
目的分析64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狭窄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7月冠心病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及64层螺旋CT两种不同诊断方式,提取冠状动脉造影影像资料,对比分析64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狭窄的准确性。结果64-MSCT与SCA比较,冠状动脉图象质量显示成功均为100%,显示的冠状动脉节段均符合影像学评价要求(图象质量3~5级),差异未
目的探讨日间不卧床腹膜透析与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对行腹膜透析置管术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70例行腹膜透析置管术患者,根据采用的透析模式,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采用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观察组采用日间不卧床腹膜透析模式,评估两种透析模式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4
目的观察分析卵磷脂络合碘联合糖皮质激素对玻璃体切割术后玻璃体炎症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非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86例,共86只眼,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43只眼)。两组患者均行玻璃体切割术,对照组术后仅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卵磷脂络合碘治疗,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术后2周、4周玻璃体混浊的等级。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Ⅰ级、Ⅱ级
目的探讨肾功能衰竭患者建立不同方法血管通路血液净化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慢性肾脏病、拟行血液透析治疗的131例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建立动静脉内瘘、经皮中心静脉插管法及动静脉直接穿刺法等不同方法的血管通路,比较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动静脉内瘘组的C-反应蛋白浓度低于经皮中心静脉插管及动静脉直接穿刺(P<0.05)。动静脉内瘘者和经皮中心静脉插管组血红蛋白浓度高于动
目的对比鼻镜手术和常规手术在慢性鼻窦炎并发鼻息肉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4例慢性鼻窦炎并发鼻息肉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严格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鼻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