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物通讯采写

来源 :艺术殿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xin_ctbr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县级电视台从事记者职业10多年,在采写人物通讯有一些自己的体会。结合大学期间所学跟工作实践,今天跟大家谈谈人物通讯的采写,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关键词】人物通讯;采写精要
  写真人真事和把人物写活,是采写人物通讯的基本要求。
  前言:
  人物通讯是再现特定人物形象,反映当前社会生活的。其采写者在观察、访问中了解到那么个人、那么些事迹,不虚构而经过选择,再将其记述下来,这就叫“再现特定人物形象”。 把人物写活,关键是突出人物的个性,并善于通过人物的行动,采用人物的语言,运用细节描写和重视人物工作、生活环境等,来表现人物性格。要正确反映我们党、人民群众与先进人物的关系;要在展示先进人物崇高精神境界的过程中,写出他们的思想发展;要在描述先进人物关键时刻的表现时,写好他们的平时言行,这些也是人物通讯采写者不可忽视的。让先进人物的平时言行为他们紧要关头的举动作“注脚”。
  一、人物通讯要表现时代精神。
  能否高瞻远瞩地提炼出能够反映时代特征的主题,并且从这个高度来表现英雄人物的革命精神和思想风貌,是决定人物通讯成败、优劣的关键。提炼和确定能够反映时代特征的主题,十分重要的是要解决一个“针对性”的问题,也就是要有的放矢地进行宣传。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要考察同当前斗争关系最密切、群众最迫切需要解答的重大课题是什么;另一方面要考察人物本身具有哪些最能体现时代特征的精神。离开人物本身的客观事实,主观主义地“拔高”,硬要“提炼”出一个什么“主题”是错误的;同样,离开现实斗争中的重大课题,罗列材料,就事论事,也不可能反映出重大的主题。主题确定以后,要着力地选择典型材料来充分地、深刻地表现它。凡是有利于突出主题的材料,都要有效地加以利用;一切游离于主题的材料,不管它多么生动,则要毫不可惜地予以割爱。
  二、人物通讯的力量在于真实
  作为新闻报道的一个品种的人物通讯,同小说、戏剧、电影等等文学作品是有区别的。文学可以而且必须虚构,而人物通讯却不能有任何虚构,它的每一个细节都必须是真实的。一篇人物通讯,哪怕只有很微小的一点虚构,其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因为读者一旦知道有假,必然会对整个通讯产生怀疑。这将是一种可怕的“信任危机”,读者看待党报,看待我们的新闻报道,就会像《红楼梦》中那副对联所说的“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那样,一概不相信了。这样一来,我们的新闻报道,“有”也等于“无”,甚至比“无”还要坏。 不虚构能不能完美地表现人物崇高的精神境界和思想品质,能不能写得深刻感人?回答是肯定的。生活本身是丰富的,实际生活中的英雄人物,他们的事迹、语言、思想感情,都是非常感人的。这决不是记者坐在斗室里靠“灵感”冥思苦萦能够杜撰得出的。问题不在于真人真事能不能深刻地表现人物,而在于我们能不能千方百计地深入发掘、敏感地捕捉住那些最能体现人物本质的事实,特别是那些感人的细节。获得细节,处理好细节,这是记者的思想水平、新闻敏感、采访经验、写作技巧等能力的综合反映。
  三、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
  人物通讯要写得深刻,必须在充分展开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只有真实地、具体地再现特定的历史环境,才能做到不仅写出人物的历史命运,还有助于刻画人物的性格。正像恩格斯所说的:“每个人是典型,然而同时又是明确的个性,如黑格尔老人所说的‘这一个’。而且应当是这个样子。”从新闻通讯的特点来说,它越能具体地再现历史的真实,也就越能发挥自己作为历史记录的作用。 要真正写出活生生的人,必须揭示人物内心的矛盾,因为这是客观的矛盾冲突在人物主观上的反映。当然,写人物思想上的矛盾冲突,也必须通过事实,即故事、情节、对话等等来表现,而不能由记者“合理想像”或主观臆造出一套东西来。
  四、调动多种手段為表现人物服务
  一篇好的人物通讯,往往会起到人物的某一段传记、时代的某种记录的作用,甚至会起到某种时评、政论的作用。人物通讯的内容要求它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多样化。多作形象描写,力避冗长沉闷的叙述,以描写为主,把描写和叙述有机地结合起来。适当穿插议论和抒情,议论要用形象,抒情要缘事而发。下功夫锤炼语言,努力掌握驾驭语言的能力,用人物性格化的语言来展示人物的性格。
  结语:
  采写人物通讯的基本要求是要写真人真事和把人物写活。人物通讯的灵魂在于真实,要注重矛盾冲突来表现人物。在调动多种手段为表现人物服务的同时,挖掘出人物的时代特征,弘扬时代精神。采写一篇人物通讯,做到了这几点,我想这个人物形象必然栩栩如生,令人印象深刻,引发共鸣。毋庸置疑,这篇人物通讯的采写也必定会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新闻三昧》,工人日报社,2005年,第4期,
  [3]余家宏:《新闻学简明词典》,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作者简介:刘建飞,男,1981年出生,,汉族,职称:助理记者,主要学习研究人物通讯的采写。
其他文献
【摘要】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我国文化市场的强大,使文化市场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其中动画创作作为文化市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而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支持,所以在动画产业的发展中也适当的融入了民间艺术元素。本文主要对传统民间艺术精髓在现代动画创作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传统民间艺术;现代动画创作;应用  现代动画创作中通过民间艺术的融入不仅为动画创作提供了更
期刊
【摘要】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发展下,逐渐呈现出多样的民族文化。我国民族特色文化最重要的体现就包括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本文就将对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及发展趋势进行研究。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发展趋势  前言:  我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中,少不了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元素。因为地域广阔,一方土养一方人,使得每个地区的人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民间舞蹈
期刊
【摘要】美术作为一门艺术课程,要想学好美术这门课程,欣赏必不可少,只有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才能让学生挖掘美术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艺术文化水平。本文就美术欣赏的重要性及其主要途径作了相关分析。  【关键词】美术欣赏;重要性;途径  0、引言  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文明中,出现了大量的美术作品,这些美术作品都来源于生活。画家在美术创作的时候,借助各种手法,将自己对美的感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进步,传统的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需求,因此急需探寻一种新模式来满足幼教事业发展的需要。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价值观,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全的人格。但长期以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政教育主要依赖于思想政治课程,忽视了学前教育专业各专业课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从而出现毕业生在从事幼儿
期刊
【摘要】唐代仕女图对与中国人物画发展有著重要的影响。唐代仕女图的人物造像历经变化,从初唐时期的简单逐渐变得复杂而多样,具有兼移形神,气韵生动,阴柔清秀,丰腴肥美的特征,散发出迷人的艺术魅力,为中国绘画发展增添了活力  【关键词】唐代仕女图;人物造像;气韵;丰腴  一、唐代仕女图的发展情况  在中国绘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唐代绘画艺术绽放了其独特的光彩,而唐代仕女图更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类。一方面,唐
期刊
【摘要】从《三傻大闹宝莱坞》到《摔跤吧,爸爸》,宝莱坞在世界影坛中逐渐牢固了自己的一席之位。简单的歌舞娱乐转变为“影以载道”,宝莱坞开始回归对电影艺术自身的思考。他们用高度娴熟的叙事方式,揭露着这个社会的伤疤。这直面黑暗的勇气,也为印度电影赢得了尊重。  【关键词】宝莱坞;现实问题;固本求新;社会价值  在全球化语境和文化多样性的背景下,世界影坛出现了一个真正瞩目的现象,即宝莱坞的崛起。宝莱坞的电
期刊
【摘要】基耶斯洛夫斯基导演十分关注对于孤独个体生命的精神世界的探索,讨厌被安排的一切、讨厌整齐划一的他对于自由的理解在影片《蓝》中得到了最细腻的阐述。他的细腻表现在,从碎片式的生活细节与片段中提取人们个体精神世界最感性的敏感点,细枝末节处体现中心思想,利用环境、气氛、色彩一同刻画生命的无奈、孤独与自我解脱。引发观众对生命的理解和精神世界的思考。  【关键词】作者论;基耶斯洛夫斯基;孤独生命;自由;
期刊
【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促进下文化发展也不断呈现出繁荣局面,从通俗歌曲、艺术歌曲、民族歌曲都在我国辽阔地域传播发展,尤其是在演唱方面受到我国各地民族特色影响形成了具有民族性特征的歌曲演唱风格。本文对我国歌曲种类以及歌曲演唱民族性进行了简单介绍,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歌曲演唱的民族性特征,最后简单指出了我国歌曲演唱民族性特征的重要意义,文中在分析我国歌曲演唱民族性特征中进行了举例,希望给读者以直观理
期刊
剧情简介:[影片讲述了由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扮演的造梦师,带领约瑟夫·高登-莱维特、艾伦·佩吉扮演的特工团队,进入他人梦境,从他人的潜意识中盗取机密,并重塑他人梦境的故事。]  故事中男主Cobb和妻子Moll能够进入第一层梦、第二层梦、第三层梦,并且可以通过主动刺激的方法自由来去。两个人很相爱,便去梦境中体验白头偕老,但是第三层梦境的时间也就10年左右,于是他们就创造了第4层梦境,在第4层梦境里
期刊
【摘要】在摄影诞生之初,是源于西方后现代社会并波及全球的一种艺术形式。当人们开始思考摄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可以传达某种观念意义时,观念摄影即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而诞生。在西方,观念摄影作为摄影门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至今日依然热度不减。同样在中国。观念摄影的发展十分迅速,是艺术家们创作的重要表现手法,但是也同样存在种种问题。探究中国化观念摄影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更好的发展中国特色的观念摄影,成为中国化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