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正气水巧治夏日病

来源 :家庭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g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值暑夏,如往年一样,我早早便在家庭小药箱里准备好了藿香正气水,一来驱散暑热,二来嘛,外用祛除一些夏日常见病。
  痱子去年三伏天,一不留神,刚半岁的宝宝脖颈、胳肢窝、大腿根和屁屁上便涌出了一批痱子。邻居赵姐拿来1支藿香正气水,加入两倍的凉开水,先把宝宝长痱子的地方清洗干净,然后用消毒药棉蘸着稀释后的藿香正气水进行涂擦,之后再扑上一层爽身粉。赵姐说,3个月以下的宝宝,药液与水的比例为1∶3;4~12个月的宝宝为1∶2;一岁以上的为1∶1,每天涂擦2~3次。我和妻子按照赵姐教的方法悉心照料,宝宝的痱子很快就消失了。
  空调病我很怕热,所以夏天离不开空调。但在空调房里呆时间长了,不免出现一些头晕头痛、咽喉疼痛、鼻塞、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皮肤干燥、关节疼痛等“空调病”症状。同事小胡教给我一个方法,每当此时,立马服用1支藿香正气水,真是简单又有效。
  晕车夏天最痛苦的事情就是挤公交、出差,满车厢的闷热燥湿,想想就头晕头痛。朋友阿东告诉我他的护身大法:坐车或乘船前,用药棉蘸取藿香正气水,敷于肚脐上,胶带固定,上车前5分钟再口服一支藿香正气水(儿童减半)。试后还真行!
  
  专家点评
   藿香正气水是藿香正气散的液体剂型,由水煮及酒浸制而成。据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记载,本方由藿香、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苦桔梗、炙甘草十一味药物组成,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用以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诸症,尤其对暑月感寒伤湿、脾胃失和所致的呕吐泄泻、发热恶寒、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者最宜。随着中成药制剂技术的发展,藿香正气散剂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制成了蜜丸、水丸、水剂、软胶囊等多种制剂。
   用藿香正气水治疗痱子、空调病、晕车,有一定医学依据,但要结合患者的体质、疾病的性质才有一定的作用,若盲目运用,往往事与愿违。
   “痱子”多因夏季气温高、湿度大,身体出汗过多,不易蒸发,汗液浸渍表皮角质层,致汗腺导管口闭塞而发。中医认为本病为湿邪郁滞肌表,表卫不宣。藿香正气水为解表化湿之剂,服之散湿邪,通表卫,痱子自然消退。但应注意的是,临床上痱子分为红痱、白痱和脓痱。藿香正气水芳香温燥,对白痱尤宜,若为红痱或脓痱,则多为有热,应慎用或禁用。婴幼儿皮肤娇嫩,不恰当的应用会加重病情,出现红肿破溃等不良后果。
   “空调病”是指长时间吹空调造成身体机能衰退,引起身体各系统的不同病症。主要症状因人而异,一般表现为畏冷、泄泻、呕吐、四肢肌肉关节酸痛、头痛、乏力等。夏日人体肌表腠理开泄,若受空调寒邪侵袭,易引发此症。用藿香正气水治疗空调病有一定道理,但应用时应根据体质区别对待。它适于素体寒湿偏重的患者,素体阳盛、湿热较重或虚寒者慎用。因为本方辛温芳香,会耗散人体阳气,助热生火,甚至出现头晕、咽喉疼痛明显、口干、口苦、胃中嘈杂等不适的症状。
   “晕车晕船”多因脾虚湿阻中焦、气机不畅所致,表现为胸闷、恶心、呕吐等症。藿香正气水宽胸理气、燥湿化浊,故可消除这些症状。现代药理亦证实,藿香正气水有镇吐、镇静的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此药只可偶尔使用,不可作为晕车晕船的常备药物,过服会耗气伤津,出现不良后果。
   藿香正气水还可治疗妊娠呕吐、妊娠腹痛、妇女白带过多、蚊虫叮咬、皮肤瘙痒等多种病症。但个别人服后易出现过敏性皮疹、休克、紫癜及心动过速、心脏骤停等不良反应,有过敏体质者最好在医师指导下服用。藿香正气水辛香温燥,久服有“伤津”之弊,所以不要为了预防中暑而经常服用。预防中暑可以多饮绿豆汤或食西瓜脆衣等。
   现在流传一种“喝藿香正气水等于喝酒,会被查为‘酒驾’”的说法。藿香正气水的辅料是乙醇,服后口腔会散发出酒精气味,可能会被认为“酒驾”。但代谢较快,可以请交警在几分钟后再测一次,或考虑服用其他剂型,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江苏省新沂市中医院臧海洋
其他文献
1 洋葱、生姜治頭屑    頭皮屑谁都不陌生。有些頭屑比较多的人,即使頭皮痒得受不了,也不敢随手去抓。就像这位吴姑娘,每次出门,都会为自己的頭屑纠结半天。市面上虽然有去頭屑的洗发水,但含有很多化学成分,用久了就会頭发干枯頭皮干燥,她很想找一个天然的去屑方法。  我給她推荐了两个。  一个是:将一个捣烂的洋葱頭用消过毒的干净纱布包好,然后轻轻反复揉擦頭皮,让洋葱汁充分渗入其间,24小时后再用温水洗頭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曾举办过两次大规模的群众性的全国名花评选活动。梅花、牡丹、菊花、兰花、月季、杜鹃、茶花、荷花、桂花、水仙等10种传统名花当之无愧地戴上了这顶桂冠。十大名花,除观赏作用外,其人药亦堪称佳品,介绍如下——  梅花 中医认为,梅花性平无毒,人肝经,有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之功,是中医常用的舒肝和胃之药,常用于梅核气(指咽部有梗塞感,但无任何阳性体征,属于神经官能症的一种),肝胃气痛,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