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机事业 促进农业现代化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l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农业机械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更离不开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是第一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发展农业机械就是发展生产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已经和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要充分认识新阶段农发展农机事业肩负的历史使命,才能够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农村劳动力数量减少,劳动力价格上升,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热情空前高涨,国家对农民的购机补贴大幅度增加,农机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应须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综合配套、逐步推进的原则,大力发展农机事业,才能促进农业现代化。
  一、新时期农机事业肩负的使命
  (一)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是农机事业的使命
  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历史阶段,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产要素中影响现代农业进程的关键因素,是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载体,是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方向,关系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农业机械化的水平,关系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形成农业竞争力的核心能力,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和农业竞争力的强弱。世界农业的发展历史证明:农业机械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过程,是农业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所以,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过程。没有农业的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
  (二)服务新农村建设是农机事业的使命
  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科学技术的重要载体,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发展生产方面需要农业机械技术和装备来支撑;农业机械作为先进生产工具,在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促进农民生活宽裕方面需要农业机械化来实现;农业机械化作为工程措施,在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乡村道路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人居环境,服务村容整洁方面需要农业机械化来推动。
  (三)构建和谐社会是农机事业的使命
  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增机、减人”的趋势不可逆转,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将广大农民从繁重的农业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共享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也将有力地促进农业不断增效、农村加快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有利于缩小城乡、工农差距,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促进农机事业发展的建议
  (一)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对农机事业的支持
  近几年,中央对“三农”工作非常重视,党的十七大对我国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三农”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战略思想和工作措施,特别是关于“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理论,是我国农村发展的理论指南。农机部门要以此为契机,积极主动争取当地政府的理解和支持。
  按照我市农机化发展规划,从现在起到2012年是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关键时期,应因势利导,把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摆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上,充分认识农机化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着力研究解决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中的突出问题。建立农业机械化领导小组,组织协调计划、财政、金融等综合部门做好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扶持和服务工作,研究、制定和完善农业机械化的配套政策,解决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要加大对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扶持力度,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以农民和农村集体投资为主体,各级财政资金为导向,社会资金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元化的农业机械化资金投入机制,保障农业机械化稳定健康的发展。
  (二)创新农机事业发展体制和机制
  要建立与农村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制定农机事业发展规划,并纳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发展农机事业要以服务农业生产为切入点,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应以民营、社会化为主,发挥市场作用,坚持政府引导,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社会公益性设施,由政府负责维持;经营性产品和服务应提供市场平台,明晰权责,放开经营管理权。
  每年安排必要的扶持资金,大力扶持农机大户、专业户和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在丘陵地区和农业大县,把培育农机大户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纳入每年工作目标考核。把分散的农机户联合起来,组织跨区作业和农机社会化服务,通过农机社会化服务切实帮助农村中的“留守”农户解决劳力缺乏的困难。
  (三)加强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
  把发展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作为解决农机化发展问题的突破口,在巩固提高原有服务组织的基础上,新扶持发展各类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同时积极组织开展承包服务、订单作业等多种形式的农机服务。提高农机服务的组织程度,实现了农机资源的共同利用。有效提高了服务组织的服务能力,拓宽了服务路子,提高了经营效益。所以,在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思路上,要立足“引导不干预,扶持不包办”的原则,坚持以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协会、农机服务队、农机专业大户为主体,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引导发展;坚持围绕区域优势和主导产业发展,提高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增收;坚持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以自我发展为主,引导服务组织规范管理制度,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扶持他们向实体化方向迈进,向产业化方向融合。
  (四)强化提高农机系统干部职工素质
  随着新形势的发展,提高农机系统干部职工的学习能力、履职能力、工作落实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陈旧习惯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敢于实践、勇于探索,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加大农机化科研、推广、培训、服务工作力度,实现农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要始终以“唤起农民注意,引起农民兴趣,传递农机信息, 宣传农机知识,激发农民需求,推广农机化新技术”为目标和“兴机富民”的工作中,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放到抓落实上。在“科教兴业发展,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农民收入的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介绍给广大农民,充分利用购机补贴政策和各项惠农政策,引导协助农民朋友早日摆脱传统农业的束缚,走出一条依靠科技致富的新路子。
其他文献
期刊
对应当肯定,近年来,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在深化教学改革等方面作了不少探索,总结出许多好的经验.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仍存在不少中学政治教师的
期刊
期刊
建立并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意义重大且影响深远,关系到企业的荣辱和存亡.本文从内部控制的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对如何改进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摘 要] 从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实现农民增收、发展农村市场经济、提升政府管理服务职能、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阐述了农业信息化建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 农村经济发展 作用  农业信息化就是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过程。它通过信息和知识及时、准确、有效地获取、处理、传播和应用,把农业信息及时准确地
一个朋友的婚礼上,司仪拿出一张百元钞票问在场的所有人,谁想要请举手,过了好久,没人说话。司仪又说:“我说真的,想要的请举手。”终于有人举手了,接着越来越多的人举手了。
遗产发现地:张家界市永定区rn张家界永定区地处湘西北,澧水中上游,武陵山脉腹地,是一个土家族聚居区,毗临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是一个山川秀美的地方.张家界泼
在地震后过渡安置期间,受灾县市各级建设主管部门根据灾后过渡安置政策,结合已有工程竣工验收法规和当地实际,制定并有效实施了与正常工程竣工验收程序不同的灾后应急工程竣