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刘永涛(1972-),男,陕西宁强人,讲师,研究方向体育运动人体科学与人体训练。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宁夏4所高校的回、汉族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基本现状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采用心理健康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并对回、汉族大学生身心健康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宁夏回、汉族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基本情况总体无显著差异,通过参加体育活动能有效改善心理健康状况;回、汉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各具特点,在自我和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上存在差异。
关键词:心理健康;健身活动;大学生;回族;汉族;宁夏
中图分类号:G804.8(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2—0195—03
大学生的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则是健康教育中相辅相成的两个部分,也是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研究表明,科学的体育健身活动能对参与者的身心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对情绪和人际关系等心理因素的调节和改善产生积极的作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高校中回族学生占有较大的比例,而目前对于宁夏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还较少有研究涉及,特别是对回、汉族大学生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和心理健康的比较研究至今尚未见报道。本文通过对宁夏4所高校部分回汉族学生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和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和比较研究,较全面地反映了回、汉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宁夏大学、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宁夏医学院、宁夏石嘴山职业技术学院等4所回族学生占较大比例的高校的回、汉族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按比例分层抽样,抽取回、汉族男女学生各120人,总样本量960人。
1.2 研究方法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研究等方法。查阅中文体育核心期刊和心理学相关期刊相关文献30篇。根据研究目的的需要,本文运用了两种问卷,首先,设计了“大学生体育健身情况调查问卷”,问卷结构包括封面信、指导语、问题与答案、编码和结束语,题器形式采用半封闭式的回答方式,问卷信度检验采用“重测信度法”,r=0.724,t=1.941,t0.05=2.307,P>0.05,无显著差异。效度检验采用“专家咨询评价法”,经检验表明问卷一致性程度很高;心理调查采用Derogafis编制的在心理卫生的临床及科研中使用比较广泛、内容大、反映症状丰富、准确的“心理健康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TheSerf—reportsymptominventorysymptomChecklist,90),问卷共有90个问题[5]。共发放问卷960份,其中回收体育健身有效问卷892份,有效回收率92.9%;回收有效SCL—90量表887份,有效回收率92.4%。运用SPSS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宁夏回、汉族大学生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基本情况 在本研究中,我国大学回、汉族男生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基本情况基本一致,无显著差异。而大学回、汉族女生不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百分比分别是29.2%和19.2%,差异显著(表1)。
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许多大学生经常参加各自喜爱的体育活动,在问卷列出的选项中球类项目的参与人数最多,在被试男性回、汉族大学生中,大球、小球和跑步是排在前三位的项目,其它分别是跆拳道、舞蹈、武术和健美操。在这些被选项目上回、汉大学生之间无显著差异,但对其它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回、汉族男性被试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35,P<0.01。被试女性回、汉族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项目选择依次是小球、跑步、健美操、舞蹈等,排序基本一致,无显著差异(表2)。

2.2 宁夏回,汉族大学生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研究证实,适当的体育健身活动可以有效地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8]。体育健身活动对个体心理影响的认知统计结果表明(表3),被试的回、汉族大学生对问卷所列的6种心理功能表述的认知情况,其百分数回族略低于汉族,但无显著差异。
积极地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是健康生活的内容之一,大学生受学校环境的影响,对参与体育健身活动总体上有较高的认同感。表4统计结果显示,积极参加各种体育健身活动的大学生SCL—90测试的症状因子的均分、标准差低于不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大学生。其中在人际关系、焦虑和敌对等因子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其它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差异不显著。
心理健康是现代人,尤其是青年大学生应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对当代大学生来说,要想在充满竞争的社会上赢得一席之地,除了要有优秀的学业成绩外,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理品质更是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我国心理学家郑日昌认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包括:具有独立性、悦纳自己、具有充分的自信心、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自自力、人际关系良好、学习方法得当等几个方面的内容[6]。而心理健康观指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表现、影响因素以及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的认识。本文将其内容归纳为5个维度,即情绪、自我意识、人际关系、性格和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
由表5可知,宁夏回、汉族大学生在情绪、人际关系和性格等方面较一致,而在自我和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上,存在差异。男性回、汉族大学生在自我和维护心理健康方法方面差异显著,女性回、汉族大学生在情绪、自我和维护心理健康方法上差异显著。
笔者认为,大学生健康的情绪表现为稳定、快乐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良好的人际关系表现在乐于交友和善于合作,健全的性格表现在友善、无私无畏、坚定顽强等方面。这三个方面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各民族文化的融合过程中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也趋向一致。而自我和维护心理健康方法方面是当代心理学跨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处于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的个体表现出的自我认同感和自我价值观与民族的地域、家庭和宗教信仰息息相关。自我意识表现在对自己、对他人及对自我与环境关系的认识,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表现在人生观、社交能力和对情绪的控制等。回族学生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立足现实的人生目标,不盲目竞争,学习自我控制情绪等作为维护心理健康的手段,加之,回族信仰的伊斯兰教主张宽容,凡事与人方便,成为形成回族学生在自我和维护心理健康方法方面与汉族学生有所差异的原因。
表6研究结果显示,宁夏回、汉族大学男生SCL—90测试心理健康状况均值除个别因子外,其它因子的统计结果中,均分和标准差得分均高于全国青年组常模,说明宁夏回、汉族男性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需要进一步提高和改善。同时,回、汉族男性大学生之间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差异,其中被试男性回、汉族大学生在强迫症状、忧郁和偏执等3个因子间差 异非常显著,而且回族男性大学生这3个因子已达到或接近轻度痛苦水平。女性回、汉大学生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焦虑和偏执等4个因子间差异显著,而其他因子得分与全国青年组常模比较无显著差异,值得注意的是,回族女大学生在以上4个因子上表现出较大的心理问题也不容忽视。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宁夏回、汉族大学男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无显著差异,回、汉族女大学不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人数有显著差异。回、汉族男女大学生对参加体育健身活动项目的选择无显著差异。
2)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对个体心理影响的认知情况,回族大学生略低于汉族,但无显著差异。积极参加各种体育健身活动的大学生SCL—90测试各症状因子的均分、标准差低于不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大学生。体育健身活动对人际关系、焦虑和敌对等因子的影响差异显著。
3)宁夏回、汉族大学生心理健康观不同,其中,回、汉族大学生在情绪、人际关系和性格等方面较一致,而在自我和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上,回、汉族男女生之间差异显著。
4)宁夏回、汉族大学生SCL—90测试心理健康状况均值除个别因子外,其它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青年组常模,心。理健康状况亟待改善。其中,男性回、汉族大学生在强迫症状、忧郁和偏执等3个因子间差异非常显著。女性回、汉大学生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焦虑和偏执等4个因子间差异显著。
3.2 建议 1)高校应加强对体育健身活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宣传与教育,改善大学生从事体育健身活动的环境,引导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2)在高校体育课的教学中开设体育与运动心理学选修课程,让更多的回、汉族大学生充分认识体育健身与心理健康的内在关系,并能在实践中不断自我总结经验和提高自我心理健康状况。
3)本研究由于抽样还欠广泛,研究结果的外在效度有限,同时,对与体育健身活动的类型、强度、时间等因素对回、汉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尚未涉及,有待以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67-189.
2)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457-536.
[3]张后粲.心理与教育统计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8,14-78.
[4]Bandura,A..Self-efficacy:TheOemiseofcontrol[M].NewYork:W.H.Freeman.1997,113—134.
[5]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3,1-25.
[6]郑日昌.中学生心理卫生[刚.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47.
[7]张智勇,罗珊红.大学生SCL-90量表测查结果的比较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1998,]2(2):77-79,
[8]毕秀淑.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体育科技,2003,31(3):23-25.
关键词:心理健康;健身活动;大学生;回族;汉族;宁夏
中图分类号:G804.8(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2—0195—03
大学生的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则是健康教育中相辅相成的两个部分,也是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研究表明,科学的体育健身活动能对参与者的身心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对情绪和人际关系等心理因素的调节和改善产生积极的作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高校中回族学生占有较大的比例,而目前对于宁夏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还较少有研究涉及,特别是对回、汉族大学生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和心理健康的比较研究至今尚未见报道。本文通过对宁夏4所高校部分回汉族学生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和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和比较研究,较全面地反映了回、汉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宁夏大学、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宁夏医学院、宁夏石嘴山职业技术学院等4所回族学生占较大比例的高校的回、汉族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按比例分层抽样,抽取回、汉族男女学生各120人,总样本量960人。
1.2 研究方法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研究等方法。查阅中文体育核心期刊和心理学相关期刊相关文献30篇。根据研究目的的需要,本文运用了两种问卷,首先,设计了“大学生体育健身情况调查问卷”,问卷结构包括封面信、指导语、问题与答案、编码和结束语,题器形式采用半封闭式的回答方式,问卷信度检验采用“重测信度法”,r=0.724,t=1.941,t0.05=2.307,P>0.05,无显著差异。效度检验采用“专家咨询评价法”,经检验表明问卷一致性程度很高;心理调查采用Derogafis编制的在心理卫生的临床及科研中使用比较广泛、内容大、反映症状丰富、准确的“心理健康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TheSerf—reportsymptominventorysymptomChecklist,90),问卷共有90个问题[5]。共发放问卷960份,其中回收体育健身有效问卷892份,有效回收率92.9%;回收有效SCL—90量表887份,有效回收率92.4%。运用SPSS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宁夏回、汉族大学生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基本情况 在本研究中,我国大学回、汉族男生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基本情况基本一致,无显著差异。而大学回、汉族女生不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百分比分别是29.2%和19.2%,差异显著(表1)。
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许多大学生经常参加各自喜爱的体育活动,在问卷列出的选项中球类项目的参与人数最多,在被试男性回、汉族大学生中,大球、小球和跑步是排在前三位的项目,其它分别是跆拳道、舞蹈、武术和健美操。在这些被选项目上回、汉大学生之间无显著差异,但对其它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回、汉族男性被试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35,P<0.01。被试女性回、汉族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项目选择依次是小球、跑步、健美操、舞蹈等,排序基本一致,无显著差异(表2)。

2.2 宁夏回,汉族大学生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研究证实,适当的体育健身活动可以有效地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8]。体育健身活动对个体心理影响的认知统计结果表明(表3),被试的回、汉族大学生对问卷所列的6种心理功能表述的认知情况,其百分数回族略低于汉族,但无显著差异。
积极地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是健康生活的内容之一,大学生受学校环境的影响,对参与体育健身活动总体上有较高的认同感。表4统计结果显示,积极参加各种体育健身活动的大学生SCL—90测试的症状因子的均分、标准差低于不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大学生。其中在人际关系、焦虑和敌对等因子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其它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差异不显著。
心理健康是现代人,尤其是青年大学生应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对当代大学生来说,要想在充满竞争的社会上赢得一席之地,除了要有优秀的学业成绩外,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理品质更是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我国心理学家郑日昌认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包括:具有独立性、悦纳自己、具有充分的自信心、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自自力、人际关系良好、学习方法得当等几个方面的内容[6]。而心理健康观指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表现、影响因素以及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的认识。本文将其内容归纳为5个维度,即情绪、自我意识、人际关系、性格和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
由表5可知,宁夏回、汉族大学生在情绪、人际关系和性格等方面较一致,而在自我和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上,存在差异。男性回、汉族大学生在自我和维护心理健康方法方面差异显著,女性回、汉族大学生在情绪、自我和维护心理健康方法上差异显著。
笔者认为,大学生健康的情绪表现为稳定、快乐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良好的人际关系表现在乐于交友和善于合作,健全的性格表现在友善、无私无畏、坚定顽强等方面。这三个方面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各民族文化的融合过程中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也趋向一致。而自我和维护心理健康方法方面是当代心理学跨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处于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的个体表现出的自我认同感和自我价值观与民族的地域、家庭和宗教信仰息息相关。自我意识表现在对自己、对他人及对自我与环境关系的认识,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表现在人生观、社交能力和对情绪的控制等。回族学生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立足现实的人生目标,不盲目竞争,学习自我控制情绪等作为维护心理健康的手段,加之,回族信仰的伊斯兰教主张宽容,凡事与人方便,成为形成回族学生在自我和维护心理健康方法方面与汉族学生有所差异的原因。
表6研究结果显示,宁夏回、汉族大学男生SCL—90测试心理健康状况均值除个别因子外,其它因子的统计结果中,均分和标准差得分均高于全国青年组常模,说明宁夏回、汉族男性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需要进一步提高和改善。同时,回、汉族男性大学生之间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差异,其中被试男性回、汉族大学生在强迫症状、忧郁和偏执等3个因子间差 异非常显著,而且回族男性大学生这3个因子已达到或接近轻度痛苦水平。女性回、汉大学生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焦虑和偏执等4个因子间差异显著,而其他因子得分与全国青年组常模比较无显著差异,值得注意的是,回族女大学生在以上4个因子上表现出较大的心理问题也不容忽视。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宁夏回、汉族大学男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无显著差异,回、汉族女大学不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人数有显著差异。回、汉族男女大学生对参加体育健身活动项目的选择无显著差异。
2)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对个体心理影响的认知情况,回族大学生略低于汉族,但无显著差异。积极参加各种体育健身活动的大学生SCL—90测试各症状因子的均分、标准差低于不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大学生。体育健身活动对人际关系、焦虑和敌对等因子的影响差异显著。
3)宁夏回、汉族大学生心理健康观不同,其中,回、汉族大学生在情绪、人际关系和性格等方面较一致,而在自我和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上,回、汉族男女生之间差异显著。
4)宁夏回、汉族大学生SCL—90测试心理健康状况均值除个别因子外,其它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青年组常模,心。理健康状况亟待改善。其中,男性回、汉族大学生在强迫症状、忧郁和偏执等3个因子间差异非常显著。女性回、汉大学生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焦虑和偏执等4个因子间差异显著。
3.2 建议 1)高校应加强对体育健身活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宣传与教育,改善大学生从事体育健身活动的环境,引导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2)在高校体育课的教学中开设体育与运动心理学选修课程,让更多的回、汉族大学生充分认识体育健身与心理健康的内在关系,并能在实践中不断自我总结经验和提高自我心理健康状况。
3)本研究由于抽样还欠广泛,研究结果的外在效度有限,同时,对与体育健身活动的类型、强度、时间等因素对回、汉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尚未涉及,有待以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67-189.
2)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457-536.
[3]张后粲.心理与教育统计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8,14-78.
[4]Bandura,A..Self-efficacy:TheOemiseofcontrol[M].NewYork:W.H.Freeman.1997,113—134.
[5]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3,1-25.
[6]郑日昌.中学生心理卫生[刚.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47.
[7]张智勇,罗珊红.大学生SCL-90量表测查结果的比较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1998,]2(2):77-79,
[8]毕秀淑.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体育科技,2003,31(3):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