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阐发鲁艺精神的探索之作--评《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研究》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dinfo9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现代文艺的发生有着鲜明的政治背景,民间文化作为抗战时期振奋民族精神的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受到国共两党文艺界的普遍重视。从美学角度,中国共产党的文学艺术家在《讲话》精神指引下,进行了可贵的探索。这不仅形成了革命文艺史上的宝贵财富,也对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理论积累了实践经验。鲁艺是在“学习民间”的思想下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群体,鲁艺精神伴随着文艺大众化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的形成。辽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所长徐明君副研究员撰写的著作《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研究--文化发展的一种理论阐释》对此进行了系统研究。
其他文献
素质教育是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素质教育包含思想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创新素质教育和身心素质教育.中外素质教育相比较,有许多异同,可以互相借鉴、互相补充,进一
张爱玲关注女性命运,从女性视阀展开故事,掀开了中国女性内心的另一面,摆脱了传统男作家从男性视点把玩男女关系的优越感,体现出对男女社会权利与地位平等意义上的要求。因此,其对
夏天傍晚的雷阵雨一扫而过,空气也变得凉爽了,爸爸要带我到西双湖边去散散步,我高兴极了.rn一到湖边,便闻到了一阵阵花草的清香.我们来到了广场上,人特别多,广场上的喷泉似乎
张抗抗小说《何以解忧》以知青为个体的生命存在,悲悯地关怀了社会底层民众的迷惘、无助、无所适从的生存状态,在其现实主义的外表之下具有深刻的存在主义哲学意味。何以解忧?作
调查发现,许多高年级学生对语文课兴趣不大.常见这样的现象:把课文肢解得支离破碎,分析得头头是道,却难以引起学生兴趣,死气沉沉启而不发;按照既定教学设计有板有眼开展教学
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困境和发展机遇,出版业理应也能够有更大的作为。随着原生态民歌在主流媒体上闪亮登场,随着最年轻的节日——文化遗产日的诞生,随着国家首批非物质
After一词既可充当连词也可充当介词,但它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连词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介词.本文从模糊语言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after与纯连词when及与纯介词by在句法功能上的
1rn丁建国进我们厂的时候应聘的是主管,据说还是老板亲自接见的,可后来他却只是当上了我们的拉长.这事我是听小白说的.小白说这事时表情有点复杂.不过他的语气还是带有一点幸
近年来,“80后文学”成了青少年学生继相追捧和盲目模仿的对象,这对于青少年乃至文学的发展都是一种挑战和冲击。本文通过对“80后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特点以及对青少年写作的
英语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课程,跃进了小学课堂.由于小学英语教学面向的对象是小学生,他们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相对较短,可让小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